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Pns10蛋白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Pns10蛋白在介体昆虫细胞内可形成类似病毒原质(viroplasm)的内含体,是RRSV侵染介体所必需。然而Pns10蛋白在水稻寄主中是否具有类似功能及其表达情况如何未见报道。【方法】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Pns10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水稻原生质体病毒侵染体系,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Pns10蛋白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ns10 RNA和Pns10蛋白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积累情况。【结果】将Pns10基因克隆到Gateway系统原核表达载体p DEST17中,IPTG诱导表达成功后,制备融合蛋白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抗血清可检测感病水稻叶片中的Pns10蛋白。病毒侵染水稻原生质体后,Pns10蛋白可形成类似病毒原质的内含体;Pns10 RNA在病毒接种8 h后开始积累,24 h后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Pns10蛋白在24 h后开始表达,之后维持较高水平,60 h后略有下降。【结论】成功获得了Pns10抗血清;Pns10在水稻原生质体内成功表达,可形成类似病毒原质的内含体,并且Pns10 RNA的表达先于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属植物内生真菌对毛棉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粤北3种野生杜鹃花属植物根样中的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菌株号:YJ1,YS2)、杂色曲霉A. versicolor(菌株号:GD1)3个内生真菌菌株及其混合菌剂进行瓶内接种试验,比较其对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幼苗的菌根侵染率、苗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菌株及其混合菌剂均可与毛棉杜鹃幼苗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但不同菌剂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的侵染力、苗高增长和生物量增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数菌剂(YS2、M3、M1、M2)在MMN培养基上对幼苗根系侵染力显著高于WPM培养基和混合基质培养基(P<0.05),而多数接菌苗(YJ1、GD1、M2、M3)在WPM培养基上生长显著优于MMN培养基(P<0.05),YS2、GD1和混合菌剂M2(YS2+GD1)对毛棉杜鹃幼苗的增高和增重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及抗性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解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常用杀菌剂异菌脲的抗性,本研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分别检测了2013年和2014年从北京地区15个草莓园采集的共计121株草莓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异菌脲存在较高的抗性频率,2014年较2013年的抗性频率略有上升,由40.4%上升为45.3%。不同草莓园菌株的抗性频率差异很大,可能与用药水平有关。2014年的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数分别占检测菌株总数的9.4%、28.1%和7.8%。利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组氨酸激酶基因BcOS1中与二甲酰亚胺抗性相关的区段,对抗性菌株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cOS1基因第1 214位核苷酸发生了2类突变:以第Ⅰ类为主,菌株的抗性水平为中抗和高抗,由ATC突变为AGC,导致第365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丝氨酸;第Ⅱ类菌株为低抗,由ATC突变AAC,导致第365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天冬酰胺。  相似文献   
4.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严重危害草莓的病害之一。为了解草莓灰霉病菌对杀菌剂嘧菌酯的抗性情况,本研究针对2012年从国内10省市采集和分离的134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利用特异性引物BcAR-F/BcAR-R扩增其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嘧菌酯抗性的分子检测;对检测出的抗性菌株在嘧菌酯浓度分别为22.4、112和224μg·mL~(-1)的含药培养基上进行抗性验证;此外,还比较了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有54个菌株对嘧菌酯表现抗性,均属于中等抗性水平,占检测总数的40.3%,分布于北京市、湖北、江苏、河北、辽宁和四川各省;对15个抗性菌株cytb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其第143位发生突变,由甘氨酸变为丙氨酸;对随机选取的4株抗性菌株和2株敏感菌株的适合度测定结果发现,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在最适生长温度、菌落生长速度、孢子萌发率方面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差异,但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和致病力均显著低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