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夏灌区春小麦更替品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田间条件下,对解放以来宁夏灌区春小麦四次更新品种的旗叶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表明,与地方品种相比,现代育成品种的光合午休现象明显减轻。宁春4号孕穗期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白秃子开花期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其他品种的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孕穗期出现在11:00和16:00,开花期出现在12:00和14:00。所有品种上午的光合速率均高于下午。平均来看,育成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均值稍有提高,而叶面积显著提高,表明育成品种增加了对光能的捕获,抵抗强光伤害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棉花打顶后主茎叶衰老的生理机制及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2010-2011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调节剂与对照对常规棉国欣3号与杂交棉国欣8号打顶后棉花主茎倒2叶衰老生理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调节剂(棉太金、DPC片剂、DPC粉剂)处理较对照增加了2品种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2品种盛花期至初絮期单株棉花光合速率,尤其在盛花期较为明显;显著提高了2品种的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的POD活性,提高了国欣3号吐絮前与国欣8号吐絮后主茎叶SOD活性,而对CAT活性影响不明显;2品种主茎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在吐絮前有所提高及在吐絮后明显提高,明显降低了2品种初絮期的活性氧最高峰值与MDA含量,提高了吐絮中后期单株绿叶数;增加了2年2品种的籽棉总产量,显著提高了2010年国欣3号与2年内国欣8号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提高了2年国欣3号马克隆值;增加了2品种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此时期的单株光合速率,增加了吐絮中后期单株绿叶数,延长了后期光合时间,增加了霜前花率、平均铃重及籽棉总产量,且优化了部分籽棉品质。  相似文献   

3.
棉花不同栽培种的光合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边江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52-1054
对海岛棉海7124、亚洲棉金华中棉、非洲棉红心棉和陆地棉苏12这4个棉花栽培种的光合参数和叶片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棉花不同栽培种不同叶位叶的光合和荧光参数变化较大,海7124用倒10叶,金华中棉和红心棉用倒5叶,苏12用倒4叶做光合指标测定,可反映不同栽培种的光合特性。进一步考查光合、光量子效率、Fv/Fm和qp有关指标,都表现为海7124>苏12>金华中棉>红心棉,说明海7124具有高光效的特点,这为棉花的高光效杂交育种及生理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选用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复配型2种化学打顶剂,研究田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特征、冠层结构、群体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和主推品种(系)(中棉所50、45-21)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常规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株高、株宽、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冠层不同部位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化学打顶技术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的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且喷药后生长量较大;株宽显著小于人工打顶处理,喷药后横向生长被明显抑制。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出苗后115 d)仍维持较高的值,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上、中部透光率较高,生育后期冠层下部漏光损失较小。化学打顶的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仍维持在16.04 μmol·m-2·s-1以上,较人工打顶的棉花高出14.35%-3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群体呼吸速率在达到峰值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峰值后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无显著差异;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总光合速率的比率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化学打顶的棉花单株结铃多,其中氟节胺处理棉花产量高于人工打顶。【结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具有塑造株型、调节棉花冠层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棉花冠层上、中部透光率大,改善了冠层中下部光环境,保证了冠层各部位均匀的光分布。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增加了光合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且高值持续时间长,延长了光合时间,保证了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及长的光合功能持续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CO2浓度升高与施氮对棉花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对其的响应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开放系统中,利用半封闭开顶式气室,采用裂区设计的方法,设置主区为CO2浓度,副区为不同氮肥水平,在棉花进入盛花期每天12:00 ~ 15:00释放CO2气体,连续20 d,研究测定此状态下棉花倒四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结果]CO2浓度增加0.5倍使棉花盛花期倒四叶光合速率在450 kg/hm2施氮量时增幅最大,达121.1;,在不施氮时增幅较小,为47.2;,在150和300 kg/hm2氮水平时反而减小;增加氮肥施入与CO2浓度增加0.5倍对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浓度倍增会使其降低;CO2浓度升高与增施氮肥对棉花花后干物质积累有正向效应;单铃重和籽棉产量CO2浓度升高处理均高于本底浓度处理,最大增加0.3g和增产428.6 kg/hm2 (P< 0.05),增幅为6;和6.6;,且在0 ~ 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单株结铃呈增加趋势,同时CO2浓度升高使衣分显著下降,但增加氮肥施入可使其改善.[结论]CO2浓度适当升高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棉花盛花期倒四叶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速率提高,进而对棉花花后干物质积累产生正向效应,且同时使单株结铃呈增加趋势,并显著提高单铃重及籽棉产量;但高CO2浓度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并使光合速率下降,同时降低衣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7.
棉花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棉花品种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倒1叶的光合速率最高.但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水分和气孔开闭的影响更明显;而倒4叶虽然光合速率略低,但受气孔和水分的影响并不显著;倒7叶和倒9叶由于冠层和光照的关系,光合速率太低,不能作为测量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学打顶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不同部位棉铃物质积累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为棉花优质高产提供基础。【方法】以新陆中70号和新陆中82号为材料,设置2种化学打顶药剂,人工打顶为对照。【结果】在喷施药剂10 d后,化学打顶处理的主茎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较人工打顶高,中上部叶片SPAD值化学打顶处理高于人工打顶处理,而新陆中82号下部叶片SPAD值表现为化学打顶低于人工打顶;新陆中70号积累量大于新陆中82号,但积累速率小于新陆中82号;化学打顶处理的全铃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前2个花期促进后期棉铃的物质积累,2个品种分别是发育35和28 d后,而7月21日开花期促进是前期棉铃的物质积累,分别是发育28和21 d内;化学打顶处理的前2个开花期的增长特征值时间较人工打顶处理的有所推迟或增加,而7月21日开花期表现为化学打顶处理较人工打顶均有前移和增加,最大增长速率均表现为化学打顶处理大于人工打顶处理。【结论】化学打顶可以提高棉花主茎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加速棉铃物质积累速率,有利于棉铃集中吐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谷子的主要生理性状。结果表明 :叶片和叶鞘的叶绿素含量以高肥、稀植含量高 ;生育时期以灌浆期含量高 ;单叶以剑叶、倒 2叶含量高。有效光合速率以开花期最大 ,剑叶光合速率最高。蒸腾速率表现为开花期最大 ,单叶以倒 2叶最大。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2 浓度以抽穗期值较大 ,倒 2叶值最大。有效光合速率与千粒重、成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与穗码数关系密切 ,细胞间隙CO2 浓度与成粒重呈显著正相关。14 C代谢表明 ,植株各器官均有同化能力 ,叶片光合功能最强 ,同化物运往子粒最多 ,说明子粒是储存中心 ,而且在子粒形成期谷子具有“顶端定向供应”的特点。14 C同化物从叶片输出最多 ,叶鞘在抽穗期以储存为主 ,灌浆期大量输出达 97 2 5%。  相似文献   

10.
互叶白千层幼苗光合日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昭展  梁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78-10479
[目的]为改进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株互叶白千层扦插苗上的健康功能叶片作为测定对象,用TPS-1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同步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10: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1个峰值44.00μmol/(m2·S),初步确定其光饱和点为1900.00μmol/(m2·S)左右。14:00,光合有效辐射达最高值2000.00μmol/(m2·s)。16: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2个峰值4.05μmol/(m2·s)。16:00,空气CO2浓度降至最低值。11:00,叶片气孔导度迭峰值800.00mmol/(m2·s)。12:00,蒸腾速率达峰值。8:00,水分利用率最高。[结论]互叶白千层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空气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几种激素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激素对棉花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生育关键时期,一次性喷施适当剂量的化学药剂,可以塑造预期株型,改变封行时期和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如何快速有效的鉴定黄萎病菌已成为植物病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该病原菌鉴定技术的现状,并对未来新鉴定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从事黄萎病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3.
对大田生长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和海岛棉(G.bardadense L.)7个品种的纤维分化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各供试品种首先在珠柄顶部突起纤维细胞,后在合点区和腰区,最后在珠孔区。纤维突起的时间和开花当天的 F/E 值(胚珠上纤维细胞数与胚珠表皮细胞总数的比值)因种和品种而异,纤维开始突起的时间与铃期有关。温度影响纤维的分化并最终影响单粒种子上的纤维量,纤维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14.
对大田生长的陆地棉(G.hirsutum L.)和海岛棉(G.barbadense L.)8个品种的纤维伸长、次生壁加厚及成熟纤维的品质的研究表明:纤维的伸长符合方程 Y=a_0+a_1x+…+a_5x~5。北农-1在开花后14d 纤维伸长最快,到24d 停止伸长;海7124在开花后12d 伸长最快,到25d 停止伸长;8763依在开花后18d 伸长最快,到36d 停止伸长。纤维的伸长与次生壁加厚相重叠,8763依和海7124的重叠程度比北农-1大。品种间纤维品质差异的原因在于纤维发育上的不同。与品质关系最大的纤维发育特征是纤维快速伸长期的长短,纤维伸长与次生壁加厚的重叠程度。  相似文献   

15.
苏棉 17号系中早熟型新杂种棉 ,产籽棉 3 373.9~ 3 72 9.9kg/hm2 ,皮棉 14 92 .9~ 15 2 7.0kg/hm2 ,比泗棉 3号增产 11.10 %和 10 .6 9%~ 7.2 3%。高抗枯萎病。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施用生物炭对灰漠土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生物炭作为一类富含碳、高度芳香化和稳定性高的有机物质,是改良农业土壤,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施用生物炭对灰漠土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 450℃ 炭化 1 h 的棉秆炭为试材,研究添加耕层土重的 0、1.5% (1.5Bc) 、3.0% (3.0Bc) 、6.0% (6.0Bc)棉秆炭对灰漠土土壤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 添加棉秆炭对全量养分影响不明显,但提高了灰漠土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相比对照CK处理增加在31.27%~44.10%和36.4%~98.5% (P<0.05),比NPK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了29.4%~88.3%;CEC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棉秆炭的添加,降低了土壤的pH值,1.5Bc添加量降低更明显,降低了0.13个单位;另外添加棉秆炭显著提高了棉花的产量,比对照CK增加7.9%~21.3%,而NPKM比CK增产12.4%;也提高了对棉花茎粗、株高及生物量等的影响,但不显著(P>0.05)。【结论】 棉秆炭的添加提高了阳离子交换性能,增加了土壤肥力,有利于新疆灰漠土土壤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棉蚜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室内比较了棉蚜在单价转基因棉(导入Bt致毒基因)、双价转基因棉(导入Bt致毒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常规棉上连续饲养时各代种群的增长,同时比较了3个棉花品种上第14代棉蚜体型。结果表明,在连续17代饲养中,仅在第11代,取食双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净增殖率显著低于常规棉(P<0 05),而取食单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则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无差异,其余各代次品种间无差别;内禀增长率差异不同于净增殖率,在第8代,取食单价转基因棉棉蚜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而取食双价转基因棉棉蚜则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无差异,其余代次均无显著差异。各品取食棉蚜寿命也仅在第8代出现差别,表现为转基因棉上棉蚜寿命显著短于常规棉(P<0 05)。各品种上第14代棉蚜头宽、体宽和体长均无显著差异,而腹管长存在差异,其中取食单价转基因棉的棉蚜腹管显著短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而取食双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则显著长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  相似文献   

18.
将深棕色棉品种与白色棉杂交,观察F1代和自交F2代棉纤维的颜色表现,并且测定了各世代植株棉纤维中的色素含量。杂交F1代棉纤维的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自交F2代可以分为3类:深棕色类型、中棕色类型和白色,F2代深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接近亲本棕色类型,F2代中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与F1代较一致,F2代3种类型经过卡平方检验符合1:2:1的比数(p>0.05),所以棉纤维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讨论了质量性状与"修饰基因"的关系,有助于天然彩色棉的品种选育和新色彩品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棉花产业是新疆农村居民家庭农业收入和新疆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份。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新疆棉花产业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得出在当前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产已经较高的水平下,再提高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已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结合当前新疆棉花生产中出现的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结构单一和棉花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棉花产业布局,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棉花风险保障体系与保障棉农利益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邯棉646是以高产、优质品系邯4104为母本,高产、优质、抗虫品系邯郸109后代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棉铃虫、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