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8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2.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1R2区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232株P97基因和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强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PCR扩增了Z株黏附因子的R1R2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37℃下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3.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112-1118
采用新的试验方法制备出纯度较高的抗猪Sn的鼠纯化IgG,并证实此种抗体可以阻碍PRRSV感染PAM,为研究猪Sn各结构域的作用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PRRSV侵入宿主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试验分8个片段克隆猪Sn胞外区功能结构域(第2~17结构域),并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BL21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条件,制备其重组蛋白,将8种重组蛋白混匀后制成混合抗原(SnE)免疫小鼠以制备其多克隆抗体血清,用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高免血清的效价,分离并收集血清。采用硫酸铵盐析与DE-52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并纯化血清,得到纯度较高的鼠抗猪SnE抗体。无菌灌冲猪肺脏收集原代PAM至24孔培养板中,培养6h后,用抗Sn150(第1结构域)、SnE和Sn150+SnE等抗原的鼠纯化IgG以及鼠阴性IgG和PBS分别处理PAM,1h后用200CID50PRRSV感染PAM,分别在感染24、48h后用已建立的PRRS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细胞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PRRSV感染24h和48h时后,鼠抗猪Sn150抗体组的PRRSV mRNA拷贝数与阴性IgG组相比较均差异较小(P0.05);而鼠抗猪SnE抗体和Sn150+SnE混合抗体组的PRRSV mR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应的阴性IgG组,且鼠抗猪SnE抗体组24h和48h时PRRSV mRNA拷贝数分别是阴性IgG组的0.75倍(P0.001)和0.74倍(P0.001),Sn150+SnE混合抗体组24h和48h时的PRRSV mRNA拷贝数分别是阴性IgG的0.83倍(P0.01)和0.76倍(P0.001)。结果表明,鼠抗猪SnE抗体和Sn150+SnE混合抗体封闭后PRRSV感染PAM的能力降低,且效果显著,提示PRRSV的吸附和内吞作用可能与pSn整个胞外区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1,(4):36-36
可变剪接是产生蛋白质和功能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对细胞分化和发育以及疾病发生等至关重要。可变剪接产生的产物数目极其惊人,如果蝇Dscam(唐氏综合症细胞黏附分子)基因通过互斥剪接可产生38016种异构体,是其整个基因组基因数目的两倍。然而科学家们对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 N)抗逆性能、猪肠上皮细胞黏附率及抑菌效果。采用体外法对Ec N进行生长曲线绘制和耐酸、耐胆盐、耐热性能的测定;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考察了Ec N对该细胞的黏附率以及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的黏附抑制率;同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了Ec N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Ec N对高酸、高胆盐和高温环境具有一定耐受能力。2)Ec N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对数期最佳,黏附率达33.96%,显著高于迟缓期、稳定期和衰亡期(P0.05)。3)Ec N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黏附抑制率达87.84%。4)Ec N还能上调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水平。结果提示,益生菌Ec N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能够良好地黏附猪肠上皮细胞,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从华东地区患腹泻仔猪中分离到一些表达K88菌毛的大肠杆菌,这些菌株只与K88a因子单抗反应,而不与b、c、d因子单抗反应。通过K88常规血清交叉吸收试验、SDS-PAGE、Western印迹,表明这些菌株不仅与K88ac参考菌株C83907制备的c因子血清反应,而且与以分离株SEC586制备且经K88ab、K88ac、K88ad参考菌株吸收后的血清也反应。对分离株SEC586、SEC464的K88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faeG的克隆、测序,发现该基因由846对核苷酸组成,编码菌毛主要亚单位的262个氨基酸及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比国外报道的K88ac FaeG亚单位(263个氨基酸)少了1个氨基酸,比K88ab、K88ad(265个氨基酸)少了3个氨基酸。SEC586、SEC464菌株的FaeG亚单位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它们与K88ac的同源性为94.7%和96.2%;与K88ab的同源性为90.1%和91.2%;与K88ad的同源性为87.0%和88,6%。结果表明,新分离的K88ac大肠杆菌黏附素主要亚单位已发生了部分变异。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益生乳酸菌群对动物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乳酸菌通过粘附作用与宿主消化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生理性菌膜。乳酸菌黏附上皮细胞的机理有多种学说,主要包括乳酸菌粘附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乳酸菌粘附的表面分子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粘附受体学说等。影响乳酸菌与肠道上皮细胞粘附和定植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Ca^2+浓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9.
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及对鳗弧菌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鱼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以肠道的致病鳗弧菌为对照,研究了丁酸梭菌对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黏附对细胞的损伤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鱼的肠道上皮的黏附率为7.39±1.85,低于鳗弧菌的黏附率(P<0.05);对细胞的损伤率为1.02±0.35,显著低于鳗弧菌对细胞的损伤率(P<0.05);黏附后丁酸梭菌组对细胞的成活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酪酸菌、鳗弧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使鳗弧菌的黏附率下降7.03%(P<0.05)。因此,该株丁酸梭菌可以安全地黏附鱼肠道上皮细胞,并能有效抑制鳗弧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茯苓酸对SLT-Ⅱe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选凝素、sICAM-1及TNF-α的浓度变化,探索茯苓主要成分茯苓酸对仔猪水肿病的疗效机制.将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SLT-Ⅱ e组、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5个组,采用ELISA法测定了培养3,6,9,12 h细胞上清液中P-选凝素、sICAM-1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过量分泌P-选凝素、TNF-α无明显的抑制作用;0 mg/L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使其分泌sICAM-1的浓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见,茯苓酸通过抑制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过量分泌,阻止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牢固黏附,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茯苓酸保护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模型剂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