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鲁南欣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心汤,持续8周。对比2组心功能NYHA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观察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心肌纤维化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ee氏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Ⅲ型胶原前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醛固酮(AL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有助于提升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其机制与抑制血浆Ⅲ型胶原前肽、层粘连蛋白、醛固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周平  周德生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53-1257
桥本氏脑病以心肝火旺、气郁痰结为基本病机,以痰热内扰、风火相煽、阳亢为标,热毒痰浊,夹风上犯,药毒叠加,脑窍壅闭,以致神机障碍。陈大舜教授以热毒痰浊闭窍证、肝阳化风夹痰证、气郁痰结火旺证为基础,以主证定主方,选用菖蒲郁金汤加减、镇肝熄风汤加减、清痰汤加减。在用药方面主张辨症与辨证相参合,并对含碘中药黄药子、浙贝母、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夏枯草等,和毒性中药枯矾、朱砂等的运用见解独到,体现了辨证相结合以及和法论治的学术思想,临床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湘地区的太阳崇拜行为对湖湘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王堆医书认为阳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营养、温煦的功能,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并记载了应用药物、食疗、导引术、艾灸等多种调养阳气的方式。马王堆医书对阳气的重视及重点论述的调阳治法,对中医治未病,调整亚健康状态人群阳虚体态,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福建省HBV-GN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硬皮病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阐述了“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内涵,并从“阳化气,阴成形”角度分析,认为“阳虚阴结”是硬皮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主张以“温阳抑阴”法治疗硬皮病,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虚阳外越是指在阳气本已亏虚的病理状态下,阴气仍不能正常地发挥其收敛潜降的作用,阳气虽虚却浮越于外而不得返宅,其包括阳虚阴盛状态下的上热下寒证和阴盛格阳证,及阴虚阳亢状态下,久病阴损及阳证。研究虚阳外越就必须从阴阳二气各自的特性以及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生的关系入手,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虚阳外越的根本病机和病理表现,更好地鉴别“实火”和“虚火”,并最终为摄生防病及其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人之寤寐,取决于卫气,卫气昼行于阳,动而为寤,夜行于阴,静而为寐。营卫失和引起失眠,病机分为阳不入阴,邪气阻滞,营卫虚衰。周德生教授临床上基于脏腑辨病辨证施治,注重从营卫盛衰、营卫交会、邪气性质、兼病兼证综合考虑,调和营卫法有益营卫、和营卫、畅营卫之侧重不同,联合使用辛甘、苦平、温润、动静药性兼有或者动静相伍的药物,同时掌握各类药物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 >气滞 >湿热 >肾虚 >痰湿 >脾虚 >血瘀 >心虚 >气虚 >阴虚 >阳虚。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贝叶斯网络运用于中医辨证系统的研究,以更加量化中医辨证诊断系统.通过将中医体系中的916个证候,51项证素及其构成的1700条证名构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的节点集,初步建立起中医辨证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学习,形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结构及概率表.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中医辨证系统,进行数据计量分析、推理验证证候—证素—证名间的关系,其结果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尽管其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所以贝叶斯网络是对中医辨证进行信息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方法,可应用于中医人工智能辨证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谭新华教授对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认识、病证表现、证候分型、治疗方法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心得,认为“房劳伤肾”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肾阳虚衰、肾精亏损、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惊恐伤肾、瘀血阻络、湿热下注7种基本类型;临床治疗病证结合,随证遣方,随症用药,中西结合,多法活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症候特点、病程变化机制、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分级、心脏负荷标志物、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炎症反应物等相关指标的关联整理,研究其诊断价值,为病证结合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并对心衰心阳虚证微观辨证发展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华荣主任医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或外感邪气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依据病机将眩晕分为四种证侯,分别为脾虚痰湿,肝郁化热证,治宜健脾化痰、疏肝清热;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治宜滋肾养肝、熄风潜阳;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证宜调补脾胃中气、升发清阳;外感湿邪证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使肝、脾、肾调和,气机畅达,而眩晕得治。  相似文献   

14.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有关,提出“脑髓阳生阴长”理论,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了袁肇凯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心、脾、肾),标实为血瘀、水饮、痰浊。治疗上温通心肾为根本,益气化瘀、温阳利水是关键,并注重西为中用,衷中参西,中西理论汇通。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多为肝脾不和,临床常见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虚寒、中虚气滞、胃阴不足等证型。王小娟教授根据临床观察提出肝郁水逆之证型,并以苓桂芥甘汤为主方,根据患者情况加减温阳化饮、疏肝行气之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郁水逆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