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1篇
  免费   1139篇
  国内免费   1426篇
林业   2901篇
农学   1931篇
基础科学   1078篇
  1635篇
综合类   14804篇
农作物   1343篇
水产渔业   1187篇
畜牧兽医   10180篇
园艺   1709篇
植物保护   1598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1128篇
  2022年   1054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972篇
  2019年   1291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935篇
  2016年   1244篇
  2015年   1169篇
  2014年   1917篇
  2013年   1875篇
  2012年   2483篇
  2011年   2586篇
  2010年   2202篇
  2009年   2310篇
  2008年   2640篇
  2007年   2362篇
  2006年   1902篇
  2005年   1669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1137篇
  2002年   811篇
  2001年   741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相关基因TaLox-B1的差异和分布,利用小麦4B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对7个麦区的436份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种TaLox-B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TaLox-B1a(与高LOX活性相关)、TaLox-B1b(与低LOX活性相关)和杂合型,其频率分别为19.0%、70.4%和10.6%。小麦LOX活性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因型TaLox-B1a在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1.1%、19.8%和17.6%;基因型TaLox-B1b在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比例分别为87.9%、72.5%;杂合型仅存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14.2%、12.4%和9.8%。利用标记LOX16LOX18对53个自选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发现自选品系仅有TaLox-B1b与杂合型两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TaLox-B1ab有32个,比例为60.4%。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快速鉴定小麦籽粒LOX活性,加速LOX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黄芪筛选出的17个潜在活性成分中,有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计65个基因靶点与PRRS相关宿主基因交叉,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对治疗PRRS有重要作用,TNF、IL8、TP53、IL6、IL10、IL1B、JUN等45个蛋白靶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黄芪治疗PRRS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外间隙和胞浆等组分,并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相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PRRS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为实现拖拉机外形与功能的协同优化,基于艺术设计理念对其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拖拉机零部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匹配整机参数条件,以产品设计视觉创新为出发点,结合功能要素关系,搭建艺术理念下的拖拉机协同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的越埂功能、转向功能与视野范围较外形功能协同前误差控制在7%范围内,拖拉机的后轮滑转率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误差控制在5%范围内,吻合度较好,功能协同外形设计可行,可为拖拉机外形优化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对新生仔猪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102.8±6.3) kg的"杜洛克×二花脸"初胎母猪在人工授精后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n=21)和添加甲基供体(4 700 mg/kg蛋氨酸、16.3 mg/kg叶酸、2 230 mg/kg胆碱、0.15 mg/kg维生素B_(12)和1 180 mg/kg维生素B6)的基础饲粮(甲基供体组,n=22)。饲养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至母猪分娩结束。母猪分娩结束后,称取新生仔猪重,然后每组选取8窝,每窝选取1头仔猪(每组共选取8头仔猪)进行屠宰采样,测定新生仔猪内脏器官重量,并采集肝脏,用于测定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对新生仔猪个体重和肝脏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脾脏重量(P0.05)。2)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中糖原(Gly)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与葡萄糖-6-磷酸酶(G6PC)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了新生仔猪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3)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上调了新生仔猪肝脏糖异生相关酶如PEPCK1和G6P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新生仔猪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等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 0.05),同时还显著上调了新生仔猪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蛋白脂酶(LPL)等肝脏脂质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4)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三磷酸腺苷(ATP)、氧化型辅酶Ⅰ(NAD+)、线粒体DNA(mtDNA)含量以及柠檬酸合酶(CS)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P0.05)。5)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细胞核呼吸因子-1(NRF-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可抑制新生仔猪肝脏脂质沉积,促进新生仔猪糖异生,改善新生仔猪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功能。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来源及其化学成分、生活活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在多方面可提升运动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以深海鱼油和天然卵磷脂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添加剂对贵宾犬血脂调节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6月龄生长期红色贵宾犬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单笼饲养,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8%添加剂、基础日粮+1%添加剂、基础日粮+1.2%添加剂,试验期60 d,分析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和1.2%的深海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复合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贵宾犬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GSH-PX活性(P0.05);1%深海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复合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贵宾犬血清中T-AOC活性(P0.05);不同添加量的深海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复合添加剂均具有降低血清中MDA含量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分析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防灾减灾、改善生态、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界定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概念。采用生态经济学计量方法,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价模型。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分区,适当考虑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以及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网分布概况,收集39个典型县(市、区)2016年度的土壤、水文、气象等观测资料,测算出其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而推算至全类型区,再从8个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推算出2016年度全国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并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园艺作物挥发物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挥发物作为其重要的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绿叶挥发物、萜类挥发物和苯环类化合物,对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三级营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其合成调控机理,对探索其在植物防御以及生长发育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园艺作物挥发物是影响其品质、功能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成分。为此,本文对园艺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合成途径以及调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