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2732篇
农学   1966篇
基础科学   335篇
  371篇
综合类   8804篇
农作物   289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93篇
园艺   2501篇
植物保护   235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1043篇
  2009年   1124篇
  2008年   1225篇
  2007年   1105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1277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1069篇
  2002年   905篇
  2001年   1065篇
  2000年   877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504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324篇
  1992年   573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1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5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书讯     
谌有光和王春华研究员新著《陕西果树昆虫图谱》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该书介绍了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害虫及其主要天敌,以作者50多年采集、制作的数百种果树害虫及其天敌标本彩色照片为主线,重要种类配以彩色生态照片和黑白形态图,文字描述简明扼要,并有新颖、有效、实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色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监测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重大病害,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蔓延,该病已成为近年来柑橘生产和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主要虫媒,对柑橘木虱种群的准确监测与有效防控是控制柑橘木虱传播黄龙病的关键所在。有色黏虫板是一种利用昆虫趋色性,对小型飞行昆虫进行监测与诱杀的重要物理防治手段。有色黏虫板同样适用于监测和诱捕柑橘木虱,但黏虫板的颜色、光源、气候条件、悬挂黏虫板的植物种类及其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成分等都会影响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诱集效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将近年来利用有色黏虫板,监测与防控柑橘木虱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有色黏虫板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9):64-65
茶叶产业是大别山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为了加快脱贫步伐,必须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为大别山区低产茶园的改造提供参考,从改树、改土、改园、管采等方面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桃树重要害虫的监测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是山东省栽培的第二大水果,常年受到不同害虫危害。介绍了当前山东省危害桃树较重的6种害虫,桃蚜、山楂叶螨、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桃潜叶蛾、桃红颈天牛的发生特点、虫情监测方法、关键防治时期和安全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生物炭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炭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处理最高。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土壤性质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提高生物炭施用量对茶园土壤次要作用的真菌(LDA值<3.50)丰度的增加效果高于优势真菌(LDA值>3.50)的效果,其中被孢霉属、木霉属、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黑盘孢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茶园机械化开沟减阻减耗需要,设计茶园节能型开沟刀,用于减小茶园开沟时的开沟功耗。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节能型开沟刀侧切刃与正切刃曲线方程,通过离散元仿真方法确定侧切刃螺旋线终点处滑切角与正切刃在侧切刃平面内展开曲线终点处静态滑切角分别为62°、56°。对设计完成的节能型开沟刀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开沟深度为15、20、25 cm时,节能型开沟刀的开沟功耗分别为0.093、0.107、0.128 kW,均小于对照组通用开沟刀的开沟功耗,说明设计的节能型开沟刀在各个开沟深度均能够达到降低开沟功耗的目的。此外节能型开沟刀在不同开沟深度的沟深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0%,高于国家标准和对照组通用开沟刀试验结果,说明设计的节能型开沟刀在降低作业功耗的同时,可保证开沟质量。  相似文献   
7.
养分管理对安溪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扬  孙丽莉  廖红 《土壤学报》2020,57(4):917-927
安溪是铁观音的主产区,茶园养分管理滞后已成为该地区茶叶生产的瓶颈,本研究旨在为该地区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15年在安溪县采集了50个茶园的茶青与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5项主要肥力指标和茶青中9种主要次生代谢物含量;并根据茶农氮肥用量调研数据,初步将茶园养分管理划分为:少量、中量和过度型等三种方式。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发现,此分类方式可解释34.4%(P0.001)茶园土壤肥力参数的总体差异,说明此分类方式能反映出不同茶园养分管理的总体水平;并且,养分管理对表层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养分管理对茶青综合品质的影响可解释品质总差异的7.48%(P0.001);大部分茶青次生代谢物在中量型管理下含量最高。说明养分管理影响安溪茶园土壤的肥力状况,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生产,该地区的建议施氮量约为200~400 kg·hm~(–2)·a~(–1)。  相似文献   
8.
为初步了解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与害虫磷化氢抗性发生发展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直接拌粮法(设置剂量梯度为0?0.2?0.4?0.6 g/kg和 0.8 g/kg)测定硅藻土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 以及磷化氢抗性杂拟谷盗(抗性倍数为 2.3~144.7)对硅藻土的敏感性差异; 除此之外, 本研究还分析了0.4 g/kg硅藻土在 4 种粮食(小麦?玉米?大豆?稻谷)中对赤拟谷盗的杀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0.2~0.8 g/kg)的硅藻土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杀死上述 5种储粮害虫, 不同储粮害虫对硅藻土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其中杂拟谷盗对硅藻土的耐受性最强, 玉米象对硅藻土最为敏感?除个别品系外, 不同磷化氢抗性品系的杂拟谷盗对硅藻土的敏感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且与磷化氢抗性无关; 硅藻土在不同粮食中对害虫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 7 d后, 死亡率为 13%~98%), 其中在大豆中对赤拟谷盗的杀虫效果最强, 在玉米中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硅藻土对主要储粮害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且对抗磷化氢的杂拟谷盗具有良好的致死效果?因此, 硅藻土具备成为储粮害虫防治及其磷化氢抗性治理药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茶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升观光茶园种植区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设计者要根据茶园地域特点、茶叶产业发展要求、茶文化特点,从设计原则、景观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手法方面入手,提升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和文化品位,为茶叶资源开发利用及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齐齐哈尔市省种畜场对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危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在齐齐哈尔地区一年发生3次代,以幼虫取食甘草叶片为害,成虫在甘草根际及土缝等处越冬,用化学药剂防治和农业技术防治相结合是防治甘草跗粗角萤叶甲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