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言 Robertson氏首先以凝集反应和凝集素吸收试验的方法,将腐败梭菌分为四个血清学类型。后来Felix和Robertson二氏证明,腐败梭菌具有“O”及“H”两种抗原,并指出Robertson氏的早期试验是属于“H”抗原的反应。Henderson氏在进行腐败梭菌“O”抗原分析的同时,又曾用代表Robertson氏四型的四株细菌,再度进行了交叉“H”凝  相似文献   

2.
以自东北地区分离的8株大豆慢生根瘤菌为供试菌用交叉凝集反应比较了它们与目前国内外已报道 的15株大豆慢生根瘤菌标准血清型菌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93H10F5和HJ15不与供试标准血清型菌株发生交叉凝集瓜在,分别命名为O14和O15血清型,(2)菌株HJ19、HJ28、93F42与标准血甭型菌株USDA94有交叉凝集反应,进一步的抗原吸收试验结果表明:HJ19和HJ28的抗原组成完全相同,命名为O3bxl血清亚型;USDA94仅与HJ19有交叉反应,命名为O3ab血清亚型,93F42也与HJ19有部分共同抗原,命名为O3de血清亚型。(3)菌株93HA8与标准血清型菌株USDA135有部分共同抗原,分别命名为O12bc和O12ab血清亚型,(4)标准菌株USDA127、USDA129与USDA123有交叉凝集反应,抗原吸收试验分别将其细分为O12bc和O12ab血甭亚型。(4)标准菌株USDA127、USDA129与USDA123有交叉凝集反应,抗原吸收试验分别将其细分为O10ab。O10de和O10xxl等3个血清亚型。(5)将USDA的10个标准菌株重新命名为O1,O2,O4,O5,O6,O7,O8,O9,O11和O13血清型。  相似文献   

3.
对从陕西省主要养鸡地区病死鸡及鸡胚中分离的致病性禽源大肠杆菌,用SDS-PAGE进行Omp分型。采用不同浓度溶菌酶作用不同时间裂解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在高渗平板上再生培养;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结合Omp型分析,选择具有交叉耐药且Omp型不同的菌株,利用PEG诱导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含双抗的高渗平板上筛选融合株,对不同代次的融合株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Omp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融合菌株染色镜检和生化特性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75%融合子可凝集2亲本的O抗原,25%凝集其中1个亲本的O抗原;外膜蛋白型表现为1个或2个亲本的带型,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经稳定性检验证明其为遗传学上稳定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杆菌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血清型致病菌株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败血症、心包炎、肺炎、肝周炎、脐带炎、大肠杆菌肉芽肿、腹膜炎、卵黄性腹膜炎、泄殖腔炎、关节炎、滑膜炎、气囊炎、全眼球炎、脑炎、肿头综合症等疾病。以O1、O2、O35、O36和O78血清型最常见,以O8、O15、O13、O11、O22致病性大肠杆菌较少见,目前,发现有173个O型抗原、74个K型抗原、53个H型抗原、17个E型抗原。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发表的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H基因序列,以产1型菌毛菌株MG2(O11)、YR5(O78)、MG12(O18)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H基因进行扩增并与国外同源菌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核酸同源性分别为97.8%、99.7%、97.8%,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8.7%、99.3%、98.0%。运用DNA-STAR软件对fimH蛋白抗原决定簇进行预测分析,发现它们的抗原决定簇基本相似,这说明fimH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并未对fimH蛋白的抗原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小麦叶锈菌小种2号和3号的4—6个菌株,对26—27个小麦品种进行接种试验,其致病力都不相同。用同一套鉴别寄主鉴定为同一的小种在鉴别寄主外另加品种,就可以把命名为同一的小种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生理型”。我组根据东方红3号、丰产3号、白蚰包、阿夫4个品种所鉴定的小种15和16,在上述4个品种的基础上再加上太山4号、洛夫林10号、6068、IRN66—331和Redman 5个品种,可将小种15的26个菌株分为10个类型,将小种16的121的菌株分为17个类型,如在以上的基础上再加6个品种又可将小种15的24个菌株划分为21个类型和将小种16的118个菌株划分为84个类型。所用的品种越多,划分的“生理型”也越多。证明了用有限的鉴别寄主鉴定为同一的小种其致病力不一定相同。也就是同小种的致病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引起的疾病总称。 一、病原学 大肠埃希氏杆菌是中等大小杆菌,其大小为1~3微米×0.5~0.7微米,有鞭毛,无芽胞,有的菌株可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在170种O型抗原血清型中1/2左右对禽有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个血清型。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等极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法】 从北疆主要植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利用大丽轮枝菌特异引物VDS-F/VDS-R、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D1/D2、非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ND1/ND2对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根据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在单个条田中所占的比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选取18个代表菌株对其在PDA上的培养特性及对棉花的致病力分析。【结果】 从北疆棉田病株上分离到644个大丽轮枝菌菌株,67.5%的菌株为落叶型菌系,27.8%为非落叶型菌系,4.7%菌株不能归类,供试菌株的致病类型存在分化,其中以落叶型菌系为主要致病类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单一落叶型菌株发生的地块最多,其次是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发生地块,田间以落叶型菌株为优势菌株的地块占70.1%,落叶型菌系为田间地块的主要致病类型。18个代表性菌株形成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3种菌落类型,菌核型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进一步分化形成3种不同的类型。对棉花感病品种的致病力进行测定,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普遍高于非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非落叶型菌株中也有病指很高的菌株,北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结论】 北疆棉田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其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9.
从河北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鸡场分离到29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特性。以该菌株为抗原研制了自家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鸡疫苗在免疫后3周到9个月内对大肠杆菌的攻击获得全部保护。疫苗40℃保存15个月,其免疫效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从江苏、上海、北京的七个县十一个患有新生仔猪腹泻的猪场分离到的225个大肠杆菌株中,有127个菌株能在0℃下对豚鼠红血球呈现m.r.e.血凝反应。随猪场不同,它们分属于5个O抗原型,用它们的OK血清和新鲜菌液作交叉凝集反应,表明它们都含有一个共同的K抗原。从这些菌株得到的表面m.r.e.血凝素提取物,在琼脂扩散沉淀反应中均能与这些OK血清形成一条共同的沉淀线。在所试的36个标准O抗原菌株中,有三个呈m.r.e反应阳性,凝集反应和琼扩反应也证明它们与上述病原菌株具有一种共同的K抗原和m.r.e.血凝素抗原。其中44752株的自发突变株在失去m.r.e.血凝活性的同时,也不再能与其它菌的OK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反应,表明这种m.r.e.血凝素就是那个共同的K抗原。一系列试验表明,这种m.r.e.血凝素在对培养温度的依赖性、等电点沉淀及水溶性,颗粒大小、血凝性和抗原性等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方面均与Stirm和φrskov等确定的大肠杆菌表面K_(88)抗原相一致。在体外试验中,这些m.r.e.阳性菌株能吸着于2~3日龄仔猪小肠前段上皮细胞上,表明它们确系K_(88)~ 大肠杆菌。在仔猪结扎肠试验中,它们具有肠道病原性,引起肠扩张,证明它们确系仔猪黄痢的致病菌。从仔猪水肿病、仔猪白痢、羔羊大肠杆菌病及拉痢幼兔分离到的大肠菌株均呈m.r.e.反应阴性。由此表明,对豚鼠红血球的m.r.e.血凝反应在鉴定黄痢致病菌株方面是特异性的。本文证明了,在没有标准K_(88)单因子血清的条件下,用m.r.e.血凝反应从国内流行菌株中筛选和鉴定K_(88)~ 大肠菌株是可行的,并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应用。用m.r.e血凝反应还可以从己知K_(88)~ 菌株中发现K_(88)抗原方面的变异性。对来自江苏、上海、北京七个县十一个猪场的菌株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猪场的仔猪黄痢都是由K_(88)~ 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国内引起黄痢的K_(88)~ 菌株中,至少有4个O抗原类型,其中以O_(60)在江苏、上海一带最常见。O_(60)型乃是国外尚未报道的含K_(88)的O抗原类型。自从φrskov et. al.(1961)在对仔猪有肠病原性的大肠杆菌中发现K_(88)抗原以来,许多学者陆续证明,从不同国家和地区黄痢仔猪分离到的病原性大肠杆菌,虽然可能具有不同的O、K、H抗原结构,但它们中大多数部含有一个共同的表面K_(88)抗原。一系列研究表明,K_(88)抗原是一种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吸着素,它与细菌在小肠前段的定居力有关。根据这些研究,英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实验性疫苗,它是用提取浓缩的K_(88)抗原加到不同大肠杆菌株的混合液中制成的,该苗给妊娠母猪皮下注射后,可通过初乳为仔猪提供被动免疫,显著降低新生仔猪腹泻(即我国的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对K_(88)~ 大肠杆菌在仔猪黄痢的发病中究竟起多大作用,尚没有详细研究。在没有标准K_(88)单因子血清的条件下,本文探索了应用对豚鼠红血球的m.r.e.血凝反应从国内黄痢流行菌株中筛选和鉴定K_(88)~ 大肠杆菌的可能性,并根据它对肠上皮细胞的吸着性、抗原性及K_(88)抗原的一些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试验方法,以弄清K_(88)~ 大肠杆菌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黄痢防治的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苏芸金杆菌的分类鉴定中,H-型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对于苏芸金杆菌O-抗原的血清学研究还不多,但却逐渐受到重视,Yasutaka等在Ohba和Aizawa工作的基础上,对属于17个H-型的23个苏芸金杆菌菌株进行O-抗原的研究,并将这23个菌株分为13个类群。我们利用OH-抗血清与O-抗原的凝集和交叉凝集实验,曾对苏芸金杆菌的部分菌株进行过O-抗原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对苏芸金杆菌的O-抗原作较系统的研究。本文将报道用热稳定性体抗原(O-抗原)的凝集实验,研究苏芸金杆菌的系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3个不同血清型鸡源大肠杆菌YR10(O18)、MG10(O11)及GL7(O78)与人源大肠杆菌(pSH2)Ⅰ型菌毛蛋白结构基因(pilA)序列、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及抗原决定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鸡源与人源大肠杆菌结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GL7(O78)对pSH2为88.9%;YR10(O18)对pSH2为92.3%;MG10(O11)对pSH2为98.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GL7(O78)对pSH2为90.2%;YR10(O18)对pSH2为95.1%;MG10(O11)对pSH2为98.9%。可见,3个菌株Ⅰ型菌毛蛋白的二级结构及抗原表位与人源存在较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大丽轮枝菌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对从陕西采集的67株菌株、矿物油室温保藏的24株菌株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提供的5个大丽轮枝菌进行落叶型与非落叶型分子鉴定,以明确陕西是否存在落叶型菌株,掌握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67株陕西菌株中有21株落叶型菌株,46株非落叶型菌株,落叶型菌株的比率为31.3%;其余29株菌株中14株为非落叶型菌株,5株为落叶型菌株,9株未产生特异性条带,1株用两对引物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采用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接种冀棉11进行致病性测定,以了解落叶型菌株和非落叶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结果显示,21株落叶型菌株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0.5,是19株非落叶型菌株病情指数(17.9)的2.3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和鉴定猪链球菌3个保护性抗原GAPDH、MRP、DLDH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表位串联方案,研究重组串联表位蛋白(简称GMD蛋白)免疫小鼠后对猪链球菌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筛选,并将表位串联并构建重组质粒pET28a-GMD,诱导表达且纯化后将GMD蛋白配合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并评价该蛋白对2型猪链球菌的免疫保护效力。发现经SDS-PAGE鉴定该重组蛋白大小为43.3 kDa;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针对猪链球菌HA9801菌株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102 400,GMD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可达90%。上述结果表明面对猪链球菌HA9801菌株的攻击,GMD蛋白可以为机体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本研究结果为猪链球菌新型表位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江西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和致病力,对来自江西省15个棉黄萎病代表菌株在PDA上培养特性进行观察,采用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测定菌株致病力。根据菌株培养2周后产生的微菌核多少,将15个菌株分为菌核型和中间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无菌丝型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5个菌株的致病力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3.3%、66.7%。江西棉花黄萎病菌株以弱致病力菌株为主,但存在一定分化。  相似文献   

16.
江西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西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和致病力,对来自江西省15个棉黄萎病代表菌株在PDA上培养特性进行观察,采用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测定菌株致病力。根据菌株培养2周后产生的微菌核多少,将15个菌株分为菌核型和中间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无菌丝型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5个菌株的致病力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3.3%、66.7%。江西棉花黄萎病菌株以弱致病力菌株为主,但存在一定分化。  相似文献   

17.
对2008年至2009年采自江苏省大丰市植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面的研究.依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数量,将菌株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86.4%,菌丝型占9.1%,中间型占4.5%.采用已报道的落叶型与非落叶型的特异性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致病类型的检测发现,落叶型菌株占81.8%,非落叶型菌株仅占18.2%.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大丰市植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甚至在同一田块所分离的菌株也存在致病力的差异分化.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抗原与病原间互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U.Oryzas)的41个菌株,对9个水稻品种作抗病性鉴定。利用Tai氏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估测和分析各供试品种及病原菌株遗传型稳定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抗原品种与病原菌株之间存在很显著的互作。根据平均病级及抗病性稳定性程度,把水稻品种划分为8个类型,还根据致病力的强弱及致病性的稳定性的程度,把病原菌株划分为6个类群。本文对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中的“标准鉴别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提出初步意见。还从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一套具有稳定致病力的鉴别菌株。  相似文献   

19.
应用鸟枪法扩增了一株从水肿病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到的O混合血清型(O139,142,26)大肠杆菌的O-抗原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O-抗原基因长度为11 771 bp。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10个开放阅读框架及功能基因种类。经与发表的大肠杆菌O139、O26和O142的O-抗原基因序列及O-抗原糖基链的结构进行比对,进化树分析,跨膜蛋白的结构分析以及对乳糖前体(Glc)添加乙酰基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O混合血清型大肠杆菌的O-抗原基因与大肠杆菌O139的O-抗原基因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FC株猪源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柔毛粘着素的部分特性。在抵抗甘露糖的血凝试验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上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活性,且抗K_(88)和K_(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羊红细胞的血凝。在体外小肠上皮细胞吸附试验中,本菌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有强烈的吸附能力。FC株茵的O抗原为101。K_(88)、987p两种抗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而K_(99)抗血清可凝集。不过,经O_(101)和K_(99)两种抗原吸收后的FC抗血清仍能凝集F_(41)~+和K_(99)~+;F_(41)~+的两个标准菌株。这表明,FC菌株是一株具有K_(99)和F_(41)两种粘着素抗原的猪源性肠毒素性大肠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