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棉花育种中黄萎病抗性连锁SSR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流域棉花(Gossypium spp.)育种重要亲本苏棉12和荆55173(感黄萎病)与抗黄萎病资源Sicala V1和中21373配制两套感病×抗病杂交组合(苏棉12×Sicala V1和荆55173×中21373),在其杂交组合的自交子代群体中挑选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9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实施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结果表明,通过单标记选择,8个SSR标记的aa与AA两种基因型个体间的黄萎病校正病情指数(Correction disease index,CDI)差异达到极显著或者显著水平。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单标记、双标记以及多标记3种筛选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合理采取多个有效标记同时筛选能够提高选择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中,花椒、黄柏和木香的抑菌作用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9.30%、48.29%和45.54%。同时,这3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均显著高于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室内毒力测定中,花椒、黄柏和木香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EC_(50)分别为3.74,13.98和17.02 mg/mL。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区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生产.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变异性较强的病菌,快速有效地鉴定黄萎病菌是研究黄萎病的重要工作.综述了病原菌生理型鉴定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天门、潜江、仙桃3市的棉花枯、黄萎病的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湖北省棉花桔、黄萎病为大发生年,病株率达16.7%~80.4%,病情指数迭15.5~55.0,病害混合发生普遍且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连年种植带菌棉种,使棉田积累了大量菌源,缺乏抗耐病品种以及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根据病害暴发流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发掘棉花黄萎病的生防菌株,从棉花中分离内生菌并通过温室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株具有较好生防活性的细菌菌株HB3S-20,其温室平均防效为62.57%。大田试验采用移栽时灌根的方式,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效为54.67%。通过形态鉴定和16S r DNA序列比对,该菌株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室内测定的结果表明,其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7.30%;利用CAS培养基进行检测,菌株HB3S-20能够产生嗜铁素物质。另外,菌株HB3S-20对棉花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能够使株高、鲜质量显著增加。综上,恶臭假单胞菌HB3S-20菌株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棉花黄萎病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土育苗和裸苗接种后移栽的方法,对2007-2008年间采自湖北不同地区的32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和4个对照菌株进行了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有12个,占鉴定菌株总数的33.3%,中等致病力菌株有19个,占52.8%;弱致病力菌株有5个,占13.9%。该结果表明,湖北存在强致病力的黄萎病菌,而且强致病力菌在该省的三大植棉区均有分布。对不同鉴别寄主对各菌株的反应分析显示,采用无土育苗和裸苗接种相结合的鉴定方法是一项不错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丽轮枝菌是农作物上为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原物之一,对于该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而明确其致病机理被认为是开发新型药剂和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微菌核和黑色素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相关的致病基因,并总结了转录调控基因、毒力蛋白基因、效应因子、无毒基因和激发子等多方面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最后概述了筛选致病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在不同钾钠比(K~+/Na~+)的查氏培养基中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株在0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近M型,在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近W型。与常规查氏培养基(CK,K~+/Na~+为1.312)相比,菌株在0K~+/Na~+5.248区间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明显上升;在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在K~+/Na~+为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菌核型菌株的微菌核产量最大;但在无K~+条件下同样有微菌核的产生,说明K~+对微菌核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在适中情况下会增加菌株微菌核的产量,但非必要产生因素。K~+浓度会影响到菌株的致病力,当K~+/Na~+≤2.624时,随着K~+浓度的上升,菌株的致病力有所增强,当K~+浓度过高,K~+/Na~+达到26.24时,菌株的致病力反而减弱。在K~+浓度不变时,Na~+浓度与病原菌的致病力初步呈正相关,Na~+浓度升高,钾钠比下降,病原菌的致病力增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