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采用水稻移栽前10 d秧田期药剂处理,研究了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脱落酸对水稻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15 d,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r/kg处理.秧苗分蘖数平均比清水对照增加15.63%、17.52%和15.78%;脱落酸1.0 mg/kg处理分蘖数增加5.38%.水稻移栽后30 d.脱落酸·吲哚丁酸上述3种浓度处理秧苗分蘖数依次增加8.88%、10.63%和9.16%;脱落酸处理增加0.87%.水稻成熟期调查,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和脱落酸处理.有效穗、结实数均比清水对照有所提高.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e/kg处理和脱落酸1.0mg,/kg处理,水稻实收产量顺次比清水对照增产4.95%、6.03%、9.35%和5.89%.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处理和脱落酸处理.稻米垩百度、蛋白质等质量指标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赵桂东  李茹  王宏宝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25-125,128
25%噻·异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可湿性粉剂1.500~2.250kg/hm^2剂量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桃生长的不同时期,应用20%敌畏·氰戊乳油以施药剂量200mg/L进行消解动态试验,敌敌畏的消解半衰期为1.0—1.3d,氰戊菊酯的消解半衰期为4.1~4.6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剂量(100mg/L)和高剂量(200mg/L)使用2次和3次,在桃收获前7d或14d,敌敌畏残留量为未检出(〈0.01mg/kg)~0.023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为0.010~0.066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上按推荐剂量(100mg/L)喷雾使用,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不小于7d,MRL推荐值为敌敌畏0.2mg/kg,氰戊菊酯为0.2mg/kg。  相似文献   

4.
0.8%福.甲霜粉剂防治水稻苗床立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8%福·甲霜粉剂对水稻苗床立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壮秧作用较为显著,可在黑龙江省水稻旱育苗苗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0.1mg/kg和O.3mg/kg ABA浸种24h和36h,以清水浸种作对照,研究了ABA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处理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浸种36h、ABA浓度为0.1mg/kg和0.3mg/kg的处理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9.5%和19.5%,ABA浸种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对照高9.9%。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获得更为有效的水稻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mL/hm^2、300mL/h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69%与71.37%,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10.4^和12.4%,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平均防效(71.52%)及增产率(13.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可作为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7.
经室内毒力测定,吡蚜酮、异丙威以1:2配比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高毒力,共毒系数最大达到166.55,LC50为11.01mg/L,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30%吡蚜·异丙威WP20、30、40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78%;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WP20g/667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mL/667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期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20~30g/667m^2。  相似文献   

8.
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中Hg、Cu、Zn、Cd、Pb、Cr、As、Se等重金属(类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为(0.35±0.17)mg/kg,Cu为(65.86±11.33)mg/kg,Zn为(190.9±28.9)mg/kg,Cd为(0.3585±0.0611)mg/kg,Pb为(32.50±11.04)mg/kg,Cr为(180.7±68.5)mg/kg,As为(10.8±5.5)mg/kg,Se〈0.02mg/kg。运用地累积指数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和Zn有轻度污染。同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Hg为强生态风险。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受到Hg、cr、zn等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苄·丙草颗粒剂是一种新研制的稻田新型药肥除草剂,集除草肥田增产等特点,水稻移(抛)栽后3-5d,每667m^2用苄·丙草颗粒剂15kg,对稻田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并对稻苗安全无药害,促水稻壮苗多分蘖,增产10%以上,明显优于常规除草剂,值得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中Hg、Cu、Zn、Cd、Pb、Cr、As、Se等重金属(类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为(0.35±0.17)mg/kg,Cu为(65.86±11.33)mg/kg,Zn为(190.9±28.9)mg/kg,Cd为(0.3585±0.0611)mg/kg,Pb为(32.50±11.04)mg/kg,Cr为(180.7±68.5)mg/kg,As为(10.8±5.5)mg/kg,Se〈0.02mg/kg。运用地累积指数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和Zn有轻度污染。同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Hg为强生态风险。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受到Hg、cr、zn等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16%咪·唑·清热雾剂防治橡胶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6%咪·唑·清热雾剂对橡胶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1800g/hm^2的用量最佳,防效可达81.80%,且对作物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4,(6):110-111
为弄清中产稻田水平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情况,2010年4月在省农科院大棚开展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时,以喷施吲哚丁酸IBA处理水稻根干重最重达到7.4g,比对照高出39.6%,在水稻成熟期时,喷施生长调节剂的3个处理根系各项指标(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最长根长、根数量)都比分蘖盛期有所降低,成熟期水稻根干重最高的是喷施吲哚丁酸的处理4,平均根干重为3.6g,最长根长为36.7cm,平均根条数以处理3喷施吲哚乙酸最高,为253.4条。从各处理根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来看,以处理2和处理4根系活力最强,说明喷施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能够增加水稻根系活力。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较大,喷施吲哚丁酸处理4千粒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都高于其余对照处理,喷施吲哚丁酸处理理论产量最高,达到642.5kg/667m2。  相似文献   

13.
3.5%阿维菌素·氟虫腈微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两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 3.5%施用40-60mL阿维菌素·氟虫腈微乳油,能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且对水稻安全,建议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箍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以10%烯酰吗啉水乳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为对比药剂,试验观察了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0g/hm^2、1750.5g/hm^2、1999.5g/hm^23个剂量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82.8%、84.5%、87.4%,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7.0%、81.5%、84.5%,以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999.5g/hm^2处理防效最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以450、600mL/hm^2 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处理7d后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73%和94.84%,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450mL/hm^2和25%丁醚脲乳油1200mL/hm^2处理的防效相当;药后甘蓝叶片虽略有斑驳皱缩,但后期恢复正常,不影响结球,表明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之一,可以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450mL/hm^2。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药后3—7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79.09%-86、78%,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处理,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14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3.93%-82.35%,与氟虫腈的效果相近,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毒死蜱。因此,29%辛硫·氟虫腈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100~120ml/667m^2,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50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相似文献   

17.
25%噻嗪酮·杀扑磷水乳剂防治柑橘矢尖蚧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50mg/kg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14d防效为88.84%,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30%苄嘧磺隆·丙苹胺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杂草种类较多,特别是稗草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用3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温性粉剂450g/hm^2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可达到理想效果,可在水稻直播田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对水稻安全,持效期在7d左右,建议使用剂量以1200-1500mL/hm^2,即264-330g.a.i/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盛期,按用药量对水750L/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0.
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1.2L/hm2、1.5L/hm2、1.8L/h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甘蓝斜纹夜蛾,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6%~100%,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生产上推荐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使用剂量为1.5~1.8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