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作为我国庞大却弱势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后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平稳有序合理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有利于解决三农痼疾,又能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分流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意义;农民工作为农民非农就业主渠道对现代化的贡献;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原因;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瓶颈因素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以及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河南,都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回流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就业。通过CES经济增长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及其非农就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产出水平、城市工资、资本价格、农村收入、转移成本、城市失业总人数都会影响农民工回流,且回流农民工更加倾向于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农民工创业意识强烈,并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因而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径。优化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增强创业服务及培训、建立创业孵化及园区等,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河南省农民工就业现状从调研情况看,尽管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河南并未出现农民工大量返乡现象,农民工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有增的态势。一是农民工转移就业总量稳步扩大。据测算,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为2363万人,以此为基数,近年来年均增长95万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7.9%。二是农民工外出平均务工时间延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外出从事当前工作时间2年以上的占56.9%,其中2~5年的人员占35.9%,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5年以上的占21%,比201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平均务工时间稳定在8.6个月。三是农民工劳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越来越快,非正规就业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模式。这种就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但同时,它对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搞好农民工转职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安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状 安阳市通过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素质。打通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效提高了培训农民工的就业程度。据统计,98%的人对农民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满意的,90%的人认为参加培训的农民都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农民工掌握了至少一项职业技能,不但就业容易、稳定,还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必然结果。本研究以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为例,与临近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了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困难,提出了强化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体系、拓宽转移就业的渠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就业援助和服务体系等六项对策,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大规模地实现了跨地区流动就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公布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关情况和对策措施》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农民工的数目已经超过1.3亿,而今年需要就业的有2500万之多。在当前农民工就业最艰难的一年,本文从农民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出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在就业大军中是一支相对弱势的群体,农民工就业的矛盾正在从总量大向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转变。扩大农民工就业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对于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所选635篇关于"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的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主题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城镇化对农民工终身教育的影响、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民工职业发展、就业方向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发展历程上,经历了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民工终身教育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等发展研究;未来研究中,该主题将继续探讨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重要议题与农民工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民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也正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类型也将丰富化.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农民工工作暨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工服务、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未来5年,将对全省15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实现新增转移就业500万人以上。目前,我省有农民工总量700多万,间接影响着2000万农村人口,是实现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全省累计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是全国城乡统筹工作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0%以上,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实施了很多转移农村人口就业的措施,这些措施在转移农村人口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分析农民工与政府在转移农民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试图找到转移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返乡农民工现状及再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农民工输入地调查、农户抽样调查及农业部门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港市返乡农民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领导,搞好指导服务;加大宣传,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岗位;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提高返乡农民工培训质量,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技能;发展农业集约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阐述了劳务派遣模式的由来、特点、优势,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派遣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促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解决生计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构成了农民工们的主要就业渠道。相当时期内,持续增长的就业人口、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非正规就业来解决。政府应引导和推进农民工在城市非正规就业、在人力资源的城乡转化上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6.
十四、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制定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继续组织实施技能扶贫计划,重视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14-117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群体就业代际差异逐渐突显出来,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在发生变化。根据淮安、常州两市调查数据,用就业流动率来衡量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基于代际视角,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对其建立稳健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代际差异明显,升职机会对两代农民工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性别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日,针对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关闭,昭通籍农民工返乡回流逐步增多的实际,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就地安排就业、新辟就业渠道、转移就业地点等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筑“新巢”、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孟宪峰 《新农民》2010,(7):65-65
日前,我省首家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在邯郸揭牌。该中心将为农民工提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权益维护及思想文化、组织管理、政策咨询等8项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一)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