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基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产业扶贫现状的分析,从稳定性、公正性、竞争性、带动性、耦合性等角度来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扶贫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目标一致,均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产业扶贫有积极促进作用,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新思路;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以产业为基本载体,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产业扶贫起到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保障产业利益分配的公平、加强产业益贫带贫效果、加大产业市场连接、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的作用。从保障贫困户权益、加强利益联结、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闻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意见》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意见》提出,要通过促进产业转移、推动输出地产业升级、鼓励输出地资源嫁接输入地市场、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渠道带动返乡创业。《意见》强调要健全基础设施和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公共服务,改善返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现代农业》2010,(2):91-93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农民工提前、集中返乡,农民工返乡呼唤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目前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状况如何?面临哪些困惑?各地应如何因势利导,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多渠道解决农民工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建立常态化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创业农民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是加速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经验对抚顺市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启示。一、背景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创业,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引领了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为广大农村地区就地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截至  相似文献   

5.
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留乡创业就业、振兴乡村经济、助力中部崛起,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品牌推广状况。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品牌推广存在企业自身的问题、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返乡创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应通过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增强品牌推广意识、整合企业的营销推广模式、重视打造品牌的营销网络、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借助新媒体平台、抓住大数据机遇等措施着力解决,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面对的现实问题。影响阜阳市农民工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既有就业机会减少、生活适应困难的打工地推力因素,也有家庭和同乡组织的影响,流出地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就业创业政策等拉力因素。建议阜阳市政府从弱化推力因素(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务工农民的收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强化拉力因素(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返乡政策扶持力度,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返乡就业环境)两方面提高农民工返乡意愿。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辽源市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挖掘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潜能,提升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层次,更好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工返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及返乡后就业、创业的新形势与新情况,对河南省汝阳县王坪村进行了整村全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农民工返乡规模有所扩大,以已婚、高龄人群为主,家庭和个人方面的社会因素是目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因失业或就业问题而返乡的比例有所扩大,但尚未成为返乡的主流,经济下行对农民工返乡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农民工返乡更多是一种被动选择,政策激励引致的主动返乡创业比重很小,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形势不容乐观,近三分之一的返乡农民工处于没有工作的赋闲状态,农业依然是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渠道;虽然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强烈,但资金是阻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因素,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1,(5)
正返乡入乡创业园、基地、集聚区(以下简称返乡入乡创业园)是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等群体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托,是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为破解制约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强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平台支撑,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家科技》2009,(11):45-45
<正>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重庆农商行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继推出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创新品种后,又于近日在该行长寿支行启动农民工小额信用贷款的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加强沟通。积极与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回乡创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红  黄贻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37-2139,2150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社会经济效益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继续沿袭传统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已经对国家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当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准确定位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群体性特征的演变,国家的法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应当因时应事地加以调整,以平等的观念指导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农民进城是工人,回到农村也应是农业工人,这样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杜毅  王孔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10-15710,15772
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不充分。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以及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需求,因此提出应将全体农民工纳入强制性工伤保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分类实施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救助,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从“流空间”视角看加强政府对进城农民工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形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流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成为诸多行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文章分析了"流空间"产生的背景,剖析了"流空间"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进城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了政府应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开展对进城农民工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不仅在城市存在,而且在农村也严重存在。解决农村中的农民工问题,不仅是解决好城市中的农民工问题的客观要求,而且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农民工问题,使城乡劳动力流动既有利于城市发展,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78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我国农民工数量与我国农村家庭主要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民工与我国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存在紧密的正向关系,农民工的增多促进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增多并不会导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减少;农民工数量增多的原因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之间的差额存在显著关系;农村边际劳动力要素机会成本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增多的比较重要原因;家庭经营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总和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丁超  刘晓君  霍现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16-6818,6834
在农民工住房保障方面,基于社会排斥理论,为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住房评价体系,并对已有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进行评价,指出在促进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方面,集中兴建农民工公寓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而分散式建设模式则效果较好,从而在不同视角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1-16003
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基本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农民存在“行路难”问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农民教育供给短缺;二是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水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民工通过政府渠道就业少、遭到城市安居工移的隔离、难以得到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危机。为了切实缓解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了完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化;二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为先导,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背景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城乡统筹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工进城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互促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又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针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参保率低、覆盖面小、项目少、转续难、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及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艳芳  李庆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22-7524,7526
对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文化的互动传播中的双向传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通过其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束缚下的农村社会,然而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和大众传媒环境的制约,其传播与接收具有一定的混杂性、低层次性和不均衡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协调管理职能、大众传媒的引领建构作用以及提升农民工的大众传媒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