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鸡蛋作为一种鲜活优质的蛋白类农产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但由于鸡蛋生产和消费存在一定的地域性,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鸡蛋价格差距较大,给鸡蛋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探究中国不同区域之间鸡蛋价格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选用分布滞后模型对鸡蛋不同省份之间的价格进行联动关系分析,进而探析鸡蛋价格区域间的传导规律。研究发现,中国鸡蛋价格区域间联动关系明显,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鸡蛋价格的区域间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传导方向和影响因子上;且中国的鸡蛋价格主要是由消费市场的价格引领,消费市场鸡蛋价格的变化对主产区价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实证分析收入、价格和饮食习惯对羊肉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消费量尽管有所上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在城镇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居民羊肉消费量主要受收入、羊肉价格、牛肉价格和猪肉价格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受羊肉价格和上一期羊肉消费量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对中国居民羊肉消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肉鸡生产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茵 《农业展望》2013,(10):68-74
分析了中国肉鸡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生产方面,中国鸡肉产量增长较快,在肉类中比重增加;肉鸡养殖的地理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方面,中国鸡肉消费总量和在肉类中比重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肉鸡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定量计算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鸡肉需求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鸡肉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乡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城镇。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鸡肉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肉鸡消费的价格弹性变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中国肉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双栏式模型对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和鲜乳品价格对城镇居民鲜乳品消费的参与决策和支出决策具有显著影响;饲料粮(如豆粕)价格的高低、家庭是否有老人或小孩以及是否有冰箱等也是影响鲜乳品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量与鸡蛋价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家庭鲜乳品消费支出比重也就越大;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量逐年减少。因此,有必要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3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鲜乳品消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猪肉消费情况,总结归纳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猪肉消费的特点,并展望了"十三五"期间猪肉消费趋势。"十二五"期间中国猪肉消费量较"十一五"显著增加,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较为稳定,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生猪消费量显著增加。猪肉依然是中国肉类消费最重要的品种,且中国猪肉消费以热鲜肉为主。农村家庭居民猪肉消费量更易受价格波动和收入增长影响。展望"十三五",猪肉仍是中国肉类消费的最主要品种,虽然以热鲜肉为主,但冷冻猪肉和加工猪肉的比例会有所上升。猪肉消费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河北省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预测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闻  许世卫 《农业展望》2012,8(10):52-55
随着收入水平和价格的变化,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应用1995~2010年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变动的基本趋势;利用食物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以2009年为基期,对2012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将较2009年增长,粮食消费量将下降;在粮食产品中,除水稻和小麦的消费量没有下降外,其他粮食品种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玉米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张莲莲  孙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89-13092
研究新兴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对于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碳消费机理,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官方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2002~2010年东营市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食品消费结构、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及变化趋势、食物碳消费总量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影响因素方面相同,城市人均食物碳消费上升,农村人均食物消费数量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食品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食品碳消费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和安徽居民的消费水平。研究结果对应对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还体现在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以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与区域差距。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等级越高,差距越小,反之则相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高于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东部与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东北与其他3个区域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因此,建议秉承边际效应思维,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4月20至21日,“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展望.预计牛羊肉消费将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均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3.
王方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56-4959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与价格、恩格尔系数和替代品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得分排序,得出粮食价格的高低对蔬菜消费量的影响极显著.蔬菜作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蔬菜价格对蔬菜消费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产品消费与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5%提高到目前30%左右,中国畜产品消费量在逐年增长,畜产品贸易也在逐年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家之一,畜产品消费水平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目前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相差较大。笔者将从影响畜产品消费的收入因素、畜产品消费特点、畜产品贸易现状、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镇(或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可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保障教育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镇(或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可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保障教育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爽 《农家致富》2024,(6):18-19
<正>春节过后,鸡蛋价格显著回落。业内人士表示,节后鸡蛋市场步入消费淡季,叠加蛋鸡处于产能周期性上行阶段以及饲料成本价格回落,均为近期蛋价下跌的影响因素。此前蛋鸡养殖盈利良好,吸引养殖户和企业积极补栏,未来鸡蛋供应端压力将进一步增加,鸡蛋价格在一段时期内料承压。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大力拉动内需、促进农村消费的背景下,总结了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居民家庭的3个发展阶段,即贫困一温饱阶段、温饱一小康阶段和小康一全面小康阶段,比较了耐用消费品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农户家庭之间的消费特征.由此总结出耐用消费品消费的窄幅震荡趋势、长远上升趋势、城乡趋同趋势、发展不平衡趋势、支出差距逐步缩小趋势和连续的倒“U”升级趋势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肉类消费是肉类产业发展中较为关键的环节。首先从消费量及消费结构方面对2000年之后肉类消费的基本概况进行阐述,并对中国未来肉类消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肉类未来消费趋势做出以下展望:肉类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肉类消费量持续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人口的增长;对品牌及高品质肉类的消费需求将增大;耗粮性猪肉消费量将减少,节粮性牛羊肉等草食畜产品消费量进一步增加;消费中心向农村转移,农村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新的增长点。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糖消费状况分析与未来五年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雪  徐欣 《农业展望》2010,6(2):28-32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糖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呈持续扩大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世界食糖消费中占据日益重要位置。但中国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中国食糖消费呈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工业消费发展迅速,约占食糖总消费量的65%~70%;二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三是呈现一定替代性特征,蔗糖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淀粉糖等影响。展望2010-2015年的食糖消费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口增长、人均食糖消费增加及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内中国食糖消费量仍会保持4%~5%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中国食糖消费量约为1430万t,2015年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t,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