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泰水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1):33-33
本刊讯:长江水系赤眼鳟Squaliobarus curriculus(Richardson)原种亲本首次人工繁殖在江苏泰兴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网箱养殖不同规格赤眼鳟的适宜网目以及适宜颗粒饲料直径的技术参数.实践表明,赤眼鳟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鱼种阶段以34%左右、成鱼阶段以30%左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2004年2月26日,”赤眼鳟的驯养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在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培育成活率方面均已达到生产性水平,项目总体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rricul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获得其myostati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全长为2 214 bp的cDNA序列,其包含了1个含有1 128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共编码375个氨基酸。赤眼鳟与其他物种myostatin的特征性一致。其编码区序列与鲤鱼同源性最高,为96.99%,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为76%~81%,与哺乳类和鸟类的同源性较低,为63%左右。赤眼鳟Myostati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尤其在C端生物活性区,高度的保守性反映了该基因受到了高度的进化限制以及功能的重要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myostatin基因在除肝脏外的其他组织都有表达,在肌肉和脑中的表达量较高,此结果表明赤眼鳟myostatin基因除了对肌肉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以外,还可能在机体中发挥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人工繁苗技术1.催产技术掌握适宜的时机,选择合理的催情剂,是人工繁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雌鱼卵巢发育到催产前,有一段"等待"时期,但对每尾鱼来讲,这段"等待"时期不是很长,要不失时机地集中力量抓好催产工作。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06,27(1):42-43
通过国家验收柳州无公害水产养殖实现“零突破”今年岁末,柳州市畜牧水产局传来好消息:经过两年多努力,该市农工商公司、沙塘农场共50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于11月下旬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地认定验收,这标志着该市无公害水产养殖实现“零突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000m^2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共生产鱼虾1548.3kg,其中赤眼鳟1126kg,斑点叉尾鮰90kg,青虾47.3kg,花白鲢285kg每667m^2纯利达到4632元,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9.
选取平均体重为4.05 g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108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置1个1.6 m×1.2 m×1.4 m的养殖池饲养。采用3×3析因试验,研究赤眼鳟鱼种对配合饲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比。钙和磷各分别设3个水平:0.6%、1.2%和1.8%,共配制9种试验饲料喂养45 d。结果表明:饲料中钙、磷的交互作用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钙、磷的交互作用对饲料系数和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钙水平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磷水平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赤眼鳟对钙、磷的需要量分别为0.6%~1.8%、1.2%~1.8%,而适合赤眼鳟生长的钙磷比为1∶1~1∶3。试验各组赤眼鳟肌肉的钙、磷含量及钙磷比以及脊椎骨的钙磷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饲料中钙水平对赤眼鳟脊椎骨中钙、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骨中钙、磷含量均随饲料中钙水平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赤眼鳟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成  徐国成 《河北渔业》2007,(6):6-8,49,53
赤眼鳟的雌雄鱼鉴别、繁殖季节、性成熟年龄与繁殖力、产卵类型、产卵行为、精卵形态以及受精、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人工育苗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