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HSP 70表达量与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荷斯坦牛和娟-荷F1牛,在环境温湿指数(THI)影响下,血液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 70)的表达情况,旨在探索HSP 70表达量与THI相关性以及不同品种差异性。结果表明:(1)荷斯坦成乳牛在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条件下均可表达HSP 70,严重热应激期(THI 93.5±2.1)HSP 70表达量分别是中度热应激期(THI 76.7±2.6)1.9倍(P<0.01)和非热应激期(THI 56.5±1.7)6.9倍(P<0.01),中度热应激期HSP 70表达量是非热应激期3.6倍(P<0.05),HSP 70表达量与THI呈强度正相关(R=0.91)(P<0.01),THI每上升1个单位,HSP 70表达量增加2172 OD/mm2;(2)在严重热应(THI 95.3)条件下,娟-荷F1成乳牛HSP 70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蛋白;温湿指数;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研究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其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泌乳牛在轻微热应激期(THI 74.5±1.0)的生理常数指标与非热应激期(THI 65.2±4.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度热应激期(THI 84.0±2.4)的各项生理常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从非热应激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直肠温度上升0.04℃;从轻微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增加3.4次/min,脉搏增加2.6次/min。(2)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泌乳牛产奶量分别下降13.8%和26.9%(P<0.01),产奶量与TH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 -0.82),THI每上升1,产奶量下降1.9%。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荷斯坦牛HSP70-1基因与奶牛耐热性之间的关系.根据NCBI登陆号为AY149618(19 526 bp)的HSP70-1基因序列设计9对引物分段扩增该基因全长,并用PCR-SSCP、PCR-RFLP和CRS-RFLP相结合的方法寻找中国荷斯坦牛HSP70-1基因编码区的多态位点,分析山东省3个现代化牛场产奶牛127头,并以直肠温度和红细胞钾离子浓度为荷斯坦牛的耐热指标,用SAS 软件最小二乘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试验牛HSP70-1基因型与耐热指标的相关性.发现1 623 bp处发生G→A→C的复等位突变位点,2 409 bp处发生G→A的突变;χ2检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牛群中两位点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2409位点基因型与两个耐热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1623位点基因型与热应激时期中国荷斯坦牛的直肠温度相关性显著(P<0.05),GA基因型个体显著低于CC和GG基因型个体,GA基因型为耐热基因型.HSP70-1基因可用作中国荷斯坦牛选育耐热牛群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3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铜、锰水平的日粮,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4、8、12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锰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125,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差异显著(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CAT),铜兰蛋白(C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不同铜、锰水平下试验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8mg/kg日粮干物质,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0m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锌水平日粮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5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80、110、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结果表明,(1)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子活力、射精量、精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精子顶体完整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2)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睾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血清锌、精清锌和精清睾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清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碱性磷酸酶(AKP)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中GOT和GP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AKP和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综合分析不同锌水平试验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本次试验研究表明: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10m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APS)对断奶仔猪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在断奶应激模式下,APS的添加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及腹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APS的添加能显著提高断奶后仔猪的免疫功能。与对照II组相比,在断奶后第7、14天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增加了7.7%(P〉0.05)、18.2%(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分别减少了15.2%(P〉0.05)、28.6%(P〉0.05);断奶仔猪的SRBC抗体效价分别提高0.47、1.49(P〈0.05)个滴度;单核细胞增殖率分别提高11%(P〉0.05)、25%(P〈0.05)。②腹泻率在3组间差异不显著,APS添加组腹泻频率明显低于对照II组(P〈0.05),与对照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P以脚基因在荷斯坦公牛组织及月龄间的相对表达差异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PPARy基因在15和17月龄荷斯坦公牛脂肪组织(背部脂肪、腰部脂肪、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和肌肉组织(背最长肌和半腱肌)间的相对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PPARY基因的表达在荷斯坦公牛不同月龄问没有发现差异性,而组织间差异表达分析表明:肠系膜脂肪、肾周脂肪和腰部脂肪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和半腱肌(P〈0.05);肠系膜脂肪和肾周脂肪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背部脂肪俨〈0.05)。由此可见,PPARY基因在荷斯坦公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部位不同表达不同,存在部位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VE的不同添加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采精正常的荷斯坦成年种公牛24头,单因子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每组6头牛,分别饲喂VE添加水平为30 mg/kg、150 mg/kg、300 mg/kg、600 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的试验日粮,试验期9个月。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300mg/kgVE,种公牛的鲜精活力和精液密度显著高于30mg/kg添加组(P<0.05),但与150mg/kg和600mg/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种公牛的畸形率以添加300mg/kgVE组最低,极显著低于30mg/kg添加组(P<0.01),但与150mg/kg和600mg/kg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精量和冻后活力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VE添加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羟自由基(?OH)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表明:荷斯坦种公牛日粮中VE较为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相似文献   

9.
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研究了54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并研究了多态性对奶牛产奶性状和耐热性状的影响。设计引物扩增片段大小549 bp,通过PCR-SSCP技术发现参与试验的奶牛出现了3个复等位基因:A、B和C,6种基因型:AA、AB、AC、BB、BC和CC基因型。测序发现复等位基因是由3个新的突变引起的,第6 400、6 600和6 601位碱基分别发生了G/C、C/T和G/A突变。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群体在这三个位点的突变没有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中国荷斯坦牛B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钾含量和产奶量下降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BB型的中国荷斯坦牛耐热性能优于其他类型。BB基因型个体305 d产奶量高于其他5种基因型的个体,进一步说明BB基因型可能在选育高产抗热应激奶牛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 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 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Cl-、iCa+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 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11.
高温高湿地区奶牛热应激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根据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和中国荷斯坦牛生物学特性,利用分子生物、遗传育种、营养调控及环境控制技术,建立了包括新型实用防暑降温散栏式奶牛舍、新型实用散栏式奶牛场环境小气候智能化控制系统、奶牛抗热应激营养调控剂以及培育奶牛耐热新品系等高温高湿地区奶牛热应激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泌乳期和干乳期荷斯坦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奶牛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奶牛颈静脉血液置于2 mL离心管中,标记并记录每头奶牛耳号以及采样日期,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加抗凝剂的全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白细胞数目在泌乳前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泌乳时期变化均不显著(P>0.05);总蛋白量(TP)在泌乳盛期达到高峰,碱性磷酸酶(ALKP)在泌乳前期量最多,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泌乳盛期降低,对于血糖(GLU),在泌乳盛期血液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模型与体内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添加剂量的茶皂素(tea saponin,TS)对奶牛瘤胃甲烷菌及甲烷排放的影响。(方法)体外发酵模型以0.5g常规全混合饲粮(TMR)为底物,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5、10和15 g/L。体内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饲喂常规TMR饲粮,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15、30和45 g/d.头,自由饮水,试验共进行4期,其中包括预饲期7d,试验期14d。通过采集瘤胃液并提取其中基因组DNA,进而计算甲烷菌及其他菌种的基因拷贝数,以此确定瘤胃中甲烷菌的总数与结构。(结果)结果表明,1)添加TS对体外发酵模型中甲烷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明显改变甲烷菌结构,即甲酸甲烷杆菌(M.formicium)与史氏甲烷菌(M. smithii)数量减少(P<0.05),甲烷热杆菌(M. stadtmanae)数量增加(P<0.05),反刍甲烷杆菌(M.ruminantium)没有显著变化(P>0.05)。2)体外发酵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TS的添加量为10和15 g/L时,能够显著降低产气量(P<0.05)和发酵速率(P<0.01),减少原虫数量(P<0.01),进而抑制甲烷排放(P<0.01)。但在体内试验中,以上各项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试验证明,饲粮中添加TS虽然没有改变甲烷菌总菌数量,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甲烷菌菌群结构,减少原虫数量,降低产气量,进而实现奶牛甲烷气体的减排。但体内试验中,TS的添加对奶牛瘤胃内甲烷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温湿度指数的牛舍喷淋降温系统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夏季高温对奶牛的不利影响,本文对适合应用于牛舍的喷淋降温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了研究。根据奶牛的生理特性,该控制系统以温湿指数(THI)为主控参数,结合时间控制参数等,编制的定时控制喷淋降温模式,能使奶牛生活环境得到更为合理的控制,能更加有效的减轻奶牛热应激。本文对该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该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单片机技术来完成对喷淋降温设备的控制,其研究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和动力驱动单元的设计。单片机控制单元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设计的外围电路及编写的功能程序实现对动力驱动单元的控制;动力驱动单元通过线路的设计布置,实现喷淋模式中降温设备的交替运行功能,从而对喷淋降温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阳离子盐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离子平衡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泌乳期、产奶量和胎次都无显著差异的荷斯坦奶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各组每头分别饲喂阳离子盐0 g/d(对照组)、20 g/ d(试验Ⅰ组)、30 g/ d(试验Ⅱ组)和40 g/ d(试验Ⅲ组),试验期共55天。(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奶量普遍提高,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变化不明显,同时提高了牛乳中K+、Na+、Ca2+、Mg2+,而阴离子Cl-和SO42-离子基本无变化(P>0.05);血清中K+、Mg2+、Na+、Cl-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但显著增加了SO42-离子含量(P<0.05)。(结论)可见,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阳离子盐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维持离子平衡,有利于保证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原料牛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荷斯坦奶牛原料乳脂肪酸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基础上调整粗饲料中干草比例,为对照组(TMR+羊草100%)、试验组1(TMR+羊草50%+苜蓿50%)、试验组2(TMR+羊草50%+苜蓿25%+秸秆25%)。在试验开始第1天、第25天、第50天采集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牛乳脂肪酸。结果表明:(1)试验组1和对照组的t10,c12-CLA含量差异显著(P<0.05)。(2)试验组1和2较对照组C20:1分别下降了16.67%和33.33%。(3)对照组和试验组1的C14: 1/C14:0均呈下降趋势,而试验组2的C14:1 /C14:0是先下降再上升(P<0.01)。(4)对照组n3/n6比值增加趋势变缓,试验1组对n3/n6比值的增加效果最强,试验组2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