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化县思茅松毛虫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澄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35-236
调查了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对该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纵带球须刺蛾是多种农林作物的害虫。在广州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茧内越冬,幼虫一般为7~8龄,幼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常成为流行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进行防治试验表明,90%敌百虫晶体40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00倍液和50%杀螟松乳剂100000倍液等,以及2.3×10~(5-7)浓度的核多角体病毒,均对幼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菌株NJ1分离自苏南丘陵地区苜蓿菌核病株.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病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NJ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最适pH值为5~9;病原菌对硫酸铵利用能力强,对L-半胱氨酸利用能力差;对甘露醇和乳糖利用最好,D-果糖和D-木糖利用较差,不能利用柠檬酸.  相似文献   
4.
梯室淡毛三节叶蜂Arge reversinervis Wei是危害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新害虫。对梯室淡毛三节叶蜂的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首次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梯室淡毛三节叶蜂在海城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下树做茧越夏越冬。梯室淡毛三节叶蜂的天敌主要有显背臀姬蜂Notopygus insignis Kriechbaumer、褪色前眼茧蜂Proterops decoloratus Shestakov、叶蜂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及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相似文献   
5.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feeding and oviposition punctures made by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on gypsophila(Gypsophila paniculata ) and bean(Phaseolus vulgaris) leaves, and the development times of the immature stages on these plants. The absolute number of punctures per leaf area was much greater on bean leaves than on gypsophila leaves. The number of mines per leaf was also higher on beans than on gypsophila, but the ratio of mines/punctures was higher on gypsophila. Gypsophila leaves were punctured on both sides, but most of the punctures were on the distal third of the upper leaf side. On beans the punctures were dispersed uniformly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eaf. The larval period (±SE) at temperatures of 20, 25 and 30°C was 9.9±0.2, 4.4±0.1 and 3.7±0.1, and 5.5±O. l, 3.7±0.1 and 2.4±0.1 days, on gypsophila and bean, respectively. The pupal period at 17, 20, 25 and 30°C lasted 19.9±0.2, 14.7±0.1, 10.4±0.1 and 7.8±0.1 day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
乌副盔蚧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川川  伍慧雄 《昆虫天敌》1991,13(3):101-106
乌副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是柑桔及许多园林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广州一年发生8~9代,各代历期变化为28~66天。雌成虫产卵量为64~208粒,卵的孵化率高达95~100%。第1龄爬行若虫的出壳高峰在上午10时左右。该虫的种群数量秋季明显上升。调查得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共9种,5种寄生蜂中,以胶蚧红眼啮小蜂Tetrastichus purpureus和日本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两种为最主要。杀虫剂试验表明,用2.5%溴氰菊酯1:2000倍液喷雾或以40%氧化乐果1:6倍液涂干可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7.
麦茎谷蛾在山西南部麦区普遍发生,丘陵旱塬地区为害较重。大发生时,孕穗~灌浆期小麦被害穗率达30%以上。药剂防治试验表明,3月上旬卵态幼虫孵化时用40%甲基异柳磷、20%菊马乳油等进行一次性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辣椒田蟋蟀有5种。北京油葫芦 Teleogryllus emma Ohmaehi et Matsumura 为陕西关中灌区椒田的主要种。大扁头蟋 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 为不同生态区的常见种。各种蟋蟀在陕西1年均发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孵化盛期,4月下旬—9月上旬若虫发生期,8月下旬—9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8—9月是为害辣椒的关键时期。蟋蟀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趋化性,有趋向于渠边、地边的习性,18—19时为日活动高峰。地膜、杂草孳生、生长势郁闭、麦糠(草)覆盖及混作的椒田,种群数量大,为害严重。早期田间挖窝诱蛛、插种玉水、花生、繁育天敌,中期溜施毒土,后期毒饵诱杀,是控制蟋蟀为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危害我国林业的竹节虫及其生物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节虫简称 目,近10余年我国南北许多省区已有10 多种 不同程度危害林、农业,且有扩展蔓延之势。文内共介绍我国14 种 的鉴别特征、分布、寄主及有关生物学资料。这14种 分别隶属于 科与异 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