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组织培养物的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的愈伤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物进行了甘草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愈伤组织及毛状根的薄层层析图谱与甘草药材的非常接近,其化学成分有相当的相似;在愈伤组织及毛状根中均含有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的含量不同,其中以根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甘草药材。  相似文献   
2.
张秀敏  滕忠才  任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11-5812,5819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容易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而绝大多数是"未培养的"。研究显示只有通过分离得到它们的纯培养物,才可充分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特性。该研究主要论述了该类微生物"未培养性"的可能原因,并阐述了从复杂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培养该类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黄顶菊入侵初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定点连续的系统调查,初步系统掌握了黄顶菊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为黄顶菊防除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黄顶菊从4月中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进入快速生长期,生长趋势呈逻辑斯蒂曲线,植株高度主要分布在80~ 160 cm,主干叶对数主要分布在10 ~20对.密度是影响黄顶菊种群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黄顶菊1个生长周期中,种群密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最终趋于平衡,最高密度达到55万株/m2,黄顶菊的株高和主干叶对数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株高分布和主干对数分布也有较大差异;但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从5%现蕾到95%现蕾所用时间均为20 d;从5%开花到95%开花所用的时间均为25d.黄顶菊的现蕾和开花均不受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动物过腹对黄顶菊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黄顶菊种子动物传播的可能性,利用添加黄顶菊种子的饲料饲喂牛、羊、驴、兔和鸡等动物,研究了黄顶菊种子过腹后的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能力。结果表明,黄顶菊种子经上述5种动物取食后,粪便中均有完整种子存在,5种动物取食种子后排空时间分别为4d、6d、5d2、d和1d,且粪便中种子量随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黄顶菊种子经5种动物过腹后(第1天收集)的发芽率分别为25.3%、31.3%、19.3%、10%和11.7%。说明5种动物均具有传播黄顶菊种子的可能性,黄顶菊发生区动物的长途贩运是黄顶菊人为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300个杂交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互补酶带,杂种酶带的出现与否,不能准确预测杂种产量的高低;双亲酯酶同工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杂种优势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金龟子绿僵菌中生长性状较好的6个菌株,通过测定对黄粉虫幼虫的僵虫率和致死中时,选出3株致病效果好的菌株M7-9、M7-(16-18)、M7-(64-65),再采用点滴法接种对斜纹夜蛾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与菌株种类有密切关系,3株菌株对斜纹夜蛾的LT50分别为2.70、3.07、5.79d。以此3株菌进行抗高温及抗紫外线试验,菌株M7-9和M7-(16-18)对高温和紫外线都具有较好的抗性,且M7-9对紫外线的抗性强于M7-(16-18),两菌株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截止到1994年底,我国已发现并报道的野生果树共计73科、173属,1076种及81个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66.63%的种集中于蔷薇科(434种),猕猴桃科,虎耳草科、山毛榉科,芸香科,胡颓子科和桑科、60.38%的种集中于悬钩子属(196种)、猕猴桃属、枸子属,茶Biao子属、蔷薇属、胡颓子属,葡萄属,樱桃属,栎属,苹果属,柿属,越桔属,锥栗属,荚迷属,山楂属,属、山楂属、枣属和梨属。列入国家  相似文献   
8.
浓缩饲料因具有使用方便,能够利用农户手中自有的能量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的优势,而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笔者对市场生产量较大、销售面较广的几种浓缩饲料产品进行了饲养对比试验,比较其对生长肥育猪的增重效果、肉品质和饲养成本的影响,以期为应用上述品牌的猪浓缩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