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3篇
  19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讨土类供钾能力与钾素施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甘肃河西内陆灌区主要土类供钾能力和经济作物钾素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施钾利润与土壤供钾能力呈负相关,供钾能力小的土壤,施钾利润大。不同土壤类型供钾能力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是:耕种栗钙土盐化潮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灰漠土灌漠土,而不同作物施钾利润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是:西瓜马铃薯棉花甜菜油菜。经回归统计分析,西瓜、棉花、甜菜、油菜、马铃薯K2O在462.00、298.95、355.51、113.36、239.70 kg hm-2时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钾肥施用量,施肥利润将出现报酬递减。  相似文献   
2.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廉价型基质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的效应(R)是牛粪〉蛭石〉沙子;因素间最佳容积比是:沙子:牛粪:蛭石=0.4:0.4:0.2。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存活率、基本苗变化顺序是:蛭石(CK)〉廉价型基质,而单株粒质量、单粒质量、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变化顺序是:廉价型基质〉蛭石(CK)。廉价型基质栽培与传统蛭石(CK)比较,基质成本降低了6.40元/m^2,利润增加了8.06元/m^2。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冷凉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00万亩,需要脱毒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用蛭石做栽培基质,用营养液提供营养。由于蛭石价格昂贵,成本高,制约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面积繁殖。因此,研制和开发廉价型栽培基质成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和消毒杀菌理论,用沙子、牛粪代替成本高的蛭石,用多功能专用肥替代传统的营养液,用消毒杀菌剂替代锅炉高温消毒,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现将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采用肥料田间试验,研究了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在增加,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则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符合报酬递减律;多功能复混肥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199.36kg/hm2时,制种玉米预测产量为8599.61kg/hm2,与田间试验处理5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温室内进行了畜禽粪便生态肥对灌漠土肥力质量及人参果品质和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畜禽粪便生态肥适宜施肥量比例为畜禽有机肥45.00 t?hm-2、人参果专用肥1.50 t?hm-2、聚丙烯酰胺0.09 t?hm-2;施用畜禽粪便生态肥与传统化肥比较,土壤容重和pH值降低5.39%和9.11%,总孔隙度、团聚体、CE...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改土肥与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重因素依次是聚乙烯醇Zn-SO4.7H2OCO(NH2)2(NH4)2HPO4糠醛渣,因素间最佳组合是:A2B3C3D1E2(糠醛渣1 500 g、CO(NH2)21 125 g(、NH4)2HPO4900 g、ZnSO4.7H2O 45 g、聚乙烯醇90 g)。随着有机营养改土肥用量的增加,玉米制种田孔隙度、团粒结构在增大,容重在降低。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与玉米制种田蓄水量、有机质、速效养分EC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为0.06%时,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植物学性状,施用量大于0.06%时,对玉米的植物学性状有抑制作用。随着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在增加,但单位(1 kg)有机营养改土肥的增产量则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有机营养改土肥最佳施用量为1 349.96 kg/hm2时,制种玉米的理论产量为7 080.00 kg/hm2。  相似文献   
7.
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的植物病原有13种,其中由Curvulairia lunata(Wakke)Boed病原引起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叶部的一种新病害,在田间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较大,危害十分严重;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be)Shoemaker病原引起的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引起的褐斑病和顶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锈病在局部区域的一些品种和组合上发病较为严重;其他叶部病害零星发生,对制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对河西内陆灌区棕漠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棕漠土保水肥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棕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棕漠土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配比为:有机生态肥∶保水剂∶制种玉米专用肥∶聚乙烯醇为0.978 3∶0.000 9∶0.019 6∶0.001 2。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68.75t/hm~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为6.64t/hm~2。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棕漠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22.75%,22.76%,22.74%,9.50%,22.75%,22.76%和22.74%;有机质、CEC、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5.01%,21.64%,0.63%,2.26%和2.09%;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93.97%,35.35%,20.78%;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增加61.82%,44.64%,40.00%和64.29%;制种玉米增产值和施肥利润增加39.23%和31.82%。[结论]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棕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制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几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组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以蘑菇渣、鸡粪、玉米秸秆、油菜籽饼容积比按0.20∶0.30∶0.45∶0.05配置的组合效果最佳,与有土栽培比较,基质容重降低了0.27g/cm3;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容积含水量、蓄水量分别增加了117.62g/kg、4.65%、93.04 m3/hm2;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分别增加了18.37g/kg、32.97 mg/kg、24.89 mg/kg和62.64 mg/kg;黄瓜产量、产值、利润分别增加了15.84 t/hm2、1.26万元/hm2和0.74万元/hm2。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配制栽培基质,不会引起重金属离子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灌漠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功能性肥料对制种玉米田物理性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CO(NH2)2>(NH4)2HPO4>抗重茬剂和聚乙烯醇。因素间最佳组合是:A3B2C1D1(即抗重茬剂30 kg/hm2,CO(NH2)2 600 kg/hm2,(NH4)2HPO4 350 kg/hm2,聚乙烯醇30 kg/hm2)。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与制种玉米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微生物数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制种玉米田体积质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功能性肥料施用量梯度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功能性肥料施用量在1 350 kg/hm2的基础上,再增加337.50 kg/hm2,收益出现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 = 3 782.61 + 1.650 5x - 0.000 378 7 x2,功能性肥料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x0)为1 350.01 kg/hm2,玉米理论产量(y)为6 700.99 kg/hm2,计算结果与最佳施用量试验处理5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