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6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林业   1154篇
农学   716篇
基础科学   317篇
  463篇
综合类   4567篇
农作物   418篇
水产渔业   725篇
畜牧兽医   2135篇
园艺   1019篇
植物保护   59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943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7篇
  1965年   32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上调表达与抗逆性有一定相关性。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Slr1501是一个未知蛋白,预测其属于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NAT家族N-乙酰基转移酶。为了进一步明确slr1501基因功能,本研究从集胞藻6803中克隆slr1501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slr150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分析。经1 mmol/L IPTG诱导2 h后Slr1501蛋白成功表达,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lr1501重组蛋白特异性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韩威 《落叶果树》2020,52(2):60-61
蜂糖李品质优良,口感好,在贵州地区栽培面积达3万hm^2以上,现已成为贵州知名品牌。该品种3月中旬始花,果实6月下旬成熟,近圆形,成熟果面淡黄色(图1),平均单果重35.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可溶性糖13.5%,蜂蜜甜味。平均666.7m^2产量870kg,平均每千克价格45元,666.7m^2产值4万元左右,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李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节瓜根际分离到一株具有防病促生功能的荧光类假单胞菌FP1761。该菌株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拮抗能力,能够解钾、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可产生氨、蛋白酶、嗜铁素、吲哚乙酸。生物测定表明菌株FP1761可显著促进小麦生长。生理生化、平均核苷酸相似度、16S rDNA和多基因分析将FP1761鉴定为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菌株FP1761基因组草图全长6.12 Mb,(G+C)含量为59.9%,共编码5467个基因序列。将该菌株与种内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分析,共产生 4 357个共有基因,菌株FP1761特有基因327个。利用antiSMASH对菌株次生代谢基因簇进行预测,发现其含有8个潜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其中两个基因簇与嗜铁素pyoverdine合成相关,未见聚酮类合成基因。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与病原性假单胞菌相似的III型分泌系统,但丢失了效应蛋白调控因子hrpS和转运相关的hrpHhrpK1基因。对全基因组扫描,菌株FP1761仅保留了病原性假单胞菌的保守效应蛋白AvrE和HopAA1-1。FP1761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具有III型分泌系统的摩拉维亚假单胞菌。本研究表明摩拉维亚假单胞菌FP1761具有潜在的植物防病促生功能,但其III型分泌系统与植物益生互作机制有待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6.
子莲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径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方法逐步筛选得到:子莲蓬数、每个莲蓬莲粒数与壳莲百粒重是构成子莲壳莲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壳莲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7.
杂交高粱种子的生产取决于胞质核雄性不育性(CMS)的利用。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粱CMS资源是来自milo或雄性不育诱导的milo胞质组。载有该胞质的品系的育性恢复急需通过两个基因的互补作用机制来实现;1989年Sehertz等人研究了大量的高粱品系,  相似文献   
8.
9.
在肉用种鸽场不同品种的肉鸽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种鸽,往往在生活力、适应性、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这就是杂交优势。就性状而言,杂交优势就是杂交后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值超过双亲性状的平均表型值。例如美国王鸽年育成乳鸽14只,石歧鸽年育成乳鸽15只,两者杂交后,其杂交后代种鸽年可育成乳鸽平均16只,这就表现了杂交优势。这种杂交优势产生,主要是山于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子频率的增加,从而抑制或减弱了更多的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群体中的平均非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的农民亏损幅度较大。2008年4月份玉米播种期间,化肥价格较去年上涨59%,每亩化肥成本140元,柴油价格涨至6500元/吨,土地流转费220元/亩,雇工70元/天,种子费24元/亩等等,玉米每亩成本为539元(不计自身劳力),按平均亩产410公斤计算,玉米成本价为1.31元/公斤,按平均25%水计算,折算成标准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