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中国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的主要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确定小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种群变化规律、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以及抗虫应答机制,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方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于2012和2013年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中等茶区采集茶小绿叶蝉标本,同时结合2006-2008年在武夷山茶区采集的标本,进行物种形态鉴定.先后共鉴定514头雄性茶小绿叶蝉成虫,结果均为小贯小绿叶蝉,所有鉴定标本中未发现假眼小绿叶蝉.因此,笔者对福建省乃至全国各茶区的茶小绿叶蝉种名的归属问题提出质疑,并同意秦道正等(2014)提出的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种类仍需深入探究的观点,建议在全国各茶区展开大范围的茶小绿叶蝉种类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成虫触角及刺体的结构,采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为害河南信阳茶树的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及网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3根毛形感器和1~2根锥形感器;鞭节分为7个亚节,在第1、2、4亚节上分别有1个锥形感器,第3亚节上有1个毛形感器,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数量在雌雄个体间无明显差异。雌、雄性成虫触角表面都有网粒体存在,均为小球形网粒体。  相似文献   

4.
假眼小绿叶蝉,俗名叫浮尘子,是茶区茶树上主要的害虫之一。受其危害,轻者芽叶受损,产量降低,重者芽叶被毁,造成失收。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形态特征假眼小绿叶蝉本虫属同翅目,叶蝉科。一生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1)卵。新月形,长约0.8毫米,宽约0.15毫米,初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贵州茶园主要害虫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和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发生动态及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为害情况,探讨不同品种茶树对茶棍蓟马和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为抗性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翻叶法调查12个贵州茶树主栽品种上茶棍蓟马和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采用虫量比值法对12个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合相关分析,基于春秋两季1芽2叶期、芽叶色泽、茸毛密度、茸毛长度、1芽3叶长、1芽3叶百芽重、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调查数据,明确茶树主要农艺性状与品种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贵州茶园中茶棍蓟马年发生动态呈大小峰趋势,大峰出现在5月中旬-6月上旬,小峰出现在9月中旬-10月上旬;小贯小绿叶蝉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第1峰出现在7月中下旬,第2峰出现在10月上旬-11月中旬。12个茶树品种中,苔选0310和黔辐4号为茶棍蓟马高抗品种;乌牛早、金观音和中茶108为茶棍蓟马高感品种;黔湄601为小贯小绿叶蝉高抗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小贯小绿叶蝉高感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芽2叶期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小贯小绿叶蝉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1芽3叶长和茸毛密度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茸毛长度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芽叶色泽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正相关。【结论】苔选0310、黔辐4号和黔湄601对茶棍蓟马及小贯小绿叶蝉均具有在一定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6.
茶园小绿叶蝉是一类为害茶树的重要害虫,在世界各产茶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解为害国内外茶区的主要小绿叶蝉种类以及我国目前在茶园小绿叶蝉防治方面所实施的一些有效举措,方便茶园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控害方法,实现茶园的无公害防治。基于已有研究基础,本文概述了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十年来我国在茶园控害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确定、其外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发生动态以及近十年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不同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增强对茶园小绿叶蝉防控技术的理性认识,为茶叶产业提供科学的防治手段和理论支持。文末对今后重点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文概述了我国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假眼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确定、生物学特性、种群消长规律、空间分布、遗传差异、通讯行为、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以及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存在的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与产量,亦是商洛茶区分布最广、为害较重的害虫。本文从生态农业发展和食品质量安全角度出发,总结了小绿叶蝉的特征特性、在商洛茶区的发生规律,阐述了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多种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商洛茶园管理中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寄主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危害陕西茶区主要茶树品种(紫阳、福鼎大白、南疆一号)的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与天敌蜘蛛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寄主抗虫性,为开展小贯小绿叶蝉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于2011年8月15日-10月20日和2012年3月12日-10月13日,调查小贯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在不同品种各分层上的田间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危害各主要茶树品种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若虫发生动态均呈单峰型,7月中旬虫口开始快速上升, 7月底达到峰值,主要分布于各品种茶树的上层,中、下层较少;各品种茶树的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紫阳和福鼎大白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最优,南疆一号品种的抗性最差;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与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在紫阳(R=0.716,P<0.001)、福鼎大白(R=0.476,P=0.007)和南疆一号上(R=0.652,P<0.001)均呈正相关。因此,小贯小绿叶蝉在陕西茶区的种群动态呈单峰型,紫阳和福鼎大白品种对其抗性优良,天敌蜘蛛对其有显著跟随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毛蟹、黄棪、铁观音、肉桂)之间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ǒthe)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之间抗假眼小绿叶蝉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肉桂和铁观音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较强.进一步分析该6个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叶蝉种群数量的关系,发现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各品种茶梢中的没食子儿茶精(gallo catechin,GC)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咖啡碱的含量呈负相关.这说明GC和咖啡碱是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方法】将新鲜标本剪下腹部,在Motic SMZ168-BL型显微镜下观察解剖,用Q Imaging Retiga 2000R(CCD)显微成像系统照相,采用Montage图像叠加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结果】描述了4种蝴蝶的雄性生殖系统,其中外生殖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囊形突、钩突、背兜、阳基轭片等上,而内生殖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精巢、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上。【结论】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4个核桃类树种苗木应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然干旱法,对引种栽培的美国黑核桃‘北加州黑核桃’和美国山核桃‘波尼’以及乡土核桃树种(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的2年生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其抗旱性。结果表明:(1) 4个树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呈下降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4天时发生显著变化;根系活力在第17天时发生显著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19天时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水势均在第23天时发生显著变化。 (3) 4个树种的抗旱隶属值排序为:‘北加州黑核桃’>‘波尼’>‘旺核2号’>漾濞大泡核桃,说明引进种对干旱的适应性要高于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与11种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白毫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前6位优势种天敌分别是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斜纹猫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粽管巢蛛Oxyopes sertatus,乌牛早茶园分别是鳞纹肖蛸、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curata、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草间小黑蛛,相同天敌比率为50%。白毫早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前6位优势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广大腿小蜂和茶色新圆蛛,乌牛早茶园分别是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鳞纹肖蛸、茶色新圆蛛、广大腿小蜂和粽管巢蛛,相同天敌比率为83.33%。【结论】天敌的累计相同比率随着天敌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茶树品种对卵形短须螨优势种天敌的影响大于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  相似文献   

14.
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分主要包括烷烃、苯酚、烯烃、醛、酯、酮、醚、呋喃、胺肟、吡啶、咔唑、喹啉、有机酸、氨基酸等(按类型分),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酚醛和烷烃类,其中栾树、紫玉兰、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醛类相对含量分别为20.22%,13.61%,41.94%和42.07%,烷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56.65%,7.77%,37.29%和33.13%。有5种化合物(二十烷、二十三烷、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3-羧胺吡啶-N-(2-三氟甲苯基)胺肟、8-羟基-2-甲醛喹啉)在4种绿化树种的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有2种化合物(二十一烷、二十四烷)在栾树、紫玉兰、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顺-14-二十九烯烃在栾树、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TC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28.78mg/L)紫玉兰(24.15mg/L)桂花(8.58 mg/L)樟树(7.98 mg/L);TN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6.65 mg/L)樟树(5.55mg/L)紫玉兰(0.98mg/L)桂花(0.76mg/L)。【结论】不同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化合物种类及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远东拟隆头鱼Pseudolabrus eoethinus(Richardson,1846)曾为日本拟隆头鱼P.japonicus(Houttuyn,1782)的同物异名。由于这2种拟隆头鱼外部形态十分相似,导致其分类上的误鉴,目前部分文献中仍存在同物异名。本文对采自福建沿海的远东拟隆头鱼标本重新进行了形态描述,并与日本拟隆头鱼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远东拟隆头鱼头部具1条自口角稍前向后经眼下缘伸达胸鳍基部的弧状纹线,侧线鳞孔纹为2次二分叉状,背鳍起点前鳞片数为8,背鳍鳍棘间无黑斑等特征,可与日本拟隆头鱼(头部纹线较为平直、后端不达胸鳍基部,侧线鳞孔纹为3次以上二分叉状,背鳍起点前鳞片数为5,背鳍第3-6鳍棘间具有1黑斑)相区别。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浙江庆元县的缨口鳅属(Crossostoma)鱼类一新种,即亮斑缨口鳅(Crossostoma galericula Zhang sp.nov.)。测量标本均采自同一地点,体长35.0~46.5 mm。背鳍条III-8;臀鳍条II-5;胸鳍条I-13;腹鳍条I-8;侧线鳞91~97。体长为体高的5.1~5.4倍,为体宽的5.4~7.0倍,为头长的3.7~3.9倍,为尾柄长的5.9~6.6倍,为尾柄高的7.2~8.8倍,为背鳍前距的1.9~2.0倍,为腹鳍前距的1.8~1.9倍。头长为头高的1.5~1.6倍,为头宽的1.1~1.3倍,为吻长的1.8~2.1倍,为眼径的5.5~6.4倍,为眼间距的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3倍。头宽为口裂宽的2.2~2.5倍。新种吻褶具13条吻须,吻须基部均与吻褶相连,排成1排;与近似种横纹缨口鳅(C.fasciolatus)相比,新种有如下明显的区分特征:(1)最长吻须与眼径等长;(2)背鳍基后部两侧具1对亮斑;(3)各鳍均无明显的斑纹;(4)腹部裸区延伸至腹鳍起点。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网柄细胞状黏菌的表观形态特征与其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选择细胞裂解液OTTO及荧光染料碘化丙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隶属于网柄菌属Dictyostelium的9个种进行基因组大小的测定,并将所获得的9种网柄细胞状黏菌基因组大小的数据分别与其孢堆果大小及孢子团直径的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网柄细胞状黏菌基因组大小约为27.23~47.07 Mb,且其基因组大小与孢堆果大小和孢子团直径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蜗牛酶辅助提取白芽奇兰茶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白芽奇兰茶的利用率,利用蜗牛酶辅助提取白芽奇兰茶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方法对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和pH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对白芽奇兰茶多糖的酶解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利用白芽奇兰茶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1℃、酶用量1.2%、酶解时间55 min和pH 5.6,得到白芽奇兰茶多糖的提取率为93.81 mg·g-1,与未加酶相比,提取率提高了77.74%。试验显示,白芽奇兰茶多糖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0.65,204.39和428.10 mg·L-1。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安徽蕨类植物新纪录——过山蕨(Asplenium ruprechtii),并对该种的孢子囊形态、鳞片特征等进行了解剖学观察。过山蕨类是铁角蕨属中唯一的东亚和北美东部间断分布的单系类群,对研究物种的起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过山蕨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种在安徽的发现有利于深入理解安徽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本土资源开发利用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种弧菌感染大黄鱼免疫相关基因的SNP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免疫相关基因的SNP与弧菌抗性关系,分别利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人工感染大黄鱼。对感染前后抗感群体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并分析其抗病差异:(1)筛选氨基酸的非同义突变SNP位点在抗鳗弧菌组有17个,而抗副溶血弧菌组的有28个;(2)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染色体NW_011323507.1上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IL-6R)第91 196位碱基G突变为C,导致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该位点G/C在抗鳗弧菌组、对照组样本之间突变基因型CC频率分别为12.5%和0,呈显著性差异(P0.05);(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基因在染色体NW_011323975.1上的35 665位碱基突变(A-G),在副溶血弧菌抗感易感群体中突变位点基因型GG频率分别为37.5%和0,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IL-6R-91196-G/C位点突变与大黄鱼抗鳗弧菌有关联,CTRP9-35665-A/G位点突变与大黄鱼抗副溶血弧菌有关联,这为大黄鱼抗弧菌群体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