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建立的巢式PCR方法检测了297份牦牛粪样。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一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二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3℃;对牦牛源贾第鞭毛虫的最低检测量为1个虫体DNA/m L;特异性试验表明,对隐孢子虫、弓形虫、柔嫩艾美尔球虫、阿米巴虫、牛巴贝斯虫等寄生虫DNA的扩增均为阴性;297份牦牛粪样中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7.4%。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牦牛源贾第鞭毛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鸽子的毛滴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鸽原虫病。常发生于鸽上消化道,尤其是咽、喉部,导致口腔溃疡。本病发病率较高,对鸽的危害性极大,是鸽的常见病。1病原病原是鞭毛虫纲、毛滴虫科、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是原生动物的单细胞鞭毛虫。虫体呈梨形或长圆形,前端有4根前鞭毛,虫体外披一片沿虫体边缘向后伸延的波动膜和一根伸出虫体末端的轴刺。虫体凭借上述器官在体液中作螺旋式运动,以分裂方式增殖,约4小时便可增殖一世代。  相似文献   
3.
1病原及其传播 该病的病原体属鞭毛虫纲、单鞭毛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呈变形虫样,直径为5~30微米,虫体细胞外质透明,内质呈颗粒状并含有吞食的细菌、淀粉颗粒等的空泡。虫体核呈泡状,其邻近有个小的生长体,由此长出1根很细不易见到的鞭毛,偶然也可见到2根鞭毛。  相似文献   
4.
<正>近两年来,六鞭毛虫引起的疾病在天津市养殖观赏鱼中时有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目前已在鹦鹉、慈鲷、罗汉、皇冠、七彩神仙鱼等养殖品种发现此病原。六鞭毛虫感染症多发生于水温较高或急剧变化、饲养密度较大、水质较差的养殖水体(25~28℃),主要经红虫、丝蚯蚓、水蚤等活饵侵  相似文献   
5.
鸽子的毛滴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鸽原虫病。常发生于鸽上消化道,尤其是咽、喉部,导致口腔溃疡。本病发病率较高,对鸽的危害性极大,是鸽的常见病,常给我县的养鸽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病原是鞭毛虫纲、毛滴虫科、毛滴虫属的禽  相似文献   
6.
通过膜过滤、絮凝沉淀法浓缩收集了三江源地区水源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并用蔗糖漂浮法纯化了上述"两虫"。及抗酸染色后镜检,结果显示:在三江源地区10条河流中的6条(60%)检出隐孢子虫,32个采样点11个点(34%)的样品检出隐孢子虫;在10条河流中有2条(20%)检出贾地鞭毛虫,32个采样点的4个点(12.5%)的样品中检出贾地鞭毛虫。  相似文献   
7.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的深蓝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其溶液呈弱酸性.它是鱼病防治中常用的药品,可治疗鱼的原生寄生虫病,如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中华鱼蚤等.由于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在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新型抗原虫药硝唑尼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硝唑尼特(nitazoxanid,NTZ)是一种新的抗原虫药,由Romark实验室创制,首次报道于1976年,化学名称苯酚乙酸酯。2002年由美国FDA批准硝唑尼特液体制剂治疗隐孢子虫病和肠贾第鞭毛虫所致1~11岁儿童的腹泻。在国内,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对硝唑尼特及其混悬剂进行了研究,但至今仍未上市,也无该产品  相似文献   
9.
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Stiles,1915,亦称G.intestinalis或G.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消化道内,引起人和多种动物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贾第虫在宿主小肠肠腔表面生长和无性繁殖,生活史简单,可通过其包囊传播,水是重要的传播媒介[1]。贾第虫呈全球性分布,对人的危害十分严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约有28亿人为有症状的贾第虫病病人,每年有50万新感染病例[2]。同时,贾第虫也是动物最常见的寄生虫,家畜、伴侣动物和许多野生动物已被证明是贾第虫的宿主。近年来发现这些…  相似文献   
10.
对普通级SD大鼠和KM小鼠肠道内鞭毛虫分别作了观察,从大鼠检出10种肠道鞭毛虫:鼠唇鞭毛虫(Chilomastix bettencourti),人肠滴虫(Enteromonas hominis),西蒙氏贾第虫(Giardia simoni)鼠六鞭虫(Hexamita muris),似单尾滴虫(Monocercomonoidies sp),人五毛滴虫(Pentatrichomonas homin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