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林以种为本,林木种业是林业的命脉和促进林业产业升级的原动力.文章总结了中国林木种业发展现状、成效、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林木种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林木种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对策.70年来,林木种业支撑着中国林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基地建设、林木分子育种研究、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现有良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林木育种主要集中于少数造林树种、林木长期育种基地建设薄弱,区域测试基地缺乏等问题.当前,林木育种正向高产、优质、高抗等多目标方向发展,林木育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育种效率.未来中国林木种业需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加强林木良种繁育与推广、强化林木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分类推进生态抗逆树种、速生用材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木、观赏植物、竹类植物等种业科技工程,促进林木种业的创新发展,提升现代林木种业竞争力,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迎接21世纪现代林木生物技术育种的挑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林木生物技术育种的现状与进展林木组织培育及其工厂化育苗技术,细胞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新技术,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和人工处子技术,林木原生质体2和细胞杂交,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与利用和林木基因工程育种等是林业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产业。21世纪我国林业生物技术育种,要充分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基因和基因工程品种培育,同时林木基因工程应从单基因生物抗性转向持久抗性,生物抗性转向非生  相似文献   

3.
廖添和 《乡村科技》2023,(6):118-120
培育优良种苗对于提高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量和质量、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林业经济良性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分析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中优良种苗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良种苗木快繁技术体系及充分发挥林业科技部门带动作用等对策,以期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提供参考,推进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23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 ,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 .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 ,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在林业育种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化生物技术的使用使森林培育和苗木新品种的研发等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对林木良种选育、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等相关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林木常规育种现状,同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对现代生物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种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命脉",因此,培育优良林木种苗是提高造林绿化成效的关键因素,是建设生态环境与现代高效林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对中国林业建设将的影响。但是,目前林业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和中国的生物技术整体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为加快林业资源的快速发展,对解决林木新品种的开发繁育、林木病虫害防治、速生丰产等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围绕林木种苗与防护林建设的关系,以质量为基础,有效地改善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加大对林木种苗检验的宣传力度,完善林木种苗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科学,加强林木种苗培育规范化等展开有效研究~([1])。  相似文献   

7.
林木育种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化苗木培育中,合理应用林木育种方法,对促进绿化苗木培育 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能为实现生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针对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进行 探讨,并对其必要性、现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综合具体分析林木育种方法在绿化苗木培育中的应用及问题,以期 能够为林木育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是由商丘市中红杨绿化苗木研究所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及其课题组于2000年培育的集红叶、速生、无飞絮为一体的杨树新品种。2006年,该品种顺利通过河南省林业新品种审(认)定和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注册商标“中红杨”,已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中红杨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子育苗的科学培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从林业发展来看,林种育苗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雨水等自然条件因素,做到苗种移植、定植和育种相结合,合理平衡;在育种上,要充分考虑苗木种类以及苗木培育的适宜性,在苗地选择和培护、播种以及播种苗的田间管理上尊重科学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10.
林木种子育苗的科学培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从林业发展来看,林种育苗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雨水等自然条件因素,做到苗种移植、定植和育种相结合,合理平衡;在育种上,要充分考虑苗木种类以及苗木培育的适宜性,在苗地选择和培护、播种以及播种苗的田间管理上尊重科学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乡镇绿化、公园景观美化、优质的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等,都离不开优质苗木。林 木种苗是我国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乡镇美化的保障;培育足够的优良的林业苗木才能促进森林 城市的美化,促进美丽乡村林果化,促进金山银山的造林绿化。加快林业树木优质苗木的繁殖培 育工作迫在眉睫。然而,当前林业标准苗木生产、优质苗木培育工作,存在着良莠不齐,管理技术 水平不高,苗木种类不新、苗木病虫害严重、苗木质次量差、大多选择苗木培育地块不科学、管理 不合理、人为性、随意性等问题。为此,2015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们成立了优质苗木培育繁殖 科研小组,针对当前林业苗木繁育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国家苗木 繁育标准的推广,培育优质健壮的合格苗木,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探索出林业苗木繁育新方法。 为今后林业苗木的速生、快长、提供了科学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无性系林业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以杨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木育种和无性繁殖技术的进步以及森林工业的发展,无性系林业开始在世界人工林培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进入无性系定向选育、定向栽培、定向利用的时代。该文针对我国无性系林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并从无性系特性角度阐释了“三北”地区大规模发生的杨树“小老树”、严重病虫危害以及退化甚至死亡的原因。认为无性系林业不仅包括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造林,还应该涵盖无性系利用等内容。指出应充分利用无性系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重视良种的适地适基因型栽培,为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选配适宜的主栽品种进行造林。同时加强重要树种无性繁殖技术标准的制定,以约束采取科学的无性繁殖技术和繁育制度进行良种生产,尽可能降低成熟效应与位置效应对无性系林业发展的影响。强调发展无性系林业要根据栽培环境条件和利用目标选择适宜品种,并突出良种和良法配合,重视林分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最佳配合下的经济成熟,保证整个产业链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尤其是提出了无性系人工林群体衰退的概念,即在同一无性系品种组成的人工林内,各植株的遗传组成和生活习性相同,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内各无性系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加大,当栽培环境不能满足林分生长需求时,如不能及时采取人工疏伐等措施进行密度调整,林分会因个体竞争能力相似而同时发生各无性系植株生长势衰退、病虫害加剧直至死亡等现象。建议国家应针对无性系人工林的特点,修订、完善相关的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杨树等无性系林业发展较好的用材或用材和生态兼用树种列入木本作物范畴,在无性系人工林达到经济成熟时及时通过间伐进行密度调控,或通过轮伐更新利用,避免在林分水肥等资源紧缺时,因个体竞争能力相似而引发无性系人工林群体衰退等问题,在有效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保证国家珍贵的宜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是营造速生用材林、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如何培育出高水平的樟子松林来 保持水土,提高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是多年来不变的课题。本文从樟子松林培育技术要点 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史铁丑  徐晓红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41-6942
介绍了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现状,并从河北省生态环境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面积逐渐增大的速生林对河北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北省林业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甘南州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种苗结构、规格失调,导致育苗户投入巨大,收益甚少,导致部分群众对种苗产业丧失信心,出现低价竞争和毁苗现象。而迭部县在我州最早发展种苗产业,种苗产业规模大,2019年种苗年报调查数据显示,迭部县育苗面积占我州的40.6%,存苗量占全州71.5%,对甘南州种苗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在苗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迭部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迭部县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对今后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森林经理学需要从原有的木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体系向以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的体系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调整发展目标、更新指导理论和创新计划方法的挑战。通过探讨多功能可持续森林经营的3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要素,包括群落生境分析制图、森林发展类型设计、目标树作业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模式等4个主要技术要素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实现多功能生态林业目标的,具有理论基础完备、技术要素先进和作业实施可操作特征的新型森林经理计划模式,并分析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林业育苗工作的开 展,林业育苗的发展情况会对生态工程产生直接影响,这关系到生态绿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本 文对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剖析,针对目前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培育更多优质苗木,推动生态工程的发展,改善自 然环境,促进我国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发展林业产业,同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假设,使用2001-2015年浙江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以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测度森林资源,林业总产值测度林业产业,在EKC基础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发现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拟合效果良好。结果显示: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的曲线均呈"N"型,趋势上略有不同,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减-增"的发展态势,而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缓-增"的发展态势。总体上来看,目前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趋于良性互动,即将进入"共赢"阶段。  相似文献   

19.
迭部林区每年采伐面积约1,700公顷,每年更新采伐迹地约1,400公顷,荒山造林约500公顷。大面积岷江冷杉林,青杄林,紫果云杉等原始森林采伐后,皆用粗皮云杉苗木更新造林。由于树种选择不当,冷杉林迹地人工云杉林保存率低且锈病严重,难以成林成材。这种采伐优良树种为建群种林分,更折不适生树种苗木或劣等树种苗木的“取优代劣”问题,在本区各林场普遍存在。迭部林区现有优良森林经营树种10余种,辅助树种10余种,珍稀造林树种5种。科学地区划森林经营造林树种,推广繁殖优良乡土树种,探索原始森林异域异居群的小区分居规律,营造团状混交林,优化后备森林资源,是发展迭部林区,保证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必需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是林业生产和开发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在调查清楚种类、栽培历史和地理分布的情况下,摸清区域现有经济林种质资源情况,可为提高现有果品产量、扩大经济林栽培区域、选育新品种及合理利用经济林资源提供依据。通过为期两年的时间,对盐池县经济林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评价经济林现状及开发来用状态,为全县后期生态建设栽植经济林树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