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6-18
主要研究了大孔树脂纯化葛根素工艺及抑菌性质。以葛根素吸附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葛根素最佳工艺条件,即上样液浓度0.8 g·m L-1,吸附流速9 BV·h-1,乙醇浓度80%,洗脱流速4 BV·h-1。同时试验结果表明,葛根素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因此,葛根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葛根素对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在细胞诱导液中分别添加0、10、20、40、60和80 μmol/L葛根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聚集情况和甘油三酯含量以考察脂质沉积和分化效果,并确定葛根素的最佳添加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0 μmol/L)和最佳葛根素浓度添加组成脂标志基因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应激蛋白(TRIB)和叉头框蛋白O1 (FOXO1)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和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60 μmol/L葛根素均显著增加脂滴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且40 μmol/L葛根素效果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ACCFABP4、FOXO1和TRIB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增加PPARγ蛋白表达(P<0.05)。综上所述,40 μmol/L葛根素能够促进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应用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8.25μg/mL~584.00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8.83%(RSD=1.03%)。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宫衣净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野葛根中葛根素的分离提纯研究,发现溶剂的浓度对葛根素的收率及酸解过程中盐酸浓度对葛根素晶体纯度的影响均非常明显。为此,对这两个因素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45%乙醇抽提时收率达2%;5%盐酸酸解时纯度达95.8%。并对提取物结构进行了1H NMR1、3C NMR、MS、IR表征。为进一步研究葛根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属豆科藤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葛的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茎和叶可作牧草,花可解酒毒,块根富含淀粉,供食用。中医可入药,功能消渴,主治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止邪风痛,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  相似文献   
6.
葛根中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UV、LLC对葛根不同部位中总黄酮与葛根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以峨眉葛块根含量最高,达7.23%,野葛叶含量最低,仅为1.00%;葛根素的含量以峨眉葛块根最高,达4.06%,野葛叶最低,仅为0.103%。  相似文献   
7.
野葛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其根茎中含有葛根素、大豆甙元等异黄酮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肌、保护缺血缺氧组织、抗氧化作用、调控细胞凋亡、抗炎作用、降压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在此对野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野葛异黄酮化合物的科学研究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葛(Pueraria montana var.lobata)根中的葛根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m∶V,g/mL)、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5 min。此工艺条件下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率为3.51%。与加热回流法相比,采用微波辅助法葛根素的提取率提高了19.79%,提取时间缩短了90%。  相似文献   
9.
李红芳  韩继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3+5894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复康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磷酸(20∶80∶0.2,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阴性对照无干扰;计算回归方程为Y=4 233 801X-34 587,R为0.999 9(n=6)。结果表明,在0.063~1.254μg/ml浓度范围内,葛根素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为1.0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颈复康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魏锐  王建南  谢朝阳  何侃  郑群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47-4047,406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测定范围内,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混合对照品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为葛根的质量控制及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