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8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林业   634篇
农学   553篇
基础科学   302篇
  2402篇
综合类   3008篇
农作物   432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607篇
园艺   226篇
植物保护   23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述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新品种"鹿肚耳"的形态特征和食用特点,测定其与黑木耳、毛木耳、毛木耳白色变种"玉木耳"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鹿肚耳热量235 kJ/100g、蛋白质7.21 g/100g、脂肪1.5 g/100g、碳水化合物48.4 g/100g、总膳食纤维29.3g/100g,含有5种常量元素、5种必需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含量是黑木耳的4.6倍;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化学评分(CS)和氨基酸评分(ASS)分别为12和18.86,色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综合评价低于其他3种木耳。  相似文献   
3.
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徐光启手迹》二书中包含了大量有关肥料与施肥技术的内容,其中既有徐氏对明以前农书中提及的肥料技术经验的吸收,也有徐光启本人在前人基础上亲身实验得出的新的成果与感悟。从内容上看,与前代相比,徐氏书中所载的明代肥料种类有了很大增加,肥料主要成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徐氏所总结的明代施肥技术具有因地制宜使用肥料、根据作物选择不同肥料、注意施肥适量、基肥与追肥搭配施肥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饲养系统和日粮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3.97±0.55)kg的120只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T1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T2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和锌硒复合矿物质(0.2 mg/d硒,50 mg/d锌),T3组在室外放牧,除了采食苜蓿草外,每天额外补充100 g稻草和100 g燕麦。试验时间为9周。结果:T1和T2组羔羊的末重、日增重、半胴体重、下肢深度、下肢重量、眼肌面积、颈、胸肌、肾重量均显著高于T3组(P<0.05),但骨盆骨重量显著低于T3组(P<0.05)。各处理组羔羊的可食用部分和骨盆肌肉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T2组63 d羔羊血液硒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9.83%和25.0%(P<0.05),血液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1.71%和45.91%(P<0.05)。T3组羔羊肌肉钙含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79%和5.37%(P<0.05)。T2羔羊肌肉硒和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41.18%、65.52%和38.19%、46.15%(P<0.05),T2和T3组羔羊肌肉钾含量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7%和4.28%(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羔羊胴体的脂肪含量低于室内饲养的羔羊,室外放牧可以提高肌肉钙和钾含量,但肌肉硒含量降低。 [关键词]饲养系统|羔羊|屠宰性能|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1987~1990年,对3515hm2残次毛竹林试验区进行4年2度的砍杂、全垦、全垦结合施肥3种不同的作业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均比试验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其平均立竹量由1716支/hm2增加到3075支/hm2,平均胸径由6.67cm增加到8.91cm,平均度产新竹由3780kg/hm2增加到15090kg/hm2,平均度产竹笋由570kg/hm2增加到2430kg/km2,度产值由795元/hm2增加到3235.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7.08。3种作业方式的比较,以全垦结合施肥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牛卵巢卵泡内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的CO2培养箱内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及胚胎体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含5%小牛血清(CS)的TCM-199内的卵母细胞在2%CO2条件下培养20h后,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期(MⅡ期)的卵子数明显高于在5%CO2条件下培养的卵母细胞数(P<0.05)。两种浓度的CO2条件下培养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2%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高于5%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8.
台江采育场竹木混交林丰产措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江林业采育场现有竹木混交林进行施肥和土壤垦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虽有一定增产效果,但经方差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土壤垦复措施的增产效果,以深翻加施肥的新竹产量最高,锄草松土居第二,单纯深翻并不理想,效果不如劈山抚育。因而,新兴竹木混交林应以调整竹林结构和护笋养竹为主,每年锄草松土即可达到材用丰产林标准,不宜盲目深翻、施肥。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在总体数量上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再其次是放线茵,特殊生理类群是解磷茵居多,纤维素分解茵次之,固氮茵最少;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多样性指数是施肥点的土壤高于附近的土壤,而土壤中特殊生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无此变化趋势,即微生物总数高的土壤,其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in cotton fiel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was conducted with GIS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soil nutrient const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f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wa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previous crops. Grid sampling and variable rat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VRAT) were the tools that would hopefully increase fertilizer efficiency. The fertilizers were applied where they were needed and at proper rate. Balance fertilization demonstration showed that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nutrient level in soil could decrease fertilizer cost with 657.4 yuan / ha and increase seed cotton yield by 19.8%. A net profit of the balanced fertilization was 5314.9 yuan / ha higher than that of local fertiliz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