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鲁棉研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造墒、施基肥 1.1 纯作棉田 鲁棉研28号种子发芽出苗不快,再加上我国北方常年春季多风少雨,整地造墒对确保棉花一播全苗非常重要.提倡冬耕,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以利于土壤冬融熟化和接纳雨雪,早春要顶凌耙耢,以利保墒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如有灌溉条件,特别是对于重黏土地,最好进行冬灌造墒.冬灌的时间以昼消夜冻的时期为好,灌水量一般掌握在80~100m3/667m2.冬灌棉田经过冬天的冬融过程,有利于形成疏松的表土层,能减缓蒸发,而且春季地温回升也快.灌溉方法宜采用畦灌,切忌大水漫灌,灌水时要注意灌匀灌透.  相似文献   
2.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种环境选育的材料,其半致死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2018-FJT、DT-7、DT-9与MXW-1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6.04℃、-15.98℃、-15.63℃、-15.04℃;材料CT-2360、CT-2380、CT-2400、CT-2420、CT-2440、CT-2460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32℃、-11.6℃、-11.42℃、-11.44℃、-12.97℃、-13.28℃。依据半致死温度,10个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FJTDT-7DT-9MXW-1CT-2460CT-2400CT-2380CT-2420CT-2440CT-2360。抗寒性的形成与育成环境的纬度和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选择抗寒性及产地不同的4个材料CT-2360、MXW-1、2018-FJT、DT-7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 000μmol·L~(-1) 5-azaC处理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生长,4个材料的根长较对照减少93.14%~95.06%;低温下5-azaC处理对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强抗寒性材料DT-7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显著(P0.05);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材料的SOD、POD、CAT活性均上升,以低温处理5d最显著(P0.05),其中2018-FJT的SOD活性增幅最高,为45.85%,DT-7的POD活性增幅最大,为460%,CT-2360的CAT活性增幅最显著,为321.02%。HPLC分析发现常温下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的甲基化水平为77.48%,高于其他3个抗寒性强的材料;经过5-azaC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证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 477~2 300 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 mm、无霜期150~172 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 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 500.0~4 400.3 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 000多公里,海拔由1 000 m提高到2 300 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廊道通过连接破碎生境为生物提供连续的栖息地,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产资源的连接与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该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生态廊道构建理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前提,依据各类数据与资料,探讨了大同市沿古长城生态廊道构建的方法,以期提高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为大同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对西北寒旱区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北寒旱区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与冬油菜抗性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P、K施肥处理对冬油菜各个指标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该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比CK增加了1.02 %,在各处理中最高,说明P、K配施有利于促进冬油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6.
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34份芥菜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对芥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大部分为自交亲和类型,但芥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差异较大,亲和指数在0.25~9.73间.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亚种间.在34份参试材料中,2个品种表现为自交不亲和(0<亲和指数<1.00),14个品种表现为自交亲和(亲和指数>1),18个品种表现为高自交亲和(亲和指数>4.00).自交亲和性因地区而异,虽然我国有的芥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性较高,但是整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有自交亲和品种,也有自交不亲和品种.芥菜型油菜是自交亲和植物,自交亲和材料中也有自交不亲和类型,因而通过定向培育可育成自交不亲和系,对进一步利用杂种优势、大量筛选找到优良杂交组合并进行杂交种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秀娟 《种子科技》2020,(2):11-11,13
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增温保墒、节水增产栽培措施,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中。山西省属于半干旱地区,春季温度较低且天气干旱,播种后容易导致前期保苗难,秋季又容易发生早霜冻害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在山西地区应用非常广泛。对地膜覆盖种植对谷子生长发育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超声辅助-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SFO)-气相色谱法(GC)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获得最佳试验条件为20μL十六烷(萃取剂)和800μL丙酮(分散剂),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水相pH为4,35℃超声30 min,-3℃、10 000 r·min~(-1)离心5 min后,去除水相后经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1~150μg·kg~(-1)范围内,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在1~5μ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3%~99.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3.5%(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5.9%(n=3),5种农药在茶叶中的检出限为0.11~0.24μg·kg~(-1),定量限为0.36~0.81μg·kg~(-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成本低、重现性好,适用于茶叶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胡麻材料抗旱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份目前国内主要胡麻抗旱品种及优良品系为试验材料,用晋亚10号为对照,设自然干旱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对各材料的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等9项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亚麻酸含量、含油率,通过计算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以及抗旱性度量值(D值)来比较品种(系)的抗旱性,最终利用D值的大小来对品种(系)的抗旱适应性进行评价和聚类,大致分为3类。最终筛选出抗旱适应性强的2075-20、冀张亚1号、423、24005-8、伊亚6号、9718、内亚9号、内44、坝选3号、陇亚10号是适合山西大同地区种植的胡麻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生产上表现优良的15个胡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胡麻品种茎秆的形态特征和茎基部的抗折力对倒伏发生情况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5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不同类别间单株结果数、单果粒数、小区产量、茎粗、茎基部抗折力、秆型指数以及弯曲力矩、折断弯矩均存在显著差异;茎粗、秆型指数、抗折力、折断弯矩与倒伏指数均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具体指标.F074-1、伊亚6号、冀张亚1号、晋亚14号和陇亚13号抗倒能力强,产量较高,可在晋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