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144头18日龄断奶,体重5.6kg的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6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研究纳豆菌(Natto)和甘露寡糖(MO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为:(1)Natto、MOS均有降低仔猪肠道pH的趋势(P>0.05),Natto与MOS联用时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H(P<0.05);(2)Natto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提高结肠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MOS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2g/kg的MOS组使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大肠杆菌数下降(P<0.05)。Natto与MOS联用时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上升,大肠杆菌数下降,与空白组、金霉素组有显著差异(P<0.05);(3)Natto及联用组都显著提高了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P<0.05),但处理组间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Natto组、1g/kg的MOS组及联用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上升(P<0.05)。试验说明,纳豆菌和甘露寡糖通过调节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中微生物区系,降低肠道pH,以维持仔猪肠黏膜正常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
3.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鸡抗氧化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测定肉鸡血清、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上述添加剂对肉鸡抗氧化机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能够增强肉鸡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选择健康的 35日龄断奶仔猪 4 8头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圈 ,每圈 8头。一组饲喂含 0 3%甘露寡糖 +基础日粮 ,另一组饲喂基础日粮 ,进行了为期 2 8d的饲养试验。从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着手 ,探讨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 ,甘露寡糖 (MOS)降低仔猪腹泻频率为5 4 % ;在提高机体免疫方面 ,MOS对淋巴细胞数 (CD3 )和外周血液IgG含量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MOS组血清SOD、PSH -PX活性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在生产性能方面 ,甘露寡糖组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有明显的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 ,甘露寡糖可以显著降低盲肠、结肠大肠杆菌浓度 (P <0 0 5 ) ;同时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浓度 (P <0 0 5 ) ,但对结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影响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张爱武  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14-7816
[目的]研究甘露寡糖(MOS)对肉鹑内脏器官的影响,探讨日粮中添加MOS在肉鹑生产中的效果。[方法]选用1日龄肉鹑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鹌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MOS。[结果]随着日粮中MOS添加量的增加,肉鹑的心脏、肝脏、脾脏鲜重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0.5%MOS组50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胰腺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0%、17.00%、5.00%,1.0%MOS组35日龄肉鹑法氏囊鲜重比对照组提高13.04%,1.0%MOS组50日龄肉鹑心脏鲜重比对照组提高11.00%,2.0%MOS组35和50日龄肉鹑心脏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14%和8.00%。35日龄肉鹑心脏、肝脏干重随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0.5%MOS组心脏、肝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4%、6.48%;MOS显著提高了50日龄肉鹑心脏干重(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35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脾脏指数均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P〉0.05);法氏囊和胰腺指数呈不规则变化(P〉0.05);50日龄肉鹑心脏、肝脏、脾脏、法氏囊、胰腺指数均呈波浪式变化,其中0.5%MOS组肉鹑心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MOS组(P〈0.05)。[结论]在肉鹑饲粮中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添加适量的MOS,对内脏器官无损害作用,甚至可提高肉鹑心脏干重,其中MOS的添加量以1.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DGGE技术对肠道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进行分析,研究肉仔鸡生长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发育规律,并重点探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茵群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92羽,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甘露寡糖(MOS)组(1~21 d:饲喂基础日粮+0.2%MOS;22~42 d:饲喂基础日粮+0.1%MOS),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羽.结果表明:肉鸡肠道茵群以乳酸杆菌为主要优势茵群,并且随着日龄变化各消化道的优势菌群发生相应改变;盲肠内菌群的多样性在各日龄段的表现最为丰富,且越接近消化道远端,各日龄间菌群的相似性就越低;日粮中添加MOS增加了肠道中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并可抑制梭菌属等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健康;同时还发现空白组各日龄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菌群相似性最高分别可达77%、68%、72%、49%和63%,MOS组相应的分别为76%、84%、72%、49%和63%,这说明日粮中添加MOS会对肉鸡肠道茵群产生影响,但日龄的变化仍是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鸡抗氧化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测定肉鸡血清、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上述添加剂对肉鸡抗氧化机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能够增强肉鸡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来自6窝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哺乳仔猪34头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于断奶后饲喂基础日粮或基础日粮+甘露寡糖(MOS),收集仔猪断奶当天(实验前)及断奶后7、14、21和28 d粪样,利用PCR/DGGE技术对粪样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进行了分析,以研究日粮中添加MOS对断奶仔猪粪样菌群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前同窝仔猪带谱相似性较高(81%~88%),但存在个体差异;断奶后同窝仔猪的相似性下降(61%~70%);断奶后7、14、21和28 d相邻时间段之间,基础日粮组仔猪菌群相似性维持在61%左右,MOS组菌群相似性在断奶第一周下降后,逐渐增加至70%,说明断奶可引起菌群发生变化,而MOS具有使菌群快速稳定的作用。多样性结果显示,断奶7 d后MOS组菌群多样性增加,基础日粮组下降,14 d后两组的差异增加,28 d时基础日粮组多样性为1.52,MOS组为1.38,差异由断奶当天的0.09上升至28 d的1.14,但差异不显著(P >0.05);条带数分析获得类似结果,即断奶7 d时两组条带数均减少,14 d后MOS组条带数增加,对照组的条带数却减少,实验期内MOS组条带数均高于对照组。 结果提示,断奶导致了菌群的变化,日粮中添加MOS可加速菌群多样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nose (E-nose) for Chinese Cymbidium scent profiling has been evaluated. Changes in scent profiles of two Cymbidium ensifolium cultivars have been monitored at different flowering stages (initial flowering, full flowering, and terminal flowering) and different times combined with two gas collecting device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static headspace (SHS) method. How E-nose can be us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for studying the releasing of flower scent were proposed. Data obtained were subjected to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DFA). PCA was performed on the initially instrumental data 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each data set and such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ensory data contain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cultivar and to time spots. DFA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results, leading to clear separations between the sample groups. Gas collecting device did not seriously affect the result of PCA and DFA. Relative aroma intensity (RAI) was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concept to compare scent intensity between samples on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E-nose to evaluate the scent profile of flo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