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5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林业   1973篇
农学   1020篇
基础科学   3166篇
  824篇
综合类   11664篇
农作物   440篇
水产渔业   1118篇
畜牧兽医   6730篇
园艺   1165篇
植物保护   324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728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721篇
  2016年   872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1996篇
  2013年   1807篇
  2012年   2176篇
  2011年   2229篇
  2010年   2044篇
  2009年   1996篇
  2008年   2162篇
  2007年   1853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1492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变化,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例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科研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2.
汪洪涛 《保鲜与加工》2020,20(6):137-141
探索罗汉果花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为罗汉果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以罗汉果花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分别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所获得的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在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水作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490 W,提取时间2 min,料液比1∶15(g/mL)。在此条件下,罗汉果花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率达到56.83%。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视频监控技术在输电线路通道运维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但视频监控管理未得到重视,降低了输电线路视频监控效果。本文浅谈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管理,从组织架构、工作模式、监控方法等三个方面构建管理策略,并对地区输电网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数据表明管理策略对输电线路视频监控效果的提升,保障了线路安全运行,为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职业能力标准和实训评价体系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钳工技能实训的特点,以钳工技能操作能力、安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等多个评价要素,建立了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钳工技能实训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可以为钳工技能实训的教学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功能。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来源及其化学成分、生活活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在多方面可提升运动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苏北地区2017年引进的花生新品种及市场上广泛销售的花生品种进行统一示范种植。结果表明,11个花生新品种在田间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丰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均表现良好。其中,中花16表现最优,产量最高;其次是泰花4号、花育23;再次是徐花5号、苏花0537、宁206;抗涝能力表现较强的品种有泰花8号、苏花0537、806、多彩花生。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外语专业,并且在多年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外语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水平都不算太高,同时教育模式的更迭创新也比较缓慢,使得外语人才的就业能力表现较差。本文先阐述了外语人才的基本就业现状,接着从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职能、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录用制度、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双赢格局、建立外语专业的产教结合模式四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外语人才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