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7篇
林业   3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2.
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和B大组的特异性引物对一种新的白蜡虫寄生蜂--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Apr、wAprB和wAprB,长度分别为620、566和463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ApA、wAprB与w...  相似文献   
3.
白蜡虫对低温的高度耐受性对其生存、繁殖及白蜡生产都至关重要。为探讨低温胁迫对白蜡虫hsp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白蜡虫二龄雄虫在低温胁迫下7个不同的 hspshsp21.5,hsp21.7,hsp40,hsp60,hsp70,hsc70,hsp90)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除hsc70外,其余hsps均能被低温不同程度地诱导,其中hsp70、hsp21.7hsp90的上调量十分显著。说明多数hsps都与白蜡虫幼虫应对低温胁迫相关。  相似文献   
4.
白蜡蚧是危害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的主要害虫,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绿化景观的质量,实施有效防治必须要深入了解其生活史与发生规律.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药剂、不同浓度防治试验对比,筛选出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浓度,其防治效果达87%以上,可有效控制该虫害.  相似文献   
5.
白蜡虫卵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白蜡虫卵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了白蜡虫卵和卵囊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蜡虫卵及卵囊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卵的粗蛋白含量为44.6%,卵囊壳中为53.57%,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3.16%和50.53%,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38%和17.90%,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表明,白蜡虫卵为实际无毒物质,无任何致突变和致畸作用,说明人类食用白蜡虫卵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物对于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维生素合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与利用、孤雌生殖、信息素的合成,同时在抵御外来菌的侵入与定植以及在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2]。对于刺吸式昆虫来说,由于植物枝干韧皮部汁液营养组成不均衡,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而必需氨基酸组分欠缺或含量较低[3],这些昆虫体内的共生细菌能提供寄主昆虫所缺乏的必需氨  相似文献   
7.
白蜡虫 Ericeruspela Chavannes是经济昆虫 ,也是生产中的害虫。在抚顺地区 1年发生 1次 ,以受精后的雌成虫越冬。成虫密度较高 ,产卵量大。掌握好时机 ,采用 40 %氧化乐果、辛硫磷 1 2 0 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 98%。  相似文献   
8.
湘西白蜡虫寄生蜂名录及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湘西白蜡虫的主要天敌——白蜡虫寄生蜂的种类及名录,计为5科14种,对其中1种新种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可供白蜡生产工作者查对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越冬白蜡虫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白蜡虫越冬时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比较昆明与长春越冬虫体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为了解白蜡虫低温适应机制提供有用信息。[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昆明越冬雌成虫(KM)和长春越冬雌成虫(CC)体内细菌16s rRNA及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利用Usearch软件进行细菌和真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划分,并利用Mothur软件对OTU进行分类学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细菌KM和CC样品中共得到344个OTU,真菌KM和CC样品中共得到230个OTU。细菌共鉴定到15门、137属,在KM中乳球菌属占主要比例(29.78%),而在CC中立克次氏体占主要比例(55.77%),真菌中共鉴定到6门、83属,在KM中仅鉴定到41个属,而CC中鉴定到75个属,其中线虫草科无法归类的属在2个样品中均为优势菌群,但CC中含量远低于KM。[结论]昆明与长春越冬虫体内细菌及真菌种类和数量均不相同,与昆明越冬虫不同,需要应对极端低温的长春越冬虫体内立克次氏体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0.
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的营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