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及NaCl等因子对花花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优化花花柴的再生植株体系,建立直接从茎端诱导丛生芽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对生长约为2个月的花花柴植株进行不同的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6-Benzylaminopurine)和生长素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的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0.8%(w/v)琼脂粉)。【结果】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2 mg/L+NAA 0.6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2.0 mg/L;从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培养基;诱导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mg/L。【结论】花花柴叶片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材料,NaCl胁迫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在区域内确定了一个100 m×500 m的骆驼刺-花花柴-柽柳植物群落样地,随机选择了67株疏叶骆驼刺和67株花花柴植株,对每株植物及其沙堆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两个建群种草本植物形态和沙堆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植物的阻沙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灌草丛植物地面植株平均高度和沙堆的平均高度均相近,但骆驼刺灌丛的平均冠幅面积和冠幅体积,分别是花花柴灌丛的近1.8倍;灌丛沙堆的平均底面积和体积,分别是花花柴沙堆的近1.7倍和2.0倍。骆驼刺灌丛沙堆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花花柴沙堆,骆驼刺灌丛沙堆的底面积及体积的增长幅度较花花柴大。总体而言,骆驼刺灌丛具有更强的空间占有能力,对地表的防护作用面积大,植物个体阻沙能力强。但在两种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花花柴则显示出较强的阻沙性能,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两种植物的阻沙能力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water relations of two halophytes differing in photosynthetic pathway,phenotype,and life cycle:Karelinia caspica (Pall.) Less.(C3,deep-rooted perennial Asteraceae grass) and A...  相似文献   
4.
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和NaCl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研究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花柴种子最终萌发率随着NaCl和PEG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胁迫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PEG质量分数大于20%、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mmol·L-1时,各处理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2)NaCl浓度为200~300mmol·L-1和PEG质量分数为5%~15%胁迫下的花花柴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当幼苗在400~500mmol·L-1 NaCl和25%的PEG胁迫下时,叶片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OD、SOD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可见,花花柴对逆境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5%的PEG为其耐旱临界值,300mol·L-1 NaCl为其耐盐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一个从差减杂交文库中获得的EST序列设计引物,采用3′RACE技术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中克隆了编码质膜内在蛋白的基因PIP2;1,命名为KcPIP2;1,并运用定量PCR技术对KcPIP2;1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cPIP2;1基因全长1 095 bp,包含85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4个氨基酸。Blast分析显示,KcPIP2;1与甜叶菊、毛果杨、胡桃、橡胶树和蓖麻的水通道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88%、87%、87%、86%和86%。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KcPIP2;1属于PIP2亚家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KcPIP2;1在叶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NaCl胁迫下,2 h内KcPIP2;1的表达量上调至最高水平,之后逐渐降低,约48 h后又升至较高水平。这些结果表明,KcPIP2;1可能与花花柴耐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