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从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基因印记和RNA干扰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机制及其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发育分化的影响。表观遗传学对于动物机体生长、代谢及功能的正常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任何方面的异常都会导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生长分化调控失常,甚至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中胞嘧啶上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本文就DNA甲基化的涵义、检测方法、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综述,从而为DNA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中胞嘧啶上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本文就DNA甲基化的涵义、检测方法、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综述,从而为DNA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的分支学科,研究非DNA序列改变所导致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相关的表观基因改变主要是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该文分别从这两方面阐述了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发生在植物胞嘧啶碱基中,包含CG、CHG、CHH三种类型。植物群体中DNA甲基化的变异是植物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植物群体DNA甲基化的研究,弥补了群体遗传学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表型的重要认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群体表观遗传变异的遗传来源、因果关系,能更清楚地解释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植物种内和种间多样性,对于解析表观遗传与复杂表型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回顾了植物群体中DNA甲基化在进化、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稳定性与变异,及其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及展望了植物群体DNA甲基化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主题方面的前景,旨在为植物群体DNA甲基化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本质是细胞内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的紊乱,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分子基础更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伴随着甲基化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的分析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甲基化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表观遗传学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领域之一,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概述了真核生物DNA甲基化的模式特点、参与DNA甲基化模式改变与维持的酶类及DNA甲基化分析的方法等,同时对DNA甲基化的生物学效应,如基因表达调控和生物进化调节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效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学在木本植物中的研究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DNA序列不改变而遗传功能改变,环境诱导的表型性状具有可遗传性的问题。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起源与发展,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等多种表观遗传机制,并对目前木本植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由于木本植物自身基因组庞大,许多物种的全基因序列未知等原因,其表观遗传学研究滞后于拟南芥、水稻等草本模式植物。目前,仅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P. deltoides)、辐射松(Pinus radiate D.Don.)、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等树种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取得初步进展,大多数树种尚未开展此部分研究。MSAP等木本植物上可行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木本植物的表观遗传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并揭示出木本植物所特有的基因调控等表观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遗传修饰,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重要内容。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检测DNA甲基化中的优缺点,如MSAP检测方法、亚硫酸氢盐法、基因芯片技术等。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将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更快更好的检测出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遗传修饰,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重要内容.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检测DNA甲基化中的优缺点,如MSAP检测方法、哑硫酸氢盐法、基因芯片技术等.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将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更快更好的检测出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急、慢性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 (1)运用FluxExplorer软件平台构建起的CHD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2)应用GC-MS技术和血气自动分析仪从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三组大鼠模型中取冠状动脉血检测葡萄糖、脂肪酸及血氧含量;(3)检测结果代入网络模型,通过流平衡分析CHD急、慢性血瘀证状态下参数的特点。结果 (1)三组的糖酵解、脂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均已被激活,但网络运算后各组代谢物的数值则有明显差别,均呈现出健康对照组>CHD慢瘀证组>CHD急瘀证组的趋势。(2)三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血糖、脂肪酸和血氧含量及ATP的产量均呈递减的趋势,这与三组中糖酵解的关键酶(HK、pfk、PK)、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Cs、Icdh、Od)的浓度呈一致性变化。结论 CHD急性血瘀和慢性血瘀不同证候的形成可能与机体内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冠心病血瘀证差异蛋白质谱,从蛋白水平阐释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对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分离、鉴定两组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鉴定到的蛋白质数量780个。两组共有27个蛋白点表达相差1.5倍以上,其中11个上调,16个下调。上调的差异蛋白中主要功能涉及免疫反应、细胞间粘附作用主要指血小板参与的凝血反应、脂质代谢。下调的差异蛋白中主要功能涉及血小板细胞变形、细胞与细胞间关系迁移、细胞损伤表达。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参与凝血反应的亢进,以及影响血小板形态变化、血小板间、血管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迁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辨证分型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299例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浊中阻证、气滞心胸证及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四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30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浆Hcy及血脂水平,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各证型组血浆Hcy水平整体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组为最高(P<0.05)。健康对照组的HDL-C水平高于各证型组(P<0.05)。结论 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Hcy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血浆Hcy水平为最高,CHD各证型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因此血浆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本地区冠心病中医分型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过程中血瘀证前期、亚血瘀证期、心血瘀阻证期3个阶段的代谢组学通路。方法 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 用MetPA分析的生物代谢通路显示,12个代谢产物参与了22条代谢路径。其中6条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及降解、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D-精氨酸与D-鸟氨酸代谢)的影响值P<0.05。结论 6条密切相关的通路主要集中在亚血瘀证期和心血瘀阻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7.
吉中强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杂病,对冠心病尤其是心衰的研究较深,认为心气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水饮、痰浊、瘀血为标,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配合理气、补肾、化痰、利水药,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柴嵩岩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为"阳证、热症、实证",其基本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冲任血海;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分时论治、分年龄论治、辨证论治等论治方法;基于长期临床经验,将EM辨为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以"解毒热、化湿浊、祛瘀滞、散结聚"为遣方用药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雅  陈斌  龙远雄  张涛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34-123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辨证及组方规律,进而探讨其证治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HBV-ACLF患者病例资料,录入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录入数据进行字段提取后,相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社会网络等分析。结果 根据对247例患者病例数据分析,其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黄证、湿热内蕴兼脾虚证、寒湿困脾证;药物频次≥ 12的药物43味,使用频率居于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茵陈、赤芍、丹参、白术、甘草、薏苡仁、石菖蒲、黄芩、虎杖、滑石,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水渗湿、活血补气药物为主。结论 HBV-ACLF病位主要在肝、脾,证型以湿热瘀黄证、脾虚瘀黄证、寒湿困脾证为主,治疗多以祛湿退黄、化瘀解毒、温阳健脾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