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86-991
利用蓝白斑法从金华市市郊池塘的水体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高效聚磷MK-6菌株。经鉴定,MK-6菌株为解角质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keratanolyticum)。对MK-6菌株的培养条件和合成污水培养基配方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适宜除磷条件为:初始p H值6.0,装液量40.0 m L,温度30℃,转速220 r/min,接种量10%,醋酸钠浓度600 mg/L,且适宜浓度的铜离子、铅离子和钾离子对该菌株的除磷起着促进作用。经优化,该菌株对改良后合成污水(PO43--P浓度为14.9 mg/L)的去磷率达到了70.81%。该菌株的获得,对于扩大聚磷菌菌种库、防治富营养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3.
综述聚磷菌的生物除磷机理和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湖泊底泥应用生物除磷和纳米材料除磷的观点,为应用生物除磷方法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中作为限制因子的磷的有效去除问题提供技术研发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效聚磷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供参考,对水体中的聚磷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到聚磷菌株6株,其中,高效聚磷菌株3株,分别为 E5、E7和 E9,在磷浓度为30 mg/L 培养基中的除磷率分别为96.67%、87.78%和98.90%;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 E5和 E7属于变形菌纲假单孢菌目假单孢菌属的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和假单孢菌属某种(Pseudomonas sp),菌株 E9属于变形菌纲肠杆菌目克雷白氏杆菌属肺炎克雷白氏杆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 subsp.pneumoniae)。  相似文献   
5.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6.
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和筛选培养基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进行厌氧条件下能将磷转化为磷化氢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工艺的最佳种泥,将成为今后生物除磷工艺厌氧除磷菌种增殖、驯化的首选污泥.在1周期7 d内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 d.鸡粪培养液经21 d培养后分离到2株肠杆菌科、2株真杆菌属和1株丁酸弧菌属,均是厌氧条件下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的菌株,真杆菌属和丁酸弧菌属为首次分离到.  相似文献   
7.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因其除磷效率高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此系统内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之间的竞争又常常导致其除磷效果恶化。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竞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进水碳磷比、温度、碳源和p H对PAOs和GAOs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磷比条件下PAOs处于优势地位,系统除磷稳定性更高,温度低于20℃时PAOs处于竞争优势,系统除磷效果更好,p H为7. 0~8. 0有利于PAOs,丙酸作为碳源时能使PAOs在与GAOs的竞争中占优势而获得较高的除磷率。  相似文献   
8.
高效聚磷鞘氨醇杆菌XF-5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寡营养与长时间培养方法,从活性污泥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到7株高效聚磷菌。以菌株的除磷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其中的XF-5为高效聚磷菌株。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XF-5与鞘氨醇杆菌属的菌种同源性达99%,结合生长特点与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sp.)。当合成废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将菌株XF-5在28℃、pH值为6.5的条件下培养24h,除磷率可达80%以上。该菌株在污水除磷与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说是最环保的一项污水生物治理工程,在对污水的除磷中广泛的使用了聚磷菌,聚磷菌能吸收污水中的乙酸、甲酸、丙酸及乙醇等极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与体内聚合的磷发生反应,形成高磷污泥后可以清理出来达到污水的除磷效果,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聚磷菌受环境和工艺影响,会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对如何筛选出高效的聚磷菌并很好的开发利用就尤为重要了,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力争为有效的筛选分离出高效聚磷菌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水体的富营养化打破了水环境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者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多引起,其中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控制水体中的磷含量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一环.有一类聚磷菌在厌氧/好氧交替培养下能将大量的磷吸入,并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利用这些细菌控制水体磷含量,不仅成本低、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解决方法,对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缓解水资源匮乏以及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危害;比较了几种常用除磷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生物除磷的发展历程,目前分离筛选的聚磷菌种类、特性及其聚磷机理以及聚磷菌在除磷工艺中的应用;探讨了聚磷菌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解决磷超标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