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258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阐明肠道气呼吸对泥鳅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探究其主要呼吸器官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通常在1周左右死亡。当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出现垂死时,采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鳃、皮肤、前肠、中肠、后肠以及直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的病理变化:①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末端充血,背部皮肤表皮层的毛细血管收缩并减少,且真皮层细胞呈畸形,前肠黏膜褶膨大,后肠浆膜层有血红细胞渗出,后肠、直肠结缔组织显著增厚;②AB-PAS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背部皮肤、后肠、直肠组织中嗜酸性空泡细胞均增多,前肠和中肠固有层酸性黏蛋白含量增多,黏膜下层中性黏蛋白含量减少;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鳃小片表面皱缩,表皮受损脱落,背部皮肤表面分泌孔增加,中肠内腔表面突起增多,后肠和直肠絮状颗粒增多。研究表明,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会引发其主要呼吸器官上皮组织出现黏液细胞增多、血红细胞溢出等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机体死亡,由此可知,肠道气呼吸行为是大鳞副泥鳅的必要生理活动。本研究将为大鳞副泥鳅的健康养殖及幼苗培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肺腺瘤病为一种绵羊常见疾病,该病致死率极高,若大面积发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方式,分析其防治方法,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以提高绵羊肺腺瘤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1.0×106CFU·m L~(-1)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浸浴感染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于第0、第4、第8、第16、第24、第36、第48、第60、第72小时剖杀取样,研究病理损伤及病原菌的体内动态分布。结果显示,皮肤肌肉、鳃、肠道出现病变最早,其中皮肤肌肉损伤最严重。第16小时表皮变性、坏死,鳃上皮肿胀,肠绒毛水肿;第24~第48小时表皮坏死、脱落,真皮严重出血,肌纤维变性、坏死,鳃出血,上皮局部坏死,肠上皮变性与灶性坏死;第48~第72小时皮肤肌肉坏死更严重,形成溃疡灶,鳃灶性坏死。肾、肝、脾与心36 h后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变性和灶性坏死。q PCR检测发现,第4小时即在鳃、肠、皮肤肌肉检出病菌,细菌含量分别为1.3×102CFU·mg~(-1)、2.6×102CFU·mg~(-1)、4.7×102CFU·mg~(-1);鳃与皮肤肌肉中菌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第72小时皮肤肌肉中菌量达到4.5×107CFU·mg~(-1);第24小时后相继在肾、肝、脾、心检出病菌,菌量介于1.9×10~4.7×102CFU·mg~(-1)之间。结果表明皮肤、鳃和肠道是病菌的入侵位点,并在体内多组织、器官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越冬凡纳滨对虾亲虾黑鳃病症病因,对患病亲虾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越冬后患病亲虾鳃部观察到大量线虫。虫体特征显微结构显示,雌、雄性线虫的平均体长分别为(983.6±16.69)μm和(956.9±12.14)μm,虫体表皮不均质,具有2纵列侧分化、4根头刚毛、3个口腔实齿、5个杯形肛前附器,化感器横向扁椭圆形,食道不形成食道球;经鉴定,确定该线虫隶属于色矛科(Chromadoridae)、色矛属(Chromadorella)。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线虫感染后亲虾鳃组织坏死、溶解,黑色素沉积,游泳足基部出现黑化层。本文报道了一种由色矛线虫引起的越冬亲虾黑鳃病症。  相似文献   
5.
为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笔者结合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了动物病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双师"教学团队、根据岗位需求选取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促进信息化教学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疾病诊治工作中合理应用兽医病理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诊治效果,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水平能够反映出兽医人员的专业能力。本文简单介绍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方法,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治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8.
仔猪副伤寒又名副肠热,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6月龄以上则较少见。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1病因病理多因饲养管理不良所致。如突然改变饲料,或猪舍潮湿,气候骤冷,感受风寒;或以被病猪排泄物所污染的饲料及饮水饲喂健猪等。当正气不足,抗病力低下时,疫疠之气乘虚而入,侵袭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食欲、消化与排粪等发生障碍;毒热侵入营血,则脉络受损,迫血妄行,导致便血及皮肤血斑;毒热滞留体内,则呈现一派热象。  相似文献   
9.
病理剖检技术能够通过实施病理诊断区别病猪和健康猪,查找猪病的主要原因,为猪病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主要对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旨在为猪病诊断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产地检疫及检疫电子出证在云南省是一项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新工作,在保证地区动物市场秩序安全,维护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在基层应用中体现出较多优越性,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现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