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有着极高的生态、景观、人文和历史价值。随着我国对古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古树复壮技术也在逐渐的优化更新。郑州市人民公园创新性地对园区内一株树龄逾180年的古国槐采用活体支撑技术,以期除在力学上给予古国槐支撑力外,更在生理上为其输送养分。以更加生态的复壮手段,最终达到独木成林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诸暨市经济林白蚁为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诸暨市经济林受2科8属12种白蚁的为害,其中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是优势种.经济林受白蚁为害的程度与经济林种类及林内植被覆盖度有关.白蚁防治措施包括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其中诱杀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其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能力。选择饥饿24 h的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对不同密度的3龄粘虫进行捕食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为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别为3.33、4.23、8.00和6.50头,每个龄期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攻击率分别为1.036、0.742、1.445和1.422,处理猎物的时间分别为0.313、0.158、0.112和0.135 d;试验中发现益蝽偏食活猎物。结果表明利用益蝽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生物农药对危害荔枝秋梢害虫的防效,采用喷雾方法测试了3种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类农药和1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不同浓度下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20%除虫脲稀释1500倍为药剂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生物农药中Bt B稀释2000倍或1500倍和Bt C稀释1000倍时的防效较好,3 d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98%、69.45%、59.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组(50.58%);尽管7 d时的虫口减退率86.87%(Bt B2000)、78.67%(Bt B1500)、79.58%(Bt B1000)略低于药剂对照组的91.82%,但差异不显著。以上3种处理组老熟叶片被害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叶片危害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相对于白僵菌处理组,Bt类生物药剂具有防效快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因此,建议采用Bt B和Bt C两种生物农药来替代除虫脲防治危害荔枝秋梢的鳞翅目害虫,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施药时机。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红彩瑞猎蝽的人工规模化繁育, 研制了一种以自然猎物血淋巴为主, 烟草汁液为辅的微胶囊人工饲料, 并对其性状和饲养效果进行了评价, 以面包虫饲养的猎蝽作对照。结果表明, 人工饲料微胶囊成品率73.17%, 含水率92.35%, 综合感官评定86.8分。取食微胶囊的红彩瑞猎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 若虫的存活率、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随龄期的增长与对照差异的显著性逐渐减小;处理组成虫获得率16.7%, 对照68.9%;成虫产卵前期显著长于对照, 但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猎物斜纹夜蛾幼虫密度为8头/皿时, 微胶囊饲养的红彩瑞猎蝽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 但在较低猎物密度时无显著差异。此种人工饲料能基本满足红彩瑞猎蝽的生长发育, 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面包虫。  相似文献   
6.
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1~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添加量分别为400、800、1200、1600和2000mg/kg,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DMPT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肉仔鸡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第3周3组、第4周3组和4组、第5周3组和4组,第6周2组和3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周2组、3组和4组,第5周3组和4组,第6周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KP)(3组和4组和3组)、谷草转氨酶(GOT)(3组)、谷丙转氨酶(GPT)(3组)活性和游离脂肪酸(FFA)(3组和4组)含量显著升高,而3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2组和3组总胆固醇(TC)、3组总氨基酸(TAA)及3组和4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这说明,DMPT可能通过调控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硫代甜菜碱(DMPT)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第1~5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0、800、1 200、1 600、2 000 mg/kg DMPT,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第2~4组)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第2~4组)显著降低(P<0.05),屠体重(第3组)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第1、3组),肌间脂宽(第3组)和皮脂厚(第2~5组)显著降低(P<0.05);胸肌(第3、4组)和腿肌(第3组)肌内脂肪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甘油三酯(第3组)、胆同醇(第2、3组)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第3、4组)、腹脂激素敏感脂肪酶(第2、3组)和血清脂肪酶(第3、4组)活性显著升高(P<0.05).可见,DMPT可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胴体脂肪分布,而胴体脂肪分布的变化可能与脂肪酶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梅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经济生态树种和著名的特产果树。到2006年,浙江省杨梅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6万hm2,产量达30万t,成为本省的第2大水果。近年来,随着杨梅产业的发展,杨梅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重。其中白蚁为害杨梅已成为生产上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调查,慈溪市现有的4 000 hm2杨梅林中,受白蚁为害的面积达320 hm2,白蚁为害严重的林地,受害株率达77%。杨梅树受白蚁为害后,轻者生长发育滞缓,结果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者树叶发黄,枝干枯死,甚至全株死亡。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其为害现状,并探讨了防治对策。1杨梅园白蚁的种类自1999年起浙江省白…  相似文献   
9.
几种糖类物质对蠋蝽取食行为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捕食范围广的天敌昆虫,糖类物质是昆虫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人工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促食因子。本研究通过在蠋蝽产卵期内补充6种糖溶液,测定其繁殖力参数,并比较蠋蝽对6种糖溶液的取食行为选择,筛选出其中对蠋蝽最具吸引、促食作用最强的糖类。结果表明,糖的相对甜度大小与蠋蝽繁殖力高低无显著相关性,与行为选择有关,蠋蝽对6种糖类取食行为选择的喜好程度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海藻糖葡萄糖肌醇,且都明显高于蒸馏水,表现为偏向选择甜度较高的糖类;补充6种糖类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为:补充麦芽糖或海藻糖溶液能显著地增加蠋蝽的繁殖力,其中补充麦芽糖的蠋蝽产卵量为323.85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6.81粒;补充海藻糖蠋蝽的产卵量为271.13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8.14粒;补充肌醇蠋蝽的繁殖力各项指标最低;补充果糖或蔗糖不能明显提高蠋蝽的繁殖力,但这两种糖类相对甜度较高,对蠋蝽的吸引作用较强,且成本也较低,可作为促食剂加入饲料中或在产卵期补充营养。本研究结果为改良人工饲料中的糖类物质促食因子和提高蠋蝽繁殖力提供了参考,也为深入研究蠋蝽人工饲料中其他种类促食因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室内研究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模型,以明确蠋蝽对小菜蛾的捕食潜能以及蠋蝽自身密度对小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461(3龄若虫)1.322(4龄若虫)1.086(5龄若虫)0.803(雌成虫)0.734(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83.33头。随着小菜蛾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其中蠋蝽3龄若虫的竞争参数最大,为0.862。本研究表明蠋蝽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潜力,尤其是蠋蝽5龄若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