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黑龙江北安某灌渠区沉积粘土配制水泥土,稻壳粉掺量分别取0%、1.5%、4.5%、7.5%,养护龄期取3、9、14、28 d,通过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不同稻壳粉掺量,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固定水泥掺量后,不同龄期、不同稻壳粉掺入量与圆柱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对该地区水泥土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对废旧轮胎橡胶粉碎料作为添加成分取代部分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制备了多组不同橡胶粒径和掺量的橡胶混凝土试件;试件采用的橡胶分别为胶粉和胶粒,掺量为细骨料体积的0,20%,40%,60%,80%和100%,以考查橡胶粒径和掺量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均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密度小、韧性好、抗裂性能强、变形能力大等传统混凝土难以企及的卓越性能.  相似文献   

3.
当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由于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良好粘结作用,使混凝土孔隙率减少,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随之提高.本文研究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影响,当钢纤维掺量达到1.4%时,增幅最大,抗压强度的增长幅度最高达到27.6%,抗拉强度的增长幅度达到33.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7 d和28 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水胶比、粉煤灰、纤维和引气剂;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7 d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但对后期强度贡献较大;粉煤灰掺量为15%和30%时都...  相似文献   

5.
以水泥、粉煤灰、陶粒、细砂、耐碱玻璃纤维和动物发泡剂为原料,制作干密度等级为B08级的泡沫混凝土试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水胶比、粉煤灰取代量、陶粒与细砂掺量以及泡沫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吸水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各物料掺量范围。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各物料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配合比为A1B1C2D1:水胶比为0.35,粉煤灰取代量为5%,陶粒掺量为15%,细砂掺量为10%,发泡剂掺量为3%。最后在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加耐碱玻璃纤维,测定其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激发剂掺量、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掺入20g/kg的石膏激发剂和35g/kg的HA早强减水剂,即使粉煤灰掺量达到600g/kg,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能达到C15~C20,抗渗等级可达到W4以上,满足渠道衬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这表明,在渠道衬砌中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材源广、性能优和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提高作用,对劈拉强度则有提高,但也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  相似文献   

8.
梁世君  许立宏  曹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40-142,15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粒径与CMC掺量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内,A组(5~1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05%掺量CMC)、B组(10~2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1%掺量CMC)和C组(20~4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15%掺量CMC)TP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0.919g·m-3·d-1、0.722g·m-3·d-1和0.600g·m-3·d-1;TN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5.756g·m-3·d-1、5.912g·m-3·d-1和5.949g·m-3·d-1;COD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52.726g·m-3·d-1、53.710g·m-3·d-1和53.704g·m-3·d-1.说明生态混凝土净化污水的能力受粒径与CMC掺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龚平 《长江大学学报》2013,(11):106-108
试验研究了骨料种类、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比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还是卵石型陶粒混凝土其比强度均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较同配比的卵石型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要高;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逐渐降低,在粉煤灰掺量超过15%后,其比强度下降较快,故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15%;掺入硅灰后,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和比强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建筑垃圾和尾矿的排放量,本文分别将粉煤灰和废弃混凝土加工后加入胶凝材料和粗骨料,制备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方法研究其立方体单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坍落度力学特性,分析粉煤灰和再生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适量的粉煤灰添加有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趋势不显著;3)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分别与粉煤灰和再生骨料掺量呈指数增长和线性减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集中二者优点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运而生,其在公园道路、绿化工程及护坡护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水灰比和粒径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结果表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随着粒径的增大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增加,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水灰比则要与骨料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薄厚均匀的砂浆层,这样才可以同时满足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通过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透水混凝土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粒径下的性能指标变化情况,得出了透水系数和28d抗压强度较好时所对应的粒径和水灰比。。  相似文献   

12.
为了生产出质量高且能耗低的生物质颗粒,需要深入研究成型参数和成型颗粒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水稻秸秆进行冷压成型试验,以松弛密度这一物理性能指标为评判标准,研究成型压力、原料粒度和含水率三个因素对成型燃料质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分析三因素对松弛密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得到水稻秸秆冷压成型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为168 MPa,含水率21%,粒径0~0.2 mm。此条件下松弛密度达到1.327 g/cm3。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在8度地震区的受力变形性能,通过对C45细石混凝土27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15块棱柱体抗压强度试块、6块弹性模量试块以及2块应力-应变全曲线试块的试验,分析了立方体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C45细石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为0.68;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理论计算值相比,其弹性模量试验值较大,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点应变以及极限压应变较小。最后,提出了C45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和简化三直线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常用饲料添加剂载体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较常用的饲料添加剂载体碳酸钙、谷壳粉、海泡石粉作为研究对象 ,以乳酸乙酯为吸附质 ,分别得出了上述 3种载体的吸附等温式 :Q =6 .6 9× 1 0 0 C0 .2 92 2 、Q =1 .90×1 0 2 C0 .51 0 5和Q =1 .6 5× 1 0 2 C0 .1 2 59。谷壳粉的吸附能力随其水份含量的升高呈现倒“V”型变化 ;碳酸钙的吸附能力随水份含量升高而趋于增强 ;海泡石的吸附能力与水份含量成反比。并提出了水份影响载体吸附性能的“媒介作用”和“释放作用”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根据立体绿化环境特点,旨在研制出适用于立体绿化墙面和屋面绿化施工用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并筛选出抗逆性强的植物。结果表明,水泥的理化性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当水灰比在0.25、集灰比为3∶1、碎石作为粗集料,可以制得有效孔隙率大于20%并且抗压和抗折强度较高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研究发现,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与集料尺寸大小成反比,随着集料尺寸的增大,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都随之降低。通过植生试验发现,垂盆草与佛甲草在植被砖上长势较好,盖度高且抗逆性强。研制出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已成功应用于立体绿化中,具有快捷、低成本的特性,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脲醛树脂稻壳板平面抗拉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脲醛树脂压制的稻壳板主要问题是平面抗拉强度低。从组成脲醛树脂的成分、树脂特性、增强剂及固化剂等几方面研究了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稻壳特点的脲醛树脂并在适当增强剂和固化剂的配合下,可大幅度提高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即使施加较抵的胶量,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仍然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选取砂率、水灰比及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变量,在保障秸秆灰分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的条件下,采用稳态平板导热仪测试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秸秆灰分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油菜秸秆灰分后,导热系数比不掺秸秆灰分的混凝土试件的降低6.8%~21.0%,秸秆灰分的掺量越多,保温性能越好。当水灰比为0.52、秸秆灰分掺量为5%、砂率为30%时,油菜秸杆灰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22.8 MPa,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铅镉迁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不同特性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典型重金属铅(Pb)和镉(Cd)迁移累积的影响,分别选择花生壳、水稻壳、小麦秸秆、椰壳及生物燃气副产物5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及不同粒径椰壳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进行多茬蔬菜盆栽试验,研究各茬蔬菜可食用部位生物量及Pb和Cd累积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加均可不同程度提升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除小麦秸秆生物炭外,其余4种生物炭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Pb和Cd及蔬菜可食用部位Pb和Cd累积量,并对蔬菜有明显促生长效果。生物炭粒径越小对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的降低、蔬菜生长的促进及蔬菜Pb和Cd累积量的降低作用越显著。蔬菜生长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及CE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蔬菜Pb和Cd累积量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则与土壤pH、有机碳及CE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连续3茬蔬菜轮作后,80~120目椰壳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水稻壳生物炭及生物燃气副产物生物炭仍对Pb和Cd复合污染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可通过改变土壤pH、CEC、有机碳等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产生钝化作用,显著促进蔬菜的生长并可消减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