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博士研究生特点的综合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三个主要环节,探索了适合博士生特点,反映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每个竹种的不同的出笋期选用雷竹、角竹、金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冬笋)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模式样板20公顷。对竹笋的产量、笋期,作了观察、调查。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8℃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条件下,或有丛生的食用竹笋生产的地区,可按此模式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海涂含盐土壤中,角竹造林后成园快,笋单产高于哺鸡竹;角竹笋期5月14日~6月10日,哺鸡竹为4月29日~5月10日,盛笋期在出笋中前期,延续约10~12d;竹笋单株重量哺鸡竹明显大于角竹,笋株粗重期在出笋初期和中前期,比盛笋期约早3d,延续时间同盛笋期。因此,宜扩大角竹造林面积,延长供笋期,多产市场淡季笋,以获得更佳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绿秆黄槽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天然形成的园艺新品种,1989年以来,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的“地下茎—笋—幼竹—成竹”的生长规律以及出笋和退笋的特点,为制订科学的培育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竹引种栽培时,移栽母竹应用3种方法进行处理.其一用黄泥浆溶液进行处理,二是吲哚丁酸溶液处理,三是ABT 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栽培后,对母竹3种处理的试验,苗木生根长鞭、成活率、出笋率、生长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用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泡的母竹栽培,比吲哚丁酸和黄泥浆溶液处理的生根长鞭分别提高29%、45%,成活率分别提高4%和7%,出笋率分别提高52%、64%.  相似文献   
6.
毛竹杉木混交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5—2008年国内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研究成果,从竹杉混交林造林效果,土壤肥力影响,混交林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水文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Pb与Cd对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阐明Pb和Cd的生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和Cd对不同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50mg/kg)和Cd(<10 mg/kg)提高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Pb对八棱海棠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而Cd的作用与此相反;重金属Pb和Cd影响苹果幼苗的光合性能,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而低浓度的Cd(<20 mg/kg)提高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结论]Pb和Cd胁迫处理影响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光合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8.
利用噬菌体环七肽库筛选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对其亲和力进行生物学鉴定。以HL-7702为消减细胞,HepG2为筛选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进行4轮全细胞消减筛选,并随机挑取6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以ELISA法鉴定其与HepG2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并合成多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经4轮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利用ELISA从随机挑选的60个噬菌体克隆中得到15个与肝癌细胞具有高结合力的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发现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发现1条多肽序列亲和力较高,为提高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产于浙江省安吉县刚竹属2个新变型——花秆红壳雷竹Phyllostachys incarnata Wen f.bicolor P.X.Zhang,X.X.Chen et G.H.Lai和黄秆水竹Ph.heteroclada Oliv.f.flaviculmis P.X.Zhang,X.X.Chen et G.H.Lai。前者不同于原变型在于其竹秆和枝条黄色,沟槽部分为绿色,其他部位也多少有不规则绿色纵条纹,部分叶片有少量淡黄色或白色细纵条纹;后者不同于原变型在于其竹秆和枝条黄色,偶有少量不规则绿色纵条纹,叶片偶有黄白色细纵条纹。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培养阶段基质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的培养阶段进行跟踪观察,初步分析了瓶栽杏鲍菇培养期间基质的理化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培养至25-30d时菌丝发满,基质含水量、呼吸产生的CO2量最大;基质pH在菌丝生长阶段前期下降较快,后期基本维持稳定;适宜的后熟时间能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