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人工水体植物群落的生态设计、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水体上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例,阐述了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园林中人工水体植物群落进行生态设计、管理和控制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榕属(Ficus)植物作为岭南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植物,通过其各种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空间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及附近城市园林绿地的调查,阐述了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总结出榕属植物通过孤植、列植、垂直绿化、空间点缀、形成空间序列等形式,构成植物空间。并对空间构建过程中,榕属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的配合以及榕属植物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和英国入境携带、邮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情况进行了比较,着重从法律依据、来源地、名录针对的产品类别、具体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要求、管理机构和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找出英国在进境携带物和邮寄物检疫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碳足迹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近年来碳源碳汇的基本演变趋势,识别江苏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碳排放源,指导江苏农业低碳化发展。[方法]利用模型对农田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及碳足迹进行测算,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总体趋向于增加,2001年江苏省碳排放量为4.44×10~6 t,2016年碳排放量为4.60×10~6 t,增幅为3.4%,化肥为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碳排放强度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各阶段碳排放强度均低于1t/hm~2。(2)碳吸收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2001—2016年农作物总碳吸收量增加了3.57×10~7 t,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整体增加趋势。园艺作物的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3)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存在较大的生态盈余。[结论](1)2001—2016年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碳排放量,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农田生态系统呈现碳汇;(2)农业投入物品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不同,化肥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最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1~2007年在南京机场、新生圩等3口岸现场采集的695批次木材料样本进行检疫,4次发现了松材线虫;总结了切合口岸实际的松材线虫检疫方法;针对口岸上截获松材线虫时常出现仅有幼虫的问题,研究了用真菌进行单异活体培养和松材线虫罹病木保湿法培养松材线虫的两种快速培养方法;9种真菌选择培养松材线虫效果表明,灰葡萄孢是培养松材线虫的最有效真菌,盘多毛孢等用作培养松材线虫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宇  许萍萍  吴晶  杨静  李彬  吴翠萍 《植物保护》2017,43(3):192-198
从进境的美国高粱样品中分离到一株与葡萄茎枯病菌Didymella glomerata相似的菌株4358-17。其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均与葡萄茎枯病菌一致。多个位点(LSU、ITS、TUB2、ACT)序列比对显示菌株4358-17与GenBank登录号为KT389718、FJ427004、FJ427115、FJ426896的葡萄茎枯病菌相似性均达到10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4358-17与葡萄茎枯病菌株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上,支持率为99%。菌株4358-17接种高粱和小麦叶片,4d后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症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进境美国高粱样品中分离的菌株4358-17鉴定为葡萄茎枯病菌。  相似文献   
7.
由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引起的豌豆细菌性疫病可引起寄主植物花梗、花和豆荚等萎蔫枯死,导致植株猝倒,对产量影响较大.目前在世界各豌豆重要生产区广泛发生并严重危害,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为防范该病菌随着豌豆进口传入我国,需要提高对该病菌的认识,研制更加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与适合致病变种等9个致病变种组成基因型Ⅰ.根据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与不同豌豆品种致病性的不同,该变种又可分为8个生理小种.利用该病菌特异性片段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的不同,可将上述8个生理小种分为2个系统发育群.目前,对该病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常规的生理生化方法和环介导等温及多位点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上述检测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检测效率低,且不能快速区分阳性结果是否来源于病原菌活细胞或死细胞等问题.可通过探索建立实时荧光PCR和数字PCR检测方法,来实现快速准确鉴定目标菌种,并对供试菌株的活性进行鉴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拮抗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文研究了拮抗细菌菌株之间亲和性和生物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2个拮抗细菌之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当混合的2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亲和的,其生防效果有所提高,如亲和性菌株组合B3-3+J-210的防效为47.1%,明显好于单菌株B3-3(35.3%)和J-210(38.7%)的防效。当混合的2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不亲和的,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下降,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8-8+J-210的防效为23.5%,明显低于单菌株C8-8(52.8%)和J-210(38.7%)的防效;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提高,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l-2-10+J-210的防效为50.0%,明显好于单菌株Cl-2-10(29.4%)和J-210(38.7%)的防效。因此,在生物防治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了解单个菌株的拮抗活性和优良性能,然后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拮抗菌株进行混合,并测定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筛选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菌株组合,从而保证研制开发的生防菌组合菌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1~2007年在南京机场、新生圩等3口岸现场采集的695批次木材料样本进行检疫,4次发现了松材线虫;总结了切合口岸实际的松材线虫检疫方法;针对口岸上截获松材线虫时常出现仅有幼虫的问题,研究了用真菌进行单异活体培养和松材线虫罹病木保湿法培养松材线虫的两种快速培养方法;9种真菌选择培养松材线虫效果表明,灰葡萄孢是培养松材线虫的最有效真菌,盘多毛孢等用作培养松材线虫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鉴定植物寄生线虫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运用限制性染色体片段长度多型性(RFLPS)、特异性DNA探针、线粒体DNA、合成低聚核苷酸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区分、鉴定植物病原线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