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了有机肥料对于红镶熟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及不同肥料处理下大麦生育各阶段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能迅速提高红壤的酶活性,加速红壤的熟化进程;在大麦生育各阶段,不同肥料处理的土壤酶活性不同,有机肥能较好地维持土壤酶活性,收获时期的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大麦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适宜的水肥模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喷灌+肥料撒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散粉期达到最大值,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各指标在不同处理之间表现为滴灌水肥一体化喷灌+肥料撒施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对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对照、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喷灌+肥料撒施处理提高40.03%、18.34%、9.32%。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05,(6):35-35
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料、无机肥料三者构成了肥料的总体,对作物生长各起不同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施肥方式,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熟化土壤,培肥地力。只施用有机肥料,可以维持土壤肥力和一定的生产能力,但难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化学肥料含有丰富速效的养分和能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红壤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进行初步分析,表明随着红壤果园利用年限的增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的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以表征红壤旱地熟化程度与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熟化度红壤稻田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熟化度不同的3种红壤性水稻土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考察施磷后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动态,同时比较了不同施磷量及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各供试红壤性水稻土对磷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熟化度不同,对磷的吸附表现出随熟化度提高,吸磷比下降的明显规律,经96h培养后,初度熟化红壤水稻土吸附量高达93%;中度熟化的为43%;高度熟化的降低至23.1%。被吸附固定的磷在初度和中度熟化红壤性水稻土中都很难解析出来,只有高度熟化的可解析出一部分。不同施磷浓度比较,以低浓度施磷处理的吸磷量普遍高于高浓度施磷处理,40℃条件下培养的吸磷量明显高于20℃条件下培养。上述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随熟化度的变化主要与熟化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活性铁、铝含量明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性肥料对侵蚀红壤的土壤溶液酸度及大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质的酸性侵蚀红壤中直接施用可溶性中性肥料将降低土壤溶液的pH液、增加铝离子浓度,影响大麦的生长,危害程度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经有机肥或石灰改良后,再施用中性肥料,则可减小铝毒,促进大麦生长。在侵蚀酸性红壤中、要使作物增产,须先要提高土壤pH,施肥才有效,切忌在未改良其酸性之前,大量施用可溶性肥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提高63.50%、43.27%、28.58%。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 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提高63.50%、43.27%、28.58%.  相似文献   

9.
红壤丘陵区三种土壤生土熟化初期的养分和pH变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取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所布置的生土熟化长期试验。三种不同母质的生土经过5年的熟化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土壤和处理的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等养分是不断增加的,受土壤类型、熟化措施及作物秸秆的归还与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土壤的pH有下降的趋势。紫色土的pH值则随着熟化的进行逐步下降,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熟化过程中是逐步增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试验,对大麦掩青的矿化规律及大麦掩青量对烟草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麦掩埋后有机碳和氮的矿化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分为3个阶段:快速分解期、渐缓分解期、缓慢分解期。大麦掩青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效果为T4>T3>T2>T1>CK。同时掩青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T4效果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一致下降,大麦掩青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各处理不同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T4>T3>T2>T1>CK。大麦掩青条件下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较为明显,在移栽后75 d内,T4的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一直增高,而其它处理则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生育期间,各处理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均为T4>T3>T2>T1>CK。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测定了烟株移栽后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打顶期、成熟期烟田土壤的3种酶活性以及烤烟的根系活力。结果表明:各土壤酶活性随烤烟生育期的延长而提高,与对照相比,多施氮素处理土壤酶活性在烤烟各生育时期有显著提高,说明肥料养分是土壤酶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对照相比,各时期多施氮素处理烤烟根系活力均表现显著提高,说明适量增加氮素水平有利于烤烟根系的生长。说明,烟田施用氮肥改变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烤烟根系活力,对烟草生长有良好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马铃薯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通过大田试验,以大水漫灌+肥料条施为对照(CK),研究了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其影响程度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49.07%及27.94%、14.91%,商品薯率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19.41个百分点及10.36、4.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25年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年作物累计产量以紫色土为最高,其次是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壤最低。(2)3种母质生土熟化过程中,对于不同处理,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处理,均能获得较高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物料稻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肥是加速红壤母质熟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对于不同处理方式,作物归还条件下其作物产量要高于不归还。(4)供试的3种土壤在熟化的过程中对植被的影响非常明显,在熟化的初期,许多作物在花岗岩发育的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壤上,都生长不好,然而在施有NPK的处理中,马唐草(Dischaemum Schreb)生长特别茂盛(覆盖度100%,高lm),明显地影响了土壤的水热状况,紫色土上马唐草生长不好。(5)种植小麦和黄豆,花岗岩、四纪红土NPK处理靠小区水泥梗边缘要好,小区中间95%部分长势差,叶片淡黄,植株矮小。(6)花岗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壤二种母质熟化24年后(即2005年)种植豆科作物—黄豆和禾本科作物小麦(2006年),其作物产量均表现为:0M>NPK。  相似文献   

14.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1选择肥料类型根据蔬菜类型施肥。大白菜、青菜等叶菜类蔬菜,需氮较多,应选用速效性高氮复合肥;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蔬菜,要重施含钾量较高的肥料;黄瓜、辣椒、番茄等瓜果类蔬菜,除氮肥外,磷、钾肥的需求量也较大,基肥宜选用养分均衡的复合肥料,并配施有机肥料。重施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改善产品的  相似文献   

16.
选用长期定位水稻旱作试验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产量构成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作均较水作有利于后作大麦的生长;水稻旱作的后作大麦株高均高于水作后作大麦,产量及其构成也均优于水作后作大麦;在不同水稻旱作方式中,水稻盖草旱作后作大麦的冬前分蘖发生早,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分别较覆膜旱作和水作高10.84%和17.43%。大麦养分累积则表现为:氮累积量各生育阶段均以前茬盖草旱作处理的为最高,在成熟期达到每盆958.85mg,而磷累积量则是生育前期最高,钾累积量则是生育后期最高。  相似文献   

17.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它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总是有规律的从土壤中不断吸收矿质营养元素,以保持茶树有机体生长发育。但茶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是有限时,不可能随时都能满足茶树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合理施肥以补充和调节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满足茶树生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实现高产优质。茶园施肥技术与施肥种类、施肥时期和次数、数量、方法、土壤条件等有密切关系。现介绍如下: 一、施肥的种类 茶园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在茶树种植前或在秋、冬季,当茶树地上部生长停止后施用的肥料称茶园的基肥(种植前的基肥又称底肥)。在茶树地上部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统称为茶园追肥。基肥(或种植前的底肥)一般施用迟效性肥料,以有机肥料(又叫农家肥)为主,而追肥一般施用速效性肥料,以化肥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连作3年的长豇豆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有机肥料对长豇豆连作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后施用鸡粪、猪粪为主的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海产品残渣有机肥的;施用化肥的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肥的。不同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而硫酸钾型复合肥处理使土壤pH值降低。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豇豆的各生育期内,不同肥源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而化肥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在长豇豆采摘盛期,土壤酶活性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鸡粪处理效果最好,猪粪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9.
白晓霞  曹雷  艾海舰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5):94-96,125
为了解不同有机肥料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不同有机肥处理对一年生紫茉莉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紫茉莉的生长发育指标在不同有机肥处理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加不同有机肥料均明显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处理下土壤各养分含量整体变化趋势相同;施加有机肥料对植物长势及根系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加有机肥料能提高紫茉莉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的修复效应,研究了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化肥+土壤调理剂2号(NPKR2)与不施肥(CK)处理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NPKM及NPKR2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各种酸性土壤的pH缓冲能力,NPK处理效果则不明显;NPKR2可改良和降低土壤酸化程度,NPKM处理则只能增大土壤的pH缓冲容量,对改良土壤酸化的效果不显著;NPKM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缓冲能力不成正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板页岩红壤、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铝离子的活性,但只有NPKR2处理能明显降低花岗岩红壤的铝离子活性,其他施肥处理的效果不明显;各施肥处理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差异不大;NPKR2处理的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施肥处理下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的ECEC均显著高于对照,而花岗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仅NPKR2处理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