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不结球白菜无菌苗茎尖诱导筛选耐热变异体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优质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es L.ssp.chinensis(L.)Makino]“小叶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平阳霉素处理浓度、时间、外源添加物对供试茎尖存活率以及激素配比对茎尖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阳霉素80mg/L的4h处理可作为适宜诱变处理,添加椰汁有利于茎尖存活;AgNO3 2.0mg/L、BA1.0mg/L、KT2.0mg/L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诱导正常型不定芽和获得较高的诱导率。通过研究,建立了不结球白菜耐热变异体诱导及筛选技术程序,获得了耐热性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平阳霉素处理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一代品种雪山椰菜花和自交系SZ-7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效果以及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离体培养茎尖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BA2mg/L和NAA0.25mg/L诱导茎尖产生不定芽的效果优于子叶和下胚轴;6-BA0.2mg/L+NAA0.02mg/L+MET0.2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佳;平阳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明显,处理浓度越高,种子萌发后真叶抽出率越低;随着平阳霉素处理浓度的提高,茎尖存活率下降,且异常苗和玻璃苗增加,平阳霉素80mg/L、30min的处理对茎尖的诱变效果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3.
贯叶连翘恢复生长的能力较强,用0.2%HgCl2消毒幼茎3 min建立无菌苗具有较好效果;利用MS与1/2MS作为贯叶连翘的基本培养基均有较好效果;贯叶连翘的茎和叶均易于形成愈伤组织,1.0 mg/L 6-BA 1.0 mg/L NAA不仅能较好地诱导贯叶连翘形成愈伤组织,而且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6-BA对贯叶连翘不定芽的形成是必要的,但高浓度的6-BA易于导致苗玻璃化,0.1 mg/L 6-BA 0.01 mg/L NAA诱导不定芽形成具有较好效果;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为1∶10时有利于贯叶连翘形成不定芽,但不定芽生长速度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为1∶5时不定芽形成数量少,但不定芽生长速度快;以50 mg/ml的Gent.(庆大霉素)作选择压力筛选Gent.标记的阳性转基因植株效果最好;200 mg/L的Cef.(头孢霉素)对土壤农杆菌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优选贯叶连翘组织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贯叶连翘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外植体3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易于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叶片易于分化形成不定芽,不定芽易于形成根.影响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生长索、细胞分裂索、外植体,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组合是贯叶连翘叶片,生长素0.5mg/L 2,4-D,细胞分裂素0.5 mg/L 6-BA.影响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主要因素是生长素,最优选择是0.01 mg/L2,4-D和0.01 mg/L IAA;细胞分裂索采用0.01 mg/L 6-BA、ZET、KT、2-ip以及愈伤组织来源采用根、茎、叶、芽,差异不明显.贯叶连翘叶片诱导形成不定芽过程中生长素最优选择是0.01 mg/LIBA,细胞分裂素采用6一BA、ZET、KT、2-ip差异不明显.1.0 mg/L生长素与0.1 mg/L细胞分裂素均能诱导贯叶连翘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羽衣甘蓝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羽衣甘蓝的幼叶、茎尖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激素浓度配比对其离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效果影响很大,其中茎尖出芽率最高,下胚轴次之,幼叶最差;以MS+6-BA2.5 mg/L+NAA0.l mg/L,诱导成苗率最高,芽苗健壮;芽在继代培养中,以MS+6-BA2.0 mg/L+IAA0.1 mg/L增殖率最高;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0.5 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姜茎尖成苗率及试管苗的增殖效率,以峨眉大黄姜为供试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峨眉大黄姜茎尖成芽率、试管苗增殖率、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素配比为MS+6-BA 0.1 mg/L+NAA 0.05 mg/L+GA30.3 mg/L时,诱导茎尖成芽效果最好,成芽率为83.3%。脱毒苗丛生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92.5%,平均芽数为12.4个;生根效果激素配比以MS+IBA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诱导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17.6条。  相似文献   

7.
以大樱桃吉塞拉5号和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樱桃茎尖外植体再生形成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激素配比对大樱桃茎尖外植体的分化率、增殖系数和增殖速度均有极显著影响;(2)大樱桃茎尖外植体脱分化诱导形成不定芽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性,吉塞拉5号和6号脱分化诱导不定芽的合适激素配比分别为6-BA 3.0 mg/L+IBA 0.5 mg/L+KT0.1 mg/L(MS培养基)和6-BA 1.0 mg/L+IBA 0.5 mg/L+KT 0.2 mg/L(MS培养基);(3)当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IBA 1.0 mg/L+KT 0.3 mg/L(MS培养基)时,两个品种的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砧木品种"F-242"试管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叶片、茎段、叶柄),不同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等对"F-242"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外植体以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为最高,其次是叶柄。茎段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05mg/L,诱导率最高可达30%。前期暗处理对不定芽的诱导影响显著,2周为最佳的暗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的不定芽诱导及茎段增殖技术,为白玉龙火龙果的品种改良及快繁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种子培育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浓度及其组合对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不定芽诱导及茎段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均能直接诱导不定芽发生。其中,16个正交处理均能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发生,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WPM+0.50 mg/L TDZ+0.50 mg/L CPPU+0.05 mg/L 6-BA+1.0 mg/L NAA,诱导率为87.1%~100.0%;子叶仅1个处理未能诱导出不定芽,最高诱导率为36.0%,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0.50 mg/L TDZ+0.05mg/L CPPU+2.00 mg/L 6-BA+0 mg/L NAA;下胚轴仅5个处理能诱导出不定芽,最高诱导率仅3.0%,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0.05 mg/L TDZ+2.00 mg/L CPPU+1.00 mg/L 6-BA+1.0 mg/L NAA。茎段去顶处理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萌发,去顶处理的最大增殖系数为4.2,不去顶处理的最大增殖系数为3.1,其最优增殖培养基为WPM+0.50 mg/L 6-BA+0.05 mg/L IBA。NAA处理能促进茎段生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0.5 mg/L NAA,生根率达100.0%。【结论】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浓度及其组合均能诱导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和子叶节不定芽发生及茎段芽增殖和不定根产生。其中,不定芽诱导以子叶节最易诱导发生,其次为子叶,下胚轴较难;茎段芽增殖和不定根诱导均较容易。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11.
以贯叶连翘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在含有不同种类及浓度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丛生芽、根的诱导实验,并进行试管苗的移栽。结果表明,2,4-D有利于贯叶连翘愈伤组织的形成;加有6-BA0.5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丛生芽的形成;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是MS IBA0.5mg/L NAA0.5mg/L和MS IBA1.0mg/L。  相似文献   

12.
以宽叶武竹新发嫩枝上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5mg/L+KT 0.1mg/L,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6-BA0.3mg/L+KT 0.1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中采用5mm长的茎尖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91.0%,生根苗的炼苗成活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高山杜鹃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高山杜鹃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诱导和植株再生实验,结果表明:茎尖外植体诱导无菌芽效果较好,相对较优的芽诱导培养基为R ZT 2.00 mg/L NAA 0.05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R ZT 2.00 mg/L GA3 1.00 mg/L IAA 0.5 mg/L;壮苗生根培养基为R NAA 2.00 mg/L AC(活性炭)5 g/L,移栽成活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方红豆杉的嫩茎和针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了不同种类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激素水平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结果表明,嫩茎作为外植体较针叶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B5培养基较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B5+2,4-D 2.0 mg/L+6-BA 0.5 mg/L。  相似文献   

15.
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及其金丝桃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培养基及激素诱导贯叶连翘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HPLC对不同生长状态的愈伤组织中金丝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S + 2 ,4 -D 0 .2mg/L +KT 0 .0 2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但合成金丝桃素的最佳蔗糖浓度为30g/L ;褐化的愈伤组织中金丝桃素含量明显高于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增加量可达7.5~9倍。  相似文献   

16.
甘蔗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甘蔗进行改良热处理脱毒及材料的培养,甘蔗茎尖的诱导培养及培养基的筛选,甘蔗茎尖大小对成苗率的影响,甘蔗脱毒苗的增殖培养,抗多酚氧化污染的措施,甘蔗脱毒苗的炼苗、移栽,甘蔗脱毒苗的脱毒效果等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甘蔗脱毒苗的培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热处理脱毒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去除甘蔗病毒,对其它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甘蔗茎尖成苗的影响有差异。不同的培养基对甘蔗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存在一定差异,以Ⅰ号培养基效果较好(MS 2.5 mg/L BA 0.2 mg/L NAA 0.5 g/L AC 2.5%蔗糖);外植体甘蔗茎尖大小不但对植株再生能力、成苗率有影响(呈正相关),同时甘蔗茎尖大小对脱毒效果也有影响(呈负相关),以1~2 mm,带有1~2叶原基的茎尖较为适宜。多酚氧化污染是甘蔗组培中最大的污染源,在组培初期采用一段时间的暗培养和加入活性炭能有效抑制多酚害污染,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作用,本试验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0.5 g/L AC和经5~7 d暗培养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川芎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川芎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以川芎根、茎段和叶片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大量的组培苗,建立了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川芎根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1.2 mg/L;茎段及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6-BA 0.5 mg/L+NAA 1.5 mg/L;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2 mg/L+IAA 0.3 mg/L;茎段及叶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0 mg/L+IAA 0.5 mg/L。根外植体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和生根方面的诱导率分别为84%、86%和87%;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92%和96%,其不定芽分化率为98%,生根率为93%。经炼苗后,获得的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8%。提出了优化激素搭配的培养基,得到了高效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18.
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罗汉果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切取继代15 d生长健壮的罗汉果试管苗茎尖,长2~3 mm,在25℃下用60%PVS2(玻璃化保护液)预处理40 min,再用100%PVS2在0℃处理50 min,更换新鲜PVS2后投入液氮保存24 h,于40℃水浴中快速解冻2 min,用MS+410.8 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40 min,滤纸吸干后接种到MS+1.0 mg/L6-BA+0.05 mg/L NAA+0.1 mg/L GA3+0.7%琼脂粉+45 g/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25℃暗培养7 d,转入正常光下培养。1周时的存活率最高可达94.56%。  相似文献   

19.
菩提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菩提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外源激素水平对菩提树组织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以0.1%的HgCl2消毒10min可获得较低的污染率和较高的成活率;初代培养与分化增殖均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适宜的激素组合分别为NAA0.1mg/L+6-BA1,0mg/L、NAA0.3mg/L+6-BA1.O~2.0mg/L;试管苗生根培养以1/2MS+NAA0.5mg/L为最佳,生根率达92.5%,植株生长健壮,适于移栽。污染的试管苗在移栽前进行灭菌药剂浸根处理,也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可避免种苗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