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为基础,应用引诱剂对其成虫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并结合其生活习性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为光肩星天牛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对星天牛抗虫序列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51个木麻黄(Casuarina spp.)地理种源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抗性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调查获得数据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逐步聚类分析,将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划分为高感、中抗、高抗和绝抗4个类群,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类群木麻黄对星天牛的抗性达极显著差异,因此在星天牛发生严重地区可以选择既抗虫、又抗风,生长较好的C_(33)、C_(39)、C_(44)等种源造林。  相似文献   
3.
对黄斑星天牛虫害木(毛白杨)施以高压电击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击法对杀灭黄斑星天牛1~3龄幼虫效果明晃,死亡率达70%~80%;各龄幼虫停止取食率80%~90%.高压电击法在防治木材害虫、树木蛀干害虫及木材检疫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微波处理作为木质包装替代处理方法的可能性,对不同规格和含水量的杨树木块进行微波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能够穿透厚度为10cm的杨树木材;当微波功率为900W时,规格为10cm×10cm×10cm和10cm×10cm×2.5cm的新木块中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olis)幼虫完全死亡所需时间分别为5min和2min;而干木块中则仅需3min和30s.对微波处理引起木材温度变化和水分损失以及天牛幼虫的水分损失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放菌方式对白僵菌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挂笼试验研究了悬挂布氏白僵菌无纺布菌条和喷雾两种不同放菌方式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死亡率、产卵量和白僵菌活孢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无纺布菌条的带菌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纺布菌条放菌方式对成虫的杀伤力明显高于喷雾放菌,尤其是在放菌3—7d后;成虫产卵的刻槽数也明显低于喷雾组;在自然条件下,菌条上的孢子的活孢率和喷雾放菌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河北省境内为害林木、果树的天牛科昆虫5亚科64属99种,并对其已知分布地点和寄主植物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成虫大多在白天活动,在自然条件下有趋向木麻黄防护林带飞翔的行为。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每天8时和16时为交尾高峰。成虫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MeliaazedarachL.)。苦楝树饲养雌虫每头产卵156~198粒,平均176 4粒,是木麻黄饲养的3 10倍;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72~110d,平均91 8d;雄虫寿命88~125d,平均103d,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Casuarinaequi setifolia)的多存活30 2d、40d。幼虫主要集中在离地面40cm高度内的树干根际附近,占总虫数的94 8%。1年生林分受害株至第2年5月成虫羽化期死亡率最高,达66 7%,3~7年生林分有虫株率最高;7年生以下林分应重点防治。在生境条件相似的同龄林中,星天牛则喜欢危害基径较大的木麻黄,6cm以下的树则较少受害。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一树上的一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0.
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OPA衍生法对河北地区的毛白杨、冀秦1号杨、旱柳、加杨、山海关杨、北京杨、大官杨等7种树木的木材研究发现,根据其氨基酸组成可将该7种树木分为3类组合形式:(1)抗光肩是天牛树种──飞白杨,其氨基酸组合中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的含量超过平均值;(2)对光肩星天牛敏感树种──山海关杨、北京杨和大官杨,氨基酸组合中该7种氨基酸含量低于平均值;(3)对光肩星天牛较敏感树种──加杨、旱柳和冀秦1号扬,氨基酸组成介于前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