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以17β-雌二醇-6-人血清白蛋白对新西兰公兔进行主动免疫,用RIA检测抗体滴度和17β-雌二醇及睾酮浓度,并检测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结果,试验组各兔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17β-雌二醇抗体,其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20.3±21.6)ng/L,(167.7±49.6)ng/L,P<0.001〕,睾酮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7.1)μg/L,(0.52±0.29)μg/L,P<0.01〕。每侧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组〔(3.94±0.93)g和(252.25±85.78)μm2,(2.98±0.72)g和(161.79±36.45)μm2,P<0.01和P<0.001〕。提示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可望成为提高雄性动物生育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是Cohen继神经生长因子(NGF)之后偶然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5 (PRDX5)是一种硫氧还蛋白,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研究PRDX5基因在藏绵羊(Ovis aries)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3月龄、1周岁和3周岁)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克隆了PRDX5基因的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PRDX5基因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RDX5基因CDS区全长659 bp,可编码219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PRDX5以α-螺旋为主,无信号肽;系统进化树显示,藏绵羊PRDX5基因与山羊(Capra hircus)亲缘关系最近;1周岁(性成熟期)和3周岁(成年)藏绵羊睾丸中PRDX5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 <0.01)高于3月龄(性成熟前),但PRDX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P <0.01)低于3月龄,且两者在性成熟后趋于稳定;PRDX5蛋白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推测PRDX5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影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TM3 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溶液(0,10,20,40,80,160mg/L)染毒培养,分别在干预4,8,12,24,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干预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钼酸钠作用24h后,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受到抑制;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mg/L及其以上剂量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TM3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尾部DNA含量及细胞尾长随着钼剂量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说明钼能够引起睾丸间质细胞周期的紊乱,并诱导睾丸间质细胞发生DNA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α调节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2~3周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研究了IL1α调节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结果表明,IL1α能抑制hCG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其睾酮产生量随IL1α剂量增大(0~100μ/ml)及刺激时间延长(0~48h)而下降。用20μ/ml和50μ/ml的IL1α刺激48h,可分别抑制60%和65%的睾酮产生。IL1α同样抑制cAMP(3μmol/ml)诱导的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但不影响hCG与间质细胞膜受体的结合量及hCG诱导的第二信使cAMP的增加。说明IL1α抑制hCG促睾酮分泌的作用,其抑制点不在hCG与受体的结合及第二信使cAMP的聚集上,而在cAMP产生之后的某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前沿科技     
英科学家用牙龈细胞培育出新牙英国的研究人员提取成人牙龈组织细胞,将其与取自老鼠的另一种细胞结合,成功培育出一颗新牙。他们表示,将来某一天,牙医有可能为缺牙患者换上这种新牙齿。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是找到可轻易获取的人类间质细胞资源,并培养出足够的细胞,使之成为能够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技术。(中国日报网)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cAMP的浓度、c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睾酮的含量及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体外研究了大豆异黄酮调节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机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cAMP的含量和PKA的活性,同时抑制了芳香化酶的活性,最终导致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增加。提示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促进睾酮的分泌主要是通过激活间质细胞cAMP/PKA信号通路,并且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从而降低睾酮向雌二醇的转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用自拟雄黄散对100日龄公鸡分组进行性器官发育及增重影响的试验,观察100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睾丸的曲细精管上皮发育不全,无精子生成,间质组织中有少量间质细胞,对第二性征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增重,未见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有效分离及在体外扩增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从单只成年小鼠的睾丸中经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精原干细胞,并在去除间质细胞、纯化后的支持细胞饲养层上培养与扩增,获得稳定增殖的精原干细胞系。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建系成功率,保证细胞系的单一基因型,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精原干细胞的成本。为成体基因来源的转基因动物的制作和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甄建伟  刘青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王捍东  刘宗平  卞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02-11304,11424
[目的]观察玉米赤霉烯酮(ZEN)对猪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的DNA损伤效应。[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猪Leydig cell为材料,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测定ZEN对离体培养的猪睾丸间质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选用0(对照组)、1、5、10和20μmol/L浓度的ZEN体外作用于猪Leydig cell,通过彗星试验观察了ZEN对猪Leydig cell DNA的损伤效应。[结果]ZEN浓度为0、1、5、10和20μmol/L时,所造成的细胞拖尾率分别为16.67%、34.00%、40.67%、52.00%和64.67%,各染毒组细胞拖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对应的拖尾细胞尾长(Tail length)分别为57.60±4.78、57.75±6.25、78.97±5.83、100.50±6.94和146.83±12.31μm,尾部DNA含量(Tail DNA%)分别为21.29±2.25%、22.24±2.43%、31.21±6.27%、37.45±4.33%和60.68±9.83%,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及以上ZEN浓度染毒组的Tail length和Tail D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ZEN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ZEN对猪Leydig cell存在遗传毒性,可以损伤Leydig cell的DNA,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