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冬季气温一般较低,除华南地区之外,80%以上地区都有气候学属性上的冬季。冬季猪舍气温降低,湿度也会因为密闭取暖而上升,加上昼夜温差变火,猪舍整体的环境对猪只不利。一方面,冬季的严寒使得猪需要增加代谢产热以御寒,用于生长增重的能量必然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3.
使用西安浐灞生态区2011年4-10月(世园会期间)光合有效辐射PAR及邻近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探讨了该地的PAR、光合有效辐射系数ηQ的基本变化特征及形成原因.主要结论有:4-10月西安世园会址的PAR为5 095.2 mol/m2,平均月、日总量分别为727.9 mol/m2,23.8 mol/(m2·d);PAR总量夏季大于春季,春季明显大于秋季,原因为罕见秋霖;PAR的日变化为中午大,早晚小,且春、夏季明显高于秋季,晴天日多为500~600 mol/m2,阴天日多为200~300 mol/m2.ηQ具有明显的月份和季节变化特征,拟合曲线呈双峰型,7月和10月为峰值月,5月和9月为谷值月;ηQ值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最小;ηQ日变化特点为阴天日明显高于晴天日,二者平均相差0.47 mol/MJ.最后提出了适合西安的ηQ气候学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小气候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小气候学是小气候学在广义农业中的应用,是农业气象学科的重要分支.新中国的诞生,为农业小气候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5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小气候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就,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学者在国际刊物及国内中央级学报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高校学报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500篇以上,还出版了一批农业小气候学专著.从这些论文来看,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有下列特点:1 我国农业小气候学研究特点1.1 研究目的比较明确  研究农业小气候的目的除探明各种类型的小气候特征、农业小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效…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探讨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径生长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以及树木直径生长的变化规律,运用差动电动传感器(3210801,TESA,瑞士),对鹅掌楸不同部位的直径生长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在不同天气状态下,树木直径有两种典型的动态变化模式。天气降水时,树木直径持续扩张;天气晴朗时,树木直径明显经历收缩、恢复、扩张的过程。(2)树木直径日波动量在不同部位、不同季节显著差异。夏季树木直径收缩启动时间早于冬季,树干上部的直径日变幅最大,变化幅度-50~400μm,树干基部最小,变化幅度-120~200μm;冬季不同部位的树木直径日变幅趋势相近,变化幅度-30~30μm;不同部位的树木直径日变化存在时滞现象,时滞范围0~75 min,且测量点越低滞后越明显;不同季节,树木直径日变化时滞现象的主导因素不同。(3)树木直径波动量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且滞后于气象因子,树木直径—气候学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其对树木直径实测值的解释率为84.9%,考虑时滞现象后修正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到90.3%。  相似文献   
7.
8.
气候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自然条件之一。随着人们对可持续性的重视,生物气候学理论被逐步引入到园林设计中,尤其是对舒适度要求特别高的居住区园林设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景观元素组合,可以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总结生物气候学理论在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应用历史、重要性和设计策略,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西南园艺》2013,(9):72-74
9jq有“白露”和“秋分”2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时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相似文献   
10.
地球边界层热量来源是地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再以长波辐射形式加热的结果,而边界层生物活动与近地表热量息息相关,讨论长波辐射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以2003年对高寒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两种植被类型观测的资料,比较分析了两种植被类型地面长波辐射(ULR)、大气逆辐射(DLR)以及地面有效长波辐射(ELR)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ULR、DLR以及ELR均具有明显的日、月变化。其中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的ULR月平均日变化在北京时间14∶00最高,凌晨最低;DLR在16∶00-18∶00最高,凌晨最低;ELR在8∶00最低,14∶00最高。月变化中,两种植被类型区ULR、DLR的最低值出现在1-2月,较高值出现在7-9月,而ELR变化趋势比较复杂。总体而言,金露梅灌丛的DLR、ULR变化值明显比矮嵩草草甸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