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0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中国麻作》2011,(3):162-162
2011年2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成立,并成为《中国麻业科学》期刊协办单位。《中国麻业科学》除继续刊登麻类作物及其产业研究的论文外,其刊登范围扩大到南方经济作物及其产业研究性、科普性文章。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型孔轮式排种器对麻类作物种子的适应性关系,并为设计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提供理论依据,在排种性能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亚麻、大麻、红麻和黄麻种子的排种性能试验。研究了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排种器单位时间的排量与转速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该排种器适合麻类作物的排种作业,在排种亚麻时,转速应控制在20~60 rmin;排种大麻时,转速控制在10~30 rmin;排种红麻时,转速控制在10~30 rmin;排种黄麻时,转速控制在5~25 rmin。研究结论对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的多功能精量播种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为研究通过转速来控制型孔轮式排种器变量排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氮素营养诊断技术指导施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还可减少肥料浪费并改善生态环境.氮素营养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传统诊断和无损诊断,都用来对作物生长、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及诊断.但是不同的诊断方法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时要注意.本文介绍了各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重点阐述了氮素无损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在麻类作物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世界及我国麻类产业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影响我国麻类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发展趋势.以期达成共识促进麻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经济作物田害虫的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麻类作物田节肢动物的种类构成调查。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密山裴德地区麻类作物田节肢动物种类有45种,分别属于3纲、12目、30科。  相似文献   
6.
龙超海 《中国麻业》2007,29(A02):420-424
回顾了国内外麻类收获机械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我国麻类收获机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龙超海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Z2):420-424
回顾了国内外麻类收获机械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我国麻类收获机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安全保存和优异种质的评价利用现状,讨论了黄麻、红麻、亚麻、大麻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关键和经验, 并对麻类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  相似文献   
9.
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60年代以来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及世界主产麻国在麻类诱变育种所作的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育成品种的诱变剂量、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综合分析了我国麻类诱变育种在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所育成品种的剂量与选择方法,作者认为我国麻类诱变育种以60Co-r射线为主,而秋水仙碱在诱变获得多倍体方面效果明显.通过诱变育种作为麻类种质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改变作物抗性与耐性;改良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上将十分有效.我国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方向应探索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诱变育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科技研发概况,分析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建设性地指出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