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温和性猪瘟有的称为非典型猪瘟、慢性猪瘟、隐性型猪瘟。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一种新型猪瘟,其诊断也较为困难。①温和性猪瘟不同于典型猪瘟,表现为发病缓和、致死率低,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变化也有  相似文献   

2.
以猪瘟野毒E2蛋白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猪瘟野毒单抗作为酶标抗体,建立检测猪瘟野毒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猪瘟野毒E2最适包被浓度为0.03μg/mL,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4,酶标猪瘟野毒单抗稀释度为1∶1 000。用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检测369份临床阴性血清,计算阻断率,确定临界值,阻断率>40%为猪瘟野毒抗体阳性,阻断率≤40%为猪瘟野毒抗体阴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84份血清,其中78份为免疫猪瘟疫苗的血清,6份为猪瘟病毒感染血清。结果显示,78份免疫血清均检测为猪瘟野毒抗体阴性,6份猪瘟感染血清均检测为猪瘟野毒抗体阳性。因此可初步判定该方法可用于鉴别诊断猪瘟病毒自然感染动物和C株疫苗免疫动物的血清抗体,并为临床检测猪瘟野毒抗体提供便捷、快速,精准的检测工具,对猪瘟的临床诊断、预防以及猪瘟净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科学防控该病,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动监测的部分数据,详细阐述了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和主要特点,即猪瘟疫情数逐年下降,猪瘟免疫抗体滴度不均,猪瘟病原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型主要为2.1亚群,与其他病原多重感染比较常见等。并据此提出实施猪瘟净化计划、提升疫苗质量、强化猪瘟免疫、加强猪瘟抗体和病原的主动监测力度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猪瘟在甘肃省流行猪群中的发病率为29.39%,病死率为43.67%.监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7%以上,未发病猪群猪瘟病原的检出率为1.52%~ 8.56%,并且从2007年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对猪瘟流行现状、监测结果、猪瘟防控重要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猪瘟流行趋势,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猪瘟全称为古典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以高烧、高出血及高死亡率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猪瘟疾病的流行情况,归纳总结出了我国猪瘟疫情的临床表现。发现当前猪瘟病以温和型、非典型猪瘟为主,而急性猪瘟较少,其发病特点为感染时间和潜伏期长、不受季节影响、免疫无效等特点。针对当前猪瘟病的流行状况,提出5点预防措施,以期有效降低猪瘟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十分重视猪瘟的防控工作,多年来,应用猪瘟疫苗开展了高密度强制免疫工作,在预防和控制猪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较大范围的流行转变为地区性零星散发,出现了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等。本文介绍了猪瘟在甘肃省的流行情况、特点以及今后的防控建议,为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属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猪瘟一旦发生,将给饲养者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应用猪瘟弱毒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注射是防制猪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传染病流行的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猪,也被称为"烂肠瘟".目前尚无有效的猪瘟药物,因此早期诊断猪瘟是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猪瘟的及时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属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猪瘟一旦发生,将给饲养者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应用猪瘟弱毒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注射是防制猪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分布情况,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近期收集的经PCR检测为猪瘟病毒阳性的26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以期为猪场猪瘟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参考。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为26.9%,阴性率为57.7%,可疑率为15.4%,抗体阻断率平均值为28.0%,且78.6%的猪瘟抗体阴性血清阻断率小于10%,即不同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均可检出猪瘟病毒,但猪瘟抗体阻断率小于10%的血清所占比例最大,达42.3%。因此,猪场在日常的猪瘟抗体检测中,如果发现猪瘟抗体阻断率小于10%的猪只所占比例越大,则预示着猪群中猪瘟带毒的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11.
猪瘟(HC)是影响猪健康养殖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弱毒疫苗的普遍使用改变了猪瘟病毒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9,(2)
为了解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瘟野毒感染情况和猪瘟抗体免疫状况,研究分别采用RTPCR、基因测序和阻断ELISA方法对该场36份猪扁桃体样品和102份血样进行了猪瘟病原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群体猪瘟野毒阳性率为8.3%,其毒株基因型属于2.1c亚型;种母猪群猪瘟抗体阳性率91.7%、离散度23%,猪瘟免疫效果理想;仔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0%、离散度46%,猪瘟抗体水平较高但参差不齐。该场通过淘汰野毒感染猪、抗体阴性猪群补打疫苗等综合措施实施猪瘟净化,节本增效,净化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猪瘟(Classical swi ne fever,CSF)在全球多个地区仍在流行,对养猪业带来巨大打击和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猪瘟防控程度较好,疫情态势平稳,偶有散发,但猪瘟的存在不利于健康养殖,影响猪肉市场及品质,因此有必要开展猪瘟净化工作。随着养猪产业不断升级,小散户逐渐退出市场,猪瘟监测技术成熟完善以及政府大力推动动物疫病净化,开展猪瘟净化时机日趋成熟,但猪瘟净化面临着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免疫失败、动物移动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我国猪瘟流行态势与防控现状,猪瘟净化的必要性与策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借鉴欧美猪瘟净化经验,采取猪瘟净化措施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猪瘟净化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急性疾病症状,非洲猪瘟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高烧、内脏器官出血、淋巴结出血等症状,非洲猪瘟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非洲猪瘟的症状与猪瘟较为相似,然而两种病症的病原存在差异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肯尼亚第一次发现非洲猪瘟以后,之后相继在诸多国家发现非洲猪瘟,表现为流行发生的趋势.我国作...  相似文献   

15.
<正>猪瘟(CSF)在欧洲称古典猪瘟,用以区别非洲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或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为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字首缩写词(HCV)混淆,多用经典猪瘟病毒字首缩写词(CSFV)代替猪瘟病毒。猪瘟病毒(CSFV)为核糖核酸(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球状,直径40~50nm,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囊膜,存在于细胞浆内。猪瘟病毒对抗生素类药物无敏感性,对温度、湿度、日光等物理因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王娟萍  张丽 《养猪》2007,(3):57-60
猪瘟,早期在美国称为猪霍乱(Hog cholera,HC),欧洲人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便于与非洲猪瘟相区别。为避免与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的字首缩写词HCV相混淆,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猪瘟全称为古典猪瘟,英文缩写为CSF。猪瘟(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病毒病。2006年被国际兽疫局(OIE)规定为必须通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当前我国猪瘟流行现状,收集整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归纳出我国猪瘟临床特征是以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以及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急性猪瘟病例较少;流行特点是点状散发流行,季节性不明显,持续感染、隐性感染、混合感染和免疫失败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其流行现状,提出降低其发生几率的五点防控措施建议:实行种猪群净化措施、加强免疫监测、加强病原监测、发展规模化养殖和开展野猪猪瘟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后备种猪群猪瘟野毒感染情况和猪瘟抗体免疫状况,研究分别采用荧光抗体技术和阻断ELISA方法对该场825份猪扁桃体样品和82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阳性率为2.06%(17/825),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6.06%(710/825),抗体离散度为33.02%。说明该场后备种猪群的猪瘟免疫情况较理想,猪瘟病毒阳性率较低,并且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较高,但抗体离散度偏高。分析猪瘟抗体水平和感染猪瘟野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无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是否合格,均有可能感染猪瘟野毒,但感染率随着猪瘟抗体阻断率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猪瘟野毒感染情况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某场72份猪扁桃体样和419份血样进行了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场无猪瘟野毒感染;种猪群猪瘟抗体阳性率高于90.3%、离散度低于33.1%,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理想;保育猪猪瘟抗体阳性率仅为79.3%,离散度达到50.4%,抗体水平参差不齐,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猪瘟抗体水平;母猪猪瘟抗体阳性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国区域免疫猪群猪瘟抗体的水平,以便科学地评估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为猪场提供合理的免疫程序,应用ELISA方法,对2016年采集的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猪群的17275份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猪瘟阳性血清13 064份,阳性率为75.62%;各区域猪瘟抗体水平相差不大,但不同饲养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参差不齐,其中种猪群抗体水平较好,商品猪群猪瘟抗体水平高低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