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烟田土壤化肥的残留量,特别是氮素的残留量,通过连续2 a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饼肥和烟用复合肥三因素组合对烟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数量以及烟草成熟期茎叶含氮量、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生物炭肥施用量为900 kg/hm~2和1 500 kg/hm~2时,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和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同时增施生物炭肥能降低30 cm处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的淋溶,有利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而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中上等烟叶及烟叶总质量均显著提高。结合各处理对烟叶氮含量的影响,当生物炭肥施用量为1 500 kg/hm~2,饼肥正常施用,烟用复合肥降低15%时,产生的价值最大,有利于生态烟叶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前期调查发现,济源白菜制种接茬烟田的土壤健康状况较差,接茬种植的烟株发育差且根茎病害较重。为了探索对接茬烟草土壤健康的修复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施用生态炭肥对白菜制种田接茬烟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施用生态炭肥能极显著降低烟草根结线虫病、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P0.01)。其中,液体生态炭肥(M-20,300 kg/hm2)对3种病害的防效达到74.23%~78.26%;固态生态炭肥(EC-40,300 kg/hm2)与液态生态炭肥(M-20,300 kg/hm2)混用对3种病害的防效达到77.32%~86.36%。2个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提高烟株的株高、有效叶数、最大叶叶面积,且固液混用的促进效果优于液体生态炭肥。土样微生态学分析表明,生态炭肥处理能有效提高团棵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细菌数量,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活性。总之,对白菜制种田接茬烟草增施生态炭肥,能够快速修复土壤健康、改善植物发育、有效防控土传病害,是一项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2011年采自河南烟区的32个菌株,根据4个核基因(包括rDNA ITS、β-tubulin、Ras和Gpi基因)和1个线粒体基因(Cox1)的保守序列,克隆和测序分析160个相应的基因DNA片段。结果显示,这5个基因DNA序列在病菌群体内碱基序列与参照基因序列相比保守度在83%~100%不等,平均基因型多样性指数(M)为1.422 7。综合使用5个基因联合序列联合构建群体进化系统树,揭示了分布于河南省14个县区的32个分离菌系可分为2个明显的组,包括15个不同的联合基因型,基因型多样性指数为2.35,反映了病菌致病变种内存在的遗传变异多样性。其中,最优势的2个联合基因型分别涵盖8个c基因型菌系和6个e基因型菌系。然而,各基因型间遗传分化的总水平很低,组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00 5,说明烟草黑胫病菌在河南生长烟草中的菌株可能属于同一有效群体。同时,不同分化菌株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之间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河南群体内存在密切的菌源交流,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亚群体分化。本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黑胫病菌群体菌系的动态检测,服务于烟草抗黑胫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4.
INA细菌与杏花期霜冻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植物上存在的冰核细菌(INA细菌)种类与分布、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INA细菌诱发植物霜冻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杏INA细菌种类、活性及其年消长规律,阐述了INA细菌的存在对杏花器官组织结构、内源激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及INA细菌加重杏花晚霜冻害的特点,以及初步报道了应用筛选出的几种药剂在试验室内杀灭杏INA细菌及破坏冰核活性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防御杏晚霜冻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开展了高温诱导烟草对TMV抗性效应研究,筛选出烟草抗TMV的适宜高温诱导条件,初步研究分析了高温诱导烟草抗病毒的机理,为烤烟生产过程中烟草病毒病绿色防控手段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感染TMV的烟株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后,表现出对TMV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感染病毒但未表现明显症状或轻微发病的烟株通过高温处理可表现更好的抗性效果。此外,高温胁迫处理使烟株症状减轻和生长恢复并不是高温胁迫对烟株或烟株体内TMV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高温胁迫影响了烟草-TMV的互作,激发了寄主的一系列抗病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6.
水稻白叶枯病菌胞外多糖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烟草对花叶病毒诱导抗性及其遗传传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诱导的方法进行烟草对花叶病毒的诱导抗性的试验研究。发现用S30和L1两种诱抗剂均能在烤烟,白肋烟和心叶烟上诱导出对TMV的抗性。诱抗效应达19.1%-35.6%。此外,诱抗后心叶烟,白肋烟还表现出枯斑反应提前和枯斑缩小等抗性增强反应。将诱抗材料子代接种TMV,证明有诱抗性传递现象,其传递效应为25.2%-42.6%。经连续三代用L1诱抗剂在同一烤烟品种(G140)的苗期和花期分别诱导,其子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毒病害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传统的防治方法远远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近 2 0年来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为防治植物病毒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6年 ,Powell -Abel等将烟草花叶病毒 (TMV)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烟草 ,获得第1例抗TMV转基因植株[1] 。自此以后 ,发展了多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 ,应用较多的基因有病毒来源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移动蛋白基因等 ;非病毒来源的植物的抗病基因、毒素蛋白基因以及来自动物的抗体基因等。在高等脊椎动物细胞内 ,干扰素 (IFN )细胞因子家族能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河南省主要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明确孢囊线虫对不同作物的危害情况,于2017—2020年对河南省18个市50个县(区)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作物的孢囊线虫种类和发生分布进行随机取样调查,采用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进化树分析技术鉴定不同作物孢囊线虫的种类,并根据土壤中孢囊基数和单孢囊卵数明确不同作物孢囊线虫的发病严重度。结果显示,共采集土壤样品308份,其中224份样品检测到孢囊,孢囊检出率为72.7%。小麦孢囊线虫发生分布范围覆盖40个县(区),其中15个县(区)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染,23个县(区)为菲利普孢囊线虫H. filipjevi侵染,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和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为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混合侵染发生区;玉米孢囊线虫H. zeae在濮阳市清丰县韩村镇、许昌市长葛市董村镇和禹州市范坡镇检测点首次被发现;旱稻孢囊线虫H. elachista在信阳市潢川县魏岗乡、来龙乡和新乡市获嘉县亢村镇检测点首次被发现。孢囊线虫发病严重度数据表明,小麦田平均孢囊含量高达17.3个/100 mL;玉米田平均孢囊量为11.0个/100 mL;水稻田平均孢囊量为4.4个/100 mL。表明河南省孢囊线虫高发地块主要集中在豫北、豫东和豫中平原区。  相似文献   
10.
番茄子叶再生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番茄品种中蔬6号为试材,对种子表面消毒条件、子叶分化培养基及该品种对卡那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表面消毒条件为0.2%升汞2min。以子叶为外植体,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 mg/L+IAA 0.2 mg/L。在中蔬6号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和头抱菌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10,40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