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禽集约化饲养程度的增大,投资成本的增加,疾病风险已成为养殖业的头号杀手,为了将此类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防治与检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家禽免疫接种也就成了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转基因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5.
猪气喘病又名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肺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一般为50%左右,国内阳性率在30%~50%。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在流行暴发的早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会使猪只抵抗力降低,引起感染发病,严重时也会造成死亡。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当天气突变、阴湿寒冷、通风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如有巴氏杆菌、肺炎双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继发感染,可造成较大的损失。对…  相似文献   
6.
新生仔猪贫血是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发病率常达30%-50%,死亡率可达10%-20%。由于营养素铁的摄人量不能满足动物生长的需要而造成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McGowan等于1923年首次公开报道了缺铁与贫血的关系。随后相继出现了各种铁制剂用于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并取得一定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常规治疗方法多半在发病初期和症状轻微时起效果,腹泻严重时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而腹腔注射用药广、疗效好、补液迅速、容纳量大,腹腔有着丰富的肠系膜和血管、淋巴管,吸收能力强。尤其当心脏衰弱,静脉注射困难时,通过腹腔注射进行补液最好。  相似文献   
8.
<正>透刺针法是用同一根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作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临床上应用已有多年;药物透穴注射法是将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9.
<正>用液体石蜡瓣胃注射法治疗牛瓣胃秘结12例,均收到良好效果。一、对6岁奶牛疗效1.症状2010年1月中旬,1头6岁奶牛不吃草、不反刍已6天,曾灌1.5千克植物油及泻药4天。仍不吃草,不反刍,撒尿少,还有少量干黑粪。临床检查发现瘤胃鼓胀,胃肠蠕动音废绝,精神沉郁,心脏衰弱,中度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钙注射对羊肉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化钙注射法嫩化肉类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肉类嫩化领域的热点.Koohmaraie M等[1]提出了向羊肉中注射3 mol/L CaCl2溶液可以改善羊肉的嫩度,随后Polidori P[2]等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虽然,构成肉类基本嫩度的结缔组织在肉类成熟过程中变化很小,但屠宰后立刻注射氯化钙溶液可以增加钙激活酶的活力,加快成熟速度,促进肌原纤维小片化,改善肉类的嫩度.同时,氯化钙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并且具有不会造成肉类嫩化过度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此次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向羊肉中注射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分析在成熟不同阶段氯化钙注射对羊肉嫩度、保水性、蒸煮损失和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