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5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585篇
林业   2088篇
农学   1319篇
基础科学   510篇
  584篇
综合类   13317篇
农作物   512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759篇
园艺   8544篇
植物保护   1160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99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999篇
  2014年   1519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735篇
  2011年   1898篇
  2010年   1546篇
  2009年   1564篇
  2008年   1454篇
  2007年   1376篇
  2006年   1273篇
  2005年   1313篇
  2004年   1313篇
  2003年   1247篇
  2002年   1146篇
  2001年   992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黑胫病是由Leptosphaeria biglobos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在我国油菜产区广泛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通过获取突变体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本文优化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油菜黑胫病菌L. biglobosa菌株Lb731的因素,评估转化子质量,并筛选相关突变体。结果明确了农杆菌介导转化菌株Lb731的最佳因素:潮霉素B浓度为50 μg/mL,转化受体(分生孢子)培养时间为15 d (20℃),浓度为2 × 107~8孢子/mL,农杆菌-受体共培养温度为25℃,共培养时间为72 h。在最适条件下的转化效率达到80个转化子/百万分生孢子。T-DNA插入基因组的频率为100%,单拷贝插入频率为72.7%,转化子抗潮霉素性状能稳定遗传。从2136个转化子中获得了11个菌丝生长减缓突变体,7个色素产生缺陷突变体和14个分生孢子产生缺陷突变体,并从这些突变体中鉴定出7个致病力丧失突变体。采用hiTAIL-PCR技术,从3个突变体中获得了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甘蓝型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及扩展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 白(GFP)标记的黑胫病菌株接菌油菜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结果 表明,接种油菜叶片7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长出芽管;17 h后,芽管侵入气孔;24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36 h后萌 发的芽管形成菌丝;120 h后,菌丝在叶片表皮细胞间隙蔓延,并侵入叶肉细胞。13 d后,菌丝侵入茎部皮层组织; 15 d后,菌丝在皮层细胞间隙蔓延,并侵染至茎表皮;21 d后,菌丝侵染至维管组织;23 d后,菌丝侵染至茎韧皮部; 25 d后,茎导管被侵染,并向木质部扩展。本研究发现的L. biglobosa 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可为油菜与黑 胫病菌互作的研究、黑胫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荷兰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进行露地栽培,对其物候期及观赏性状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在苏州地区露地栽培均能正常开花;其中"大微笑""幻想创造""蓝魔法""触雪"等品种适宜在园林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钝叶瓦松[Orostachys malacophylla(Pall.) Fisch.]提取液对致炎因子SDS诱导果蝇肠道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将果蝇分别用普通培养基与添加10%钝叶瓦松提取液的培养基进行喂养,利用SDS诱导果蝇肠道损伤,分析并检测果蝇的生存率、果蝇肠道前体细胞数量、处于分裂期的干细胞数量、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和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ROS)。结果表明:果蝇通过喂食10%钝叶瓦松提取液,可以显著提高SDS诱导受损的果蝇生存率、抑制果蝇前体细胞的过度增殖、降低肠道干细胞的数量、上皮细胞的凋亡及ROS水平。钝叶瓦松提取液对致炎因子SDS诱导损伤的肠道细胞具有较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可有效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及繁殖母羊的受胎率.2018年至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畜牧科技人员连续开展了鲁西黑头羊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试验.试验采用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进行,3年累计处理繁殖母羊1230只,其中人工授精1124只,受胎1087只.结果为同期发情率92.8%,平均受胎率95.2%,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缓解了鲁西黑头羊优质种羊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为鲁西黑头羊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种杀虫剂,研究其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虫螨腈、啶虫脒和吡蚜酮5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在79.3%~91.3%,且对葡萄安全,可用于防治葡萄蓟马,建议在葡萄蓟马发生初期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施于葡萄叶片正反面。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种子世界》2021,(10):0141-0143
从目前发展来看,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葡萄产品作为社会大众喜爱的产品之一,其种植的质量水平也就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要想使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那么需要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予以重点研究,力求确保葡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质量水平,真正得到全面化的实现。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会对此展开研究,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生黑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20%~30%。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壤土和沙壤土地块。地膜选择黑地膜。本文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花生田利用黑膜除草增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试验研究,认为使用黑地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除草、增产效果。花生田利用黑地膜除草增产是目前一项较好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极端干旱区葡萄在不同微喷弥雾调控方式(WP1,架上喷水1 h;WP2,架下喷水1 h;WP3,地上喷水1 h)下微气候因子与葡萄果实生长形态及糖度的监测,分析葡萄园微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与葡萄果实生长形态和糖度的关系。结果显示:采用微喷弥雾调控可有效降低葡萄园温度和增加湿度,与CK处理(常规滴灌,不喷水)相比,白天平均温度低2.9℃~3.3℃,平均温度低2.5℃~2.9℃,夜晚平均湿度高4.7%~5.5%,同时可促进葡萄果实生长和糖度累积,WP1、WP2和WP3与CK处理相比,果粒纵茎高出2.88、1.76、0.9 mm,果粒横茎高出1.33、1.80、1.76 mm,果粒均重高出0.22、0.26、0.25 g,糖度分别高出7.75%、3.96%和5.53%。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白天平均温度和平均温度是影响葡萄纵径和横径的关键微气候因子,晚上平均湿度是影响葡萄果实重量和糖度的关键微气候因子,在白天平均温度为30.4℃~33.8℃、晚上平均湿度为49.5%~50.5%时接近葡萄果实纵径、横径和果粒均重拟合值最大值。根据其相互关系和建立的回归模型,得出可以用白天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和晚上平均湿度对该地区葡萄生长和糖度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以10 a生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运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的方式分别在萌芽期(S1)、新梢旺长期(S2)、开花期(S3)、果实第一次膨大期(S4)和副梢生长旺期(S5)一次性施入300 kg·hm-2尿素,对照为整个生育期均不施氮肥(CK),分别于花后50 d(DAF50)、花后85 d(DAF85)和花后120 d(DAF120)进行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并采样分析氮肥施用时期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施氮均能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花前施氮肥叶片Pn和Fv/Fm增加最为显著,最高分别达到18.22 μmol·m-2·s-1和0.854。S1、S2和S3处理显著增大了不同生育期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且S2处理在DAF85时最显著,Gs和Tr分别比CK高18.5%和10.8%;S3、S4和S5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S1处理叶片Ci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果实第一次膨大期之前施入氮肥能够显著增大各生育期叶片的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高分别达到0.889和0.959。可见,不同时期施氮肥,通过改变光合荧光相关参数影响叶片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和分配,从而改善叶片光能利用效率。氮肥的施用时期影响各生育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施氮肥均显著提高了DAF85后叶片玉米素(ZT)含量,与CK相比至少提高21.9%;花后施入氮肥叶片中IAA含量在果实采收时保持在34.9 μg·g-1以上,S4和S2处理GA3含量最高,分别为7.11 μg·g-1和6.49 μg·g-1。因此,氮肥施用时期影响葡萄各生育期不同内源激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