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 12m(2SAT)。组培再生苗根尖细胞有40%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以非整倍体变异居多;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倒位、断裂、凝聚、双着丝点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染色体有丝分裂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l.),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洒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1)栓皮栎型,2n=24=20m 4sm.(2)夏栎型。2n=24=14m 10sm,(3)槲栎型,2n=24=22m 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5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比较了田紫胶虫红、黄两种色型雌虫的核型.两种色型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18.染色体类型基本一致:1~4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9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中,黄色型第1、2、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3对染色体为肾形,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色型第1对的2条染色体长度差异较大,第2、3、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黄两种色型在长臂、短臂、臂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经t-检验,结果表明:2种色型差异不显著.核型公式为:Ky(2n,♀)=18=8m 10T=4L 4M2 4M1 6S.  相似文献   

4.
虽然在1947年就公布沙棘染色体数目2n=24,但对其数目和组型的详细分析尚无详述。为此,作者采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法,对沙棘根尖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型进行确定和分析。观察发现沙棘染色体臂比在1.282—1.633之间,着丝点在中部,第一号染色体具随体,但比其同源对中的另一条易丢失。  相似文献   

5.
对美人蕉、蕉藕以及10个现代杂种美人蕉栽培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倍性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二倍体种类的核型均由K(18)=16m 2sm 组成,而且是比较对称的核型,它们尽管形态特征差异明显,但在核型上的差异却是微小的,目前普遍栽培的现代杂种美人蕉品种在倍性上主要分为二倍体和三倍体两大类型,并指出杂种美人蕉的三倍体类型应是今后育种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15个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种子胚乳为材料,利用筛选出来的12种具多态型的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并确定了这些品种的RAPD标记基因型.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可以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和二倍体叶片组织在DNA水平上对这些品种进行有效的鉴别.依据各个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聚类的结果与传统的三大类分类法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7.
思茅松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en]4个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相似,核型公式均为K(2n)=24=24m,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1A型,染色体次缢痕的数目和位置一致(No.3长臂上);4个不同居群仅在染色体长度比、着丝点端化值等指标上存在差异。与其他非裸子植物相比,思茅松在染色体上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8.
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以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和16种Operon引物对从原产地美国引进的30个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进行RAPD分子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问存在明显的基因带型差异,多态型比率高达78.1%;根据RAPD特异分离谱带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以此可实现对美国山核桃无性系品种DNA水平上的鉴别;以标记基因型对30个美国山核桃品种进行系统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及Marquard等人的同工酶分类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2个藤本月季品种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为藤本月季杂交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12个藤本月季品种共有2种不同倍性:染色体基数为x=7,染色体数目为2n=14,28,除了‘粉铃铛’是二倍体(2n=2x=14)外,其余均是四倍体(2n=4x=28)。未发现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类型中含有m,sm;(2)12个藤本月季品种核型包括1A、1B、2B,其中‘粉铃铛’‘爱娃’‘詹森’‘海格瑞’的核型为1B型;‘情书’‘渔夫的好友’的核型为2B型;其余品种均为1A型;(3)核型不对称系数变化在52.52%-57.68%,为此推测藤本月季品种中,‘蜂蜜焦糖’最原始而‘渔夫的好友’进化最先进;(4)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在1.64-2.37之间;(5)不同品种间染色体核型存在甚微差异,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的核型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组植物的核型特征为:染色体数目2n=30,染色体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染色体组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数目为0—1对。核型属于“2A”、“1B”和“2B”类型,为对称性较强的核型类型。本文还研究了四种金花茶的核型。弄岗金花茶2n=30=26m(2SAT)+4sm;陇瑞金花茶2n=30=26m(2SAT)+4sm;武鸣金花茶2n=30=26m+4sm;凹脉金花茶2n=30=20m+10sm(2SAT)。其中陇瑞、弄岗和武鸣金花茶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波斯菊9个品种的核型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波斯菊的9个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其核型分析与比较,旨在为波斯菊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良种培育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供试波斯菊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染色体数目稳定,未见异常染色体,染色体类型中含有m、sm和st 3个类型;(2)波斯菊的核型类型有1A和2A型,其矮秆均为1A型,高秆均为2A型;(3)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36-1.80,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范围是0%-25%,矮秆的2个品种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均为0;(4)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8.44%-65.46%,核型的不对称程度较高,推测波斯菊的进化程度较为进化,其中‘喜悦'最原始,‘梦之蓝'最为进化;(5)不同品种波斯菊的核型公式有所差异,说明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20个茶花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茶花品种群中有代表性的20个国内外茶花品种进行了品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从60对随机扩增引物中筛选出了21对扩增带型清晰及重复性好的引物序列,共扩增出153条带,其中146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40~0.48,Shannon信息指数在0.57~0.67,基因分化系数介于0.5~0.7,基因流值介于0.2~0.5,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0~0.74,平均为0.63.参试的20个茶花栽培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比较窄;结合花型形态学特征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茶花品种分为2个大类群.此外,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适用于分析山茶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雄性成虫精巢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察了长足大竹象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等,并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数目2n=22,其中常染色体10对,性染色体1对,均为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F=22;性别决定机制为Xyp型,核型公式为2n=22=16m+4sm+Xyp;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大于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0.1,故长足大竹象的染色体核型为2C型,未观察到次级缢痕及随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2类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的比例在1%~50%之间,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应属2A核型,与前人的核型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变异类型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兆丰  周东雄 《林业科学》1995,31(3):215-219,T001
论述了产于福建中部地区的福建柏的核型分化,四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但它们之间的核型组成不同,发现具园柱状树冠的变异类型具有4个随体染色体,而具宽塔状树冠的普通类型则仅具2个随体染色体,作者推测福建柏树冠和育性的变异可能与核型的改变相关,同时指出该新变异类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对该新的遗传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2个竹种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征,并调查这些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为竹类植物系统分类和染色体结构等研究提供相应的细胞遗传学资料,为相关的染色体识别提供相应的染色体物理标记。【方法】以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金镶玉竹、白哺鸡竹、紫竹、斑竹、黄秆乌哺鸡竹、人面竹、大明竹和茶秆竹为材料,以45S rDNA和5S rDNA为探针,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5S rDNA和5S rDNA在这些竹种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1)12个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 n=48,4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分布。(1)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黄秆乌哺鸡竹和斑竹均具有2个45S rDNA位点,且2个45S rDNA位点信号强度和分布位置表现一致。(2)茶秆竹、人面竹、白哺鸡竹和金镶玉竹也具有2个45S rDNA位点,其中1个位点较为稳定,位于染色体末端,另外1个位点断裂严重,经常脱离分布位置。(3)紫竹和大明竹具有2个45S rDNA位点,这对位点在信号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紫竹表现更明显。2) 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了...  相似文献   

17.
葡萄抗根结线虫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试的38份葡萄资源,包括我国原产的10份葡萄野生种类、生产上常用的4份葡萄栽培品种、20份葡萄砧木品种和4份山欧杂种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建立了完善的葡萄抗性鉴定评价体系。鉴定结果为:葡萄种质资源间抗根结线虫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抗性的分布有5种类型,即免疫、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类型。(1)原产我国的野生资源抗线虫性:原产我国的葡萄野生资源,没有发现免疫类型,从供试的10个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为高抗资源(HR),分别为华东葡萄和毛葡萄;第二类为中抗资源(MH),分别为复叶葡萄、刺葡萄、蘡薁和华北葡萄;第三类为中感(MS)资源,分别为燕山葡萄、山葡萄和葛藟;第四类为高感(HS)资源,小果野葡萄。(2)栽培品种的抗线虫性:从供试的4个主要栽培的品种来看,目前我国葡萄产区主栽品种均不抗葡萄根结线虫。但存在抗根结线虫的阶段性差异,欧美杂种的抗线虫性强于欧亚种的栽培品种。(3)葡萄砧木品种的抗线虫性:第一类,砧木品种表现为免疫或极抗。有4个:3309P、Champini、Dog Ridge、Riparia 580。第二类,表现为高抗。有Grand Glaber、5BB、5C、Barrett50、Pulliat、Freedom、抗砧3号。第三类,表现为中等抗性。有贝达、SO4。第四类,表现为中等感染。有Salt Creek、Gloire、Eldorado、Rupestris 2、华佳8号。第五类,表现为感染。有Eldorado 、Macadams 、1613C。(4)山欧杂种的抗线虫性:4份山欧杂种均不抗葡萄根结线虫,但山欧杂种的抗线虫能力存在差异,抗性能力的高低与欧亚种的对后代遗传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枸杞产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出适宜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灌区栽培的优良枸杞品种,从宁夏、内蒙古引进了10个枸杞品种并开展栽培对比试验,对各品种2龄幼树全年7次采摘的干果产量进行了方差和产量累进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0901、宁杞3号、宁杞4号、宁杞7号、宁杞5号5个品种产量均较对照宁杞1号有所增加,从产量指标上判断,可作为适宜栽培品种。10个品种夏果累进增速均较秋果快;秋果产量是影响总产量排名的主要因素;适宜栽培品种中,宁杞3号秋果产量增速最快,应重视果园秋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宁杞5号秋果产量增速最慢,宁杞7号增速较慢,应主抓夏果的生产;0901、宁杞4号、宁杞1号全年产量增速较平稳,应同时重视夏果、秋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和现状两个层面上概述了牡丹的分类学研究进展,牡丹种质资源的分类历史十分复杂,最近,洪德元对芍药属牡丹组进行了分类处理:牡丹组共有8个种,其中3个种各包含两个亚种,另有两个杂种。牡丹品种资源众多,其分类历史悠久,按照花型演进规律目前已形成日趋一致的花型分类方案。该文还对以后牡丹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核型分析。旨在了解品种间演化关系,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数都为18,且核型不对称性类型均为2B型,说明4个品种间的染色体核型变异不大。但核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芽变新品种白玉和其母本的核型公式相似,说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但母本的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11.11%,而白玉为22.22%,说明前者较后者原始。大笨子与玉石籽的核型公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也较近。单就臂比大于2的比例来看,芽变新品种白玉较其它3个品种进化。从核型来看,白玉及其母本比另2个品种的核型不对称性强。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都具有随体,且随体位置相同,但是随体大小稍有不同。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总体积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