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给出了X-ss-半置换子群的概念,利用其性质研究它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并利用准素子群的X-ss-半置换性得到了有限群G为p-幂零群的一些充分条件,以及G为p-超可解群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证明了:设G为有限群,p为|G|的素因子,P∈Sylp(G).如果Ng(P)是p-幂零群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ⅰ)P的每个极大子群在G中p-幂零-s-补;(ⅱ)P的每个二极大子群在G中p-幂零-s-补.则G是p-幂零群.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极大非交换集的阶为p+1的有限非交换p-群,证明了有限非交换p-群G的极大非交换集的阶为p+1当且仅当G恰能表示为p+1个交换子群的并,而且此时有G=G1Z(G),其中G1是内交换p-群.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极大非交换集的阶为p+1的有限非交换p-群,证明了有限非交换p-群G的极大非交换集的阶为p+1当且仅当G恰能表示为p+1个交换子群的并,而且此时有G=G1Z(G),其中G1是内交换p-群.  相似文献   

5.
设N0是有限群G的p-可解的正规子群,m>n≠1是2个互素的正整数.主要证明了当N0中p-正则的素元和双素元的G-共轭类长是1,n或m时,N0/N0 ∩ Z(G)的p-补要么是素数幂阶群,要么是可解的Frobenius群.  相似文献   

6.
设群G是有限群,若G的任意循环子群A都存在素数p,使得|G∶N_G(A)|p,则称G为NP-群.证明了有限NP-群G具有Sylow塔且导长至多是5.  相似文献   

7.
设G是有限群,用δ(G)表示有限群G的非循环子群的共轭类个数.δ(G)对群G的结构有较强的影响,研究了非循环子群共轭类数是7的有限幂零群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有关p 幂零群的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A是G的子群,X是G的非空子集.如果A在G中存在补T,使得A与T的每个Sylow子群都X-置换,则称A在G中X-s-半置换.研究X-s-半置换性质对群的结构的影响,并得到有关p-幂零群的一些刻画.  相似文献   

9.
假定δ是有限群G的Sylow子群的完全集,即对每个|G|的素因子p,集合δ仅包含G的一个Sylow p-子群.若群G的子群H置换δ中的所有元素,则称子群H在G中δ-置换.利用准素数子群的δ-置换性研究了有限群的结构,得到了超可解群的若干新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讨论了满足|Aut(G)|=8p1p2…pn 的有限群G.当G 幂零时,确定了其群结构;当G 非幂零时,在 Aut(G)可解及G 的Sylow2 子群循环的条件下给出了其群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亚比棉及其三种杂种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共有9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44%,与亚洲棉单一同源的占44%,与比克氏棉单一同源的占11%;陆地棉×(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有9条酶带,为杂合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56%,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11%,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11%,新生酶带占11%;(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9%,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占18%,新生酶带占9%;(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酶带无,与海岛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36%。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法,以1.0G PAMAM和2.0G PAMAM为原料,与苯酚、多聚甲醛反应分别制备了2种新型的树枝状苯并噁嗪:1.0G苯并噁嗪(1.0G BZ)和2.0G 苯并噁嗪(2.0G BZ).利用H NMR,FT-IR和DSC对其结构和固化行为进行了表征.通过TGA考察了所得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山东烟区土壤VA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东烟区的不同类型的植烟土壤中 ,采集烟草根际土 ,经湿筛倾倒蔗糖浮选分离VA菌根真菌孢子 ,单孢接种烟苗在水培条件下 ,选出在烟草上能形成VA菌根的菌株进行分类研究。鉴定出烟草VA菌根真菌 2个属 11个种。属于球囊霉属Glomus的种 :苏格兰球囊霉G caledonium (Nicol &Gerd )Gerd &Trappe,近明球囊霉G claroideumSchenck&Smith ,缩球囊霉G constrictumTrappe ,德里球囊霉G delhienseMukerji,Bhattacharjee&Tewari,透光球囊霉G diaphanumMorton&Walker ,幼套球囊霉G etunicatumBecker&Gerdmann ,聚集球囊霉G glomerulatumSieverding ,根内球囊霉G intraradicesSchenck&Smith ,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Nicol &Gerd )Gerd &Trappe ,网状球囊霉G reticulatumBhattacharjee&Mukerji;属于无梗孢囊霉属Acaulospora的种 :詹氏无梗孢囊霉A gerdemanniiSchenck&Nicolson。其中德里球囊霉、聚集球囊霉、网状球囊霉和詹氏无梗孢囊霉 4个种为我国新纪录种。对各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纪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鱼巴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鱼巴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大蒜茎粉和牛至草粉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minor)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植物添加剂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共设7个处理组:G1空白对照组,G2添加10 mg/kg黄霉素,G3、G4分别添加0.5%和2.5%大蒜茎粉,G5、G6分别添加0.1%和0.5%牛至草粉,G7添加0.5%大蒜茎粉和0.5%牛至草粉。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初始体重为(201.45±16.25) g,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G1和G2相比,G3显著提高了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G3、G4和G5、G6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效率(P<0.05)。与G1对比,G3显著提高了肝胰脏、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P<0.05),肝胰脏和中肠脂肪酶活性(P<0.05)。G4显著提高了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G5、G6、G7比G1和G2显著提高了前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与G1相比,G3、G6和G7血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显著提高(P<0.05),G2血清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肌酐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0.5%大蒜茎粉可以有效提高镜鲤生长性能,但是添加牛至草粉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唐军  陈骏 《北京农业》2011,(30):51-53
通过2007年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为G71、G73、G74、G75、G76易烘烤的为G71、G75、G77667m2产量高于对照有G74、G71,所有参试品种均价、667m2产质、上、中等烟都低于对照,其中G71均价、667m2产质、上、中等烟与对照接近。目的旨在准确签定参试品种(系)的适应区域,使用价值,为烤烟品种审定和品种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将原产澳洲的棉属野生种比克氏棉(Gossypium bickii)具有的子叶腺体延缓形成基因导入栽培种,将亚洲棉(G.arboreum)与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获得亚比棉异源四倍体,然后再用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G.hirsutum)、海岛棉(G.barbadense)杂交获得具有[ADG]3个染色体组的三种杂种。本研究以三种杂种与其亲本为材料,对参试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比棉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小于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且变异范围较小,亚比棉的LC/SC值高于亲本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亚比棉×陆地棉和亚比棉×海岛棉的LC/SC值比任一亲本均高。亚比棉的臂比均值最小,核型最为对称,为1A。核型聚类结果表明,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大为0.995 8,核型进化距离为0.004 2,亲缘关系最近。比克氏棉和亚比棉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为0.648 3,核型进化距离为0.433 4,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8.
安徽绞股蓝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产8种1变种绞股蓝属植物,种质资源仅次于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皖南山地丘陵和沿江丘陵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多态性。长江以北3个不同产地的绞股蓝酶谱较为相近,而与皖南宣城产的该种植物酶谱有较大差异。皖南山地的几个种酶带数普遍少于江北产的种群,每个种都有各自的特征酶谱。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的真实性,从细胞学和RAPD技术方面对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研究。细胞学研究表明,三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6.12%~2.56%,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39∶1,臂比值在1.00~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RAPD分析表明,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共扩增出61条DNA带,其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占总带数的3.3%,来自比克氏棉的带占9.8%,具陆地棉特异带的占13.1%,来自亚比棉的特异带占9.8%,杂种的特异带占14.8%。细胞学研究和RAPD分析的结果吻合,从而断定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为真正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主要证明了一个群如果可以表示为3个或4个交换子群的并,则下列结论成立:(1)群G可以表示成3个交换子群的并当且仅当G/Z(G)≌Z_2×Z_2;(2)群G可以表示成4个交换子群的并当且仅当G/Z(G)≌S_3或G/Z(G)≌Z_3×Z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