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防治柑橘木虱是遏制柑橘黄龙病扩散的关键措施之一,应用有人直升机防治柑橘木虱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了赣南脐橙产区在嫩梢期应用有人直升机防治柑橘木虱的做法及成效。结果表明:有人直升机施药雾化性能较好,雾滴附着率高,雾滴分布较均匀,14个处理607个雾滴检测样本平均雾滴密度13.33 粒/cm2,雾滴密度符合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作业要求;各处理对柑橘木虱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天,防效都达90%以上。有人直升机具有作业效率高、突击能力强、不同地形地貌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施药作业,对失管果园、隔离带和杂草上的木虱也能同时防治,解决了一家一户防治时间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大面积减少虫口基数,是目前柑橘黄龙病发生区可以借鉴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提出了加快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登记、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完善防治技术及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柑橘木虱是柑橘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自然虫媒,其种群数量越大,越有利于黄龙病的扩散,因此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经济害虫。本研究采用五点调查法,监测了2018年4月至12月桂北地区失管果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了感病果园柑橘木虱含黄龙病菌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桂北地区失管果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具有3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9月和11月。柑橘木虱携带黄龙病菌量在4 ~ 7月处于较低水平,随后逐步上升并于10月达最高值,其动态变化为单峰型。此外,柑橘木虱年均含菌量可能与性别有关,且雌性含菌量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及柑橘木虱起源地之一的潮汕地区,分别选择有针对虫媒的管理、无针对虫媒的管理和无管理3种防控水平的蕉柑果园。通过调查对比植株的感病率,不同虫态木虱的发生情况,黄龙病菌16SrDNA和前噬菌体的序列差异,以及柑橘木虱的种群类型。结果表明:(1)有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植株发病率最低,发病等级为轻度,各虫态木虱数量最低且不带菌;无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中植株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等级为轻度或中度,木虱卵和若虫的数量最多,虫媒成虫带菌率和带菌量均较低;无管理果园中植株发病率和发病等级最高,木虱成虫数量最多,虫媒带菌率和带菌量均最高;(2)植株和柑橘木虱样品中均携带黄龙病菌亚洲种Type 2原噬菌体类型,柑橘木虱均属于单一种群。  相似文献   

4.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自然虫媒。2015~2017年,通过在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与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柑橘木虱在江西赣州地区一年发生9~10代,在3月底和4月初,柑橘木虱各虫态在田间的数量都极低,每年的7~9月,柑橘木虱在田间大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柑橘木虱的虫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可暴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在桂东北柑橘产区呈高发状态。该文通过对2008~2015年1~2月、5~7月和10~11月3个时期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柑橘黄龙病发生蔓延的气象条件。结果显示,2009、2010年和2013~2015年5年为暖冬气候。特别是2013~2015年间,1~2月连续3年为暖冬气候、5~7月的南风大到暴雨次数达7次、10~11月平均温度仍处于柑橘新梢抽发的适宜值范围。为柑橘黄龙病传病媒介—柑橘木虱的越冬、迁移、增加食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建议柑橘产区抓好1~2月、5~7月和10~11月这3个关键时期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工作,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6.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最重要的媒介昆虫,对其进行严格防控是阻延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室内药效测定方法,测定了12种常用农药对广东重要柑橘品种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Hongjiang)和广州园林植物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上的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并与实验室饲养的敏感种群进行比较,为合理选择农药、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提供依据。结果显示,77.5%敌敌畏乳油对3个种群防效一致,处理24 h后死亡率都达100%。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和20%甲氰菊酯乳油处理24 h后敏感种群死亡率也达100%,但2个野外种群死亡率略有下降。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45%毒死蜱乳油、12%高氯·毒死蜱乳油对敏感种群也有理想的防治效果,48 h或72 h死亡率达100%。但广州九里香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高氯·毒死蜱、噻虫嗪的敏感性显著下降,高效氯氟氰菊酯尤为严重,下降率达64-70%;湛江种群对啶虫脒、毒死蜱、高氯·毒死蜱、噻虫嗪的敏感性也显著下降,对高氯·毒死蜱敏感性下降最为显著,下降率达39%。97%矿物油乳剂处理24 h防效很低,但随时间推移不断提高,72 h达71-86%。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3个种群的效果都不理想。测定结果说明两个地区、两种寄主植物的柑橘木虱对多种农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建议各柑橘产区加强对本地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监测,充分考虑防治其他害虫对柑橘木虱抗性产生的影响,以保证农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广西-湖南地区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了“以种植无病苗木为基础,以统一放控梢、大型植保机械喷施低毒高效药剂、果园悬挂黄板和冬季清园防治木虱为重点,以常态化普查清理病树为保障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并在技术模式的应用上,因果园类型及黄龙病发病程度不同,不同果园采取分类防控策略;在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上,构建了政府责任制、宣传培训和村规民约为核心的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的“荔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上述技术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它片区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传播的重要媒介,目前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为评价添加助剂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橘木虱的增效作用,本文在室内测定了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渗透剂JFC-2 3种助剂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表面张力、接触角、持留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结果表明,3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提高药液的持留量,对田间防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添加助剂后,4.5 %联苯菊酯水乳剂各浓度表面张力降低17.12 %~30.66 %,接触角降低9.22 %~21.63 %,药液持留量增加15.22 %~41.96 %,田间防效增加5.26 %~30.03 %。3种助剂通过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增加药液在柑橘叶片上的持留量,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快速、高效地防治媒介昆虫是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纳米农药不但能够提高药效、降低化学农药用量,而且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为了明确纳米农药对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本实验选用纳米阿维菌素水悬浮剂、纳米阿维.吡虫啉水悬浮剂及其对应原药进行毒力测定,并比较同质量浓度下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1、两种纳米农药的毒力均高于对应原药,其中纳米阿维.吡虫啉水悬浮剂的毒力最强,其处理后第三天LC50为0.0054mg/L,LC95为2.1019mg/L;2、处理后48h、72h相比于24h,纳米阿维.吡虫啉在同质量浓度,死亡率的上升幅度极大,1.25-20 mg/L在72h时导致的死亡率达93%-100%,与200 mg/L无显著差异,而原药随时间推移死亡率虽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3、纳米阿维菌素及其原药在处理后3-4d才开始出现死亡,虽然起初纳米阿维菌素防效不及原药,但在随后3d提效速度较快,并在防效上也超过原药;4、阿维.吡虫啉与阿维菌素相比,无论是纳米农药还是原药,其发挥药效较快,而且杀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亚洲柑橘木虱优良的生防真菌,笔者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标记为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定,并利用喷雾法检测该曲霉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曲霉符合科赫氏法则是柑橘木虱的病原真菌,且YS-1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橘木虱成虫体表5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为3.017×106个/mL。因此,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YS-1是一种具有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1.
澳洲坚果果树广泛种植于多个国家,其果实是优质食品,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我国是世界澳洲坚果第一种植大国,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澳洲坚果果园的施肥管理及诊断技术存在多种问题,尤其是施肥配比和施肥方法极不合理,不仅限制了澳洲坚果的产量,而且显著降低了坚果的品质。目前,对于澳洲坚果果树种植来说,土壤、叶片营养特性以及施肥管理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很少。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我国澳洲坚果的施肥管理问题,并综述目前澳洲坚果存在的土壤及叶片营养诊断问题,及叶片缺素症状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南丰蜜桔和沙糖桔黄龙病感病苗木为试材,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TD2-1(Bacillus velezensisi TD2-1)和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D2-2)对黄龙病感病苗木进行同步处理。采用qPCR和PCR方法对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叶脉和枝皮进行了黄龙病病原的分子检测、生理指标分析和根部特征观察。结果表明:经两种菌剂15次的同步灌根处理,综合评价表明:南丰蜜桔苗木的黄龙病阳性率从100%降低至53.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胼胝质含量降低了18.37%;超氧化物歧化酶、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所提高;褐变根系明显减少。感病的沙糖桔经过23次菌剂处理后,新根发达,褐变现象减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有表面活性素产生。  相似文献   

13.
柑橘黄龙病是严重危害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害。对柑橘黄龙病进行空间分布和潜在风险预测是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应用生态位组合建模技术分析了影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发生的环境变量,并预测了当前和2030年气候情景下柑橘黄龙病的潜在发病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集成GLM、GBM、FDA、RF和MAXENT的组合模型的TSS和AUC值分别为0.867和0.948,较单一模型均有明显提高;海拔是影响柑橘黄龙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对病害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评估发现柑橘黄龙病风险区的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其空间分布变化较为明显。当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柳州、钦州、崇左、玉林、贺州、北海、桂林等地区,占到该全自治区面积的18.8%。到2030年,南宁、贵港和梧州等地区的潜在高风险区的面积将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妊娠母猪中黑麦草粉常规养分的消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麦草在盛花期刈割,自然风干,营养物质含量为:总能16.36MJ/kg,干物质89.43%,粗蛋白质10.47%,粗纤维37.21%,钙0.33%,总磷0.22%,平均必需氨基酸为0.27%,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分别为0.34%、0.19%、0.35%和0.05%。试验选用4头妊娠母猪。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用黑麦草粉替代10%、20%和30%的基础日粮作为试验日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结果表明0%、10%、20%和30%黑麦草粉组饲料总能的消化率分别为79.38%、74.69%、65.18%和59.88%;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8.93%、76.37%、72.43%和69.16%;干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77.30%、74.51%、66.160%和61.60%。经回归分析得出黑麦草粉总能、粗蛋白质、干物质的消化率依次为11.54%、47.65%、22.30%。黑麦草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的平均粪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7.98%、37.78%和38.23%;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粪表观消化率为18.49%、25.08%、13.95%、56.34%。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利用水红杆天麻与乌天麻两种不同的优点,采用人工授粉的杂交方式,获得有性繁殖种子。在同等条件下,将有性繁殖杂交种与原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性杂交麻种在产量、成品率、折干率和抗病能力等方面均比原品种高。  相似文献   

17.
20-羟基蜕皮酮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羟基蜕皮酮 (2 0 hydroxyecdysone ,简称 2 0E)是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蜕皮和生殖的重要控制激素 ,也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及其食物中。为了研究 2 0E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从出生后 2 0d开始 ,给昆明种小鼠终身饮用添加 2mg/L(A)或 2 0mg/L(B) 2 0E的纯水。饮用 6 0d后小鼠的缺氧环境生存时间、4 2℃高温存活时间和持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对照 ,其中 :A区比对照分别延长了 2 2 %~ 15 5 %、2 7 1%~ 37 7%和 33 2 %~ 10 7 0 % ;B区比对照分别延长了 5 7%~ 18 0 %、32 0 %~ 4 4 1%和 4 6 9%~ 111 3%。添食组小鼠的红血球数量显著高于对照 ,生育能力和寿命没有出现统计水平差异的影响。添食 2 0E增加了小鼠体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黄化症状与真菌种群的相关性,采集茂谷柑的健康和黄化植株的根系及根区土壤样品,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真菌种群。结果发现,所有样品中均以子囊菌门粪壳菌纲为主。在根系样品中,优势科为丛赤壳科,相对丰度均大于50%,感染黄龙病植株(HM1-R)中,地星科的相对丰度位居第二,为22.58%。在根区土壤样品中,除黄化植株2(HM2-S)的优势科为肉座菌科(相对丰度为30.27%)外,其他样品的优势科均为丛赤壳科。球壳菌科在感染黄龙病植株(HM1-S)、接合菌门未明确科在黄化植株3(HM3-S)均为第二优势科,相对丰度分别为12.93%和16.83%。囊球菌门在所有样品中相对丰度均很低,在0-0.28%之间。可见,不同黄化植株根区土壤样品中,优势科有差异。由此推测茂谷柑黄化症状与根区土壤真菌种群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时期的患病脐橙树进行内生菌群结构分析比对,寻找黄龙病相关内生菌,然后利用不同培养基对内生菌进行富集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用于内生菌分离和纯培养。结果表明,5种菌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而增多,分别属于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经筛选后,选取NB果汁培养基和叶片培养基用于5种内生菌的富集、分离纯化和培养。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和抗病害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中的方法能有效的筛选并培养与柑橘黄龙病相关的内生菌,我们的结果将促进对柑橘黄龙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