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236篇
农学   1324篇
基础科学   546篇
  221篇
综合类   7592篇
农作物   1302篇
水产渔业   396篇
畜牧兽医   921篇
园艺   2105篇
植物保护   48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8篇
  1953年   16篇
  1952年   11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盐帮菜是川菜中有特色的地方菜类,作为一种地域饮食文化,一直受到大众的推崇,尤其是在川渝地区人们 很是喜爱。原为小河帮菜系,因其发源于自贡,历史悠久、口味独特,故而得名为自贡盐帮菜。为了挖掘自贡盐帮菜的 地域特色与文化发展现状,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以自贡盐帮菜菜馆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网络大数 据调查法和归纳分析法,分析盐帮菜馆的传播与发展现状。自贡盐帮菜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菜品的地域特色 主要为盐文化、食材的地域性。自贡盐帮菜保持着麻辣鲜香的口味,并不断由自贡传播到其他地区,就自贡盐帮菜文 化菜馆的分布而言,具有相对集中的特征。从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来看盐帮菜已形成了地理核心区,即以西南地区为 主的地理核心区和更大的文化扩散影响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辽棉35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规程规定了高原夏菜甘蓝生产技术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产量指标、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甘肃省高原夏菜甘蓝生产。  相似文献   
5.
羊奶菜酱菜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当地居民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酱菜之一,其手工制作技艺至今仍在现有生活中保存完整。但是,在现有文献中,关于羊奶菜酱菜制作技艺的记录很少,加之速食文化的兴起,都阻碍了对当地特有酱菜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实地调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云南建水县羊奶菜酱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行记录,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7,(24):56-59
分别采用苯胺法和间苯三酚法测定了棉粕和棉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间苯三酚法测得的结果高于苯胺法。就标准加入量的回收率而言,只有当样品提取液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苯胺法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收率;而间苯三酚法对所有样品提取液的回收率均在100%~108.8%。由此可见,使用间苯三酚法对棉粕或棉油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定量要比苯胺法优越。  相似文献   
7.
高原夏菜甘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定西市高原夏菜甘蓝的病虫害有"四病三虫",其中以甘蓝枯萎病和小菜蛾危害最重,通过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减轻了甘蓝病虫害的发生,为生产优质甘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中棉所94A91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抗病优质机采棉冀棉64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