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对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无高抗材料;4份材料表现抗病,分别是三禾甜加糯6号、金辉588、金辉895和黑甜糯520,占8.5%;1份材料盛彩甜3号表现中抗,占2.1%;14份材料表现感病,占29.8%;28份材料表现高感,占59.6%。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2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57.4%;6份材料表现抗病,占12.8%;6份材料表现中抗,占12.8%;5份材料表现感病,占10.6%;3份材料表现高感,占6.4%。鲜食玉米新品种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比较匮乏,抗瘤黑粉病品种比较丰富,但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 种质抗病性差异, 2015 — 2016年对38份燕麦种质进行了人工接种坚黑穗病菌(Ustilago segetum var avenae)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8份燕麦种质中,17份材料对坚黑穗病表现为免疫,9份表现高抗,6份表现抗,6份表现中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4.7%、23.7%、15.8%和15.8%。通过鉴定获得的有效抗坚黑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4.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检测了2007—2009年在甘肃省采集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79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69株为A1交配型,4株为A2交配型,6株为自育型;11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检测结果为:60.68%的菌株对甲霜灵表现高抗,11.97%表现中抗,27.35%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及遗传结构,利用交配型鉴定特异引物对采自该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主要包括3种交配型,即A交配型、a交配型和Aa交配型,其比例约为8∶8∶1。2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6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8.53%。利用PopGen 32软件分析发现甘肃3个地区玉米大斑病菌间的亲缘关系更近,遗传距离均小于0.08;陇南地区与陕西省的菌株有更高的遗传相似度,为0.933 8;用NTSYS-pc软件对陇东地区的菌株聚类分析,发现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株交配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说明玉米大斑病菌遗传类群和交配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菌株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菌株GAS1-1被鉴定为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玉米镰孢茎腐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穗腐病菌F. verticillioides、棉花枯萎病菌F. oxysporum、玉米腐霉茎腐病菌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玉米腐霉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00%。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12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菌丝最适生长和产孢的pH均为5;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表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王春明  郭成  周天旺  洪流 《植物保护》2023,49(4):256-262
为了明确一种引起玉米叶片腐烂的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 于2021年7月在甘肃省景泰县条山农场玉米种植区采集病样, 经稀释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 并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及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选取的代表性菌株B1-0和B2-1均能使玉米叶片发病, 为革兰氏阳性致病菌, 产芽胞; 该病原菌需氧性?运动性?明胶液化?接触酶试验?柠檬酸盐利用?马铃薯腐烂试验均为阳性; 甲基红试验阴性; 能利用D-甘露醇?麦芽糖和葡萄糖, 不能利用甘油和肌醇, 不能水解淀粉, 在4℃?40℃和5%NaCl条件下均能生长?构建基于16S rDNA和gyrB的系统发育树, B1-0和B2-1与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ATCC7061?BKS1-108?AUEC29?BP-hd-1?NMTD17和17)亲缘关系最近, 聚在一个分支?因此, 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短小芽胞杆菌B. pumilus?研究结果将为玉米细菌性叶部病害的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甘肃省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2015年和2017年从甘肃省4个生态区采集茎腐病样本,经组织分离及鉴定,选取代表性禾谷镰孢复合种菌株114株,采用SSR和VNTR引物结合POPGENE version1.32及NTSYSpc 2.11,进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芪白粉病发生动态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在6月下旬日均温度18℃时开始发生,当7月下旬至8月日均温约20℃时快速扩散,到9月中旬日均温度低于16℃时逐渐减缓。降雨也会加剧病害发展。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了黄芪白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ME和20%丙环唑ME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到84.53%和81.19%。25%腈菌唑EC、10%苯醚甲环唑ME和25%三唑酮WP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4%、73.66%和73.63%。  相似文献   
10.
5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了400 g/L 氟硅唑乳油、43%戊唑醇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20%丁香菌酯悬浮剂及1.6%噻霉酮水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400 g/L 氟硅唑乳油、43%戊唑醇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的抑菌效果较好, EC50分别为0.01511μg/mL、0.03183μg/mL、0.09088μg/mL,而常用药剂20%丁香菌酯悬浮剂和1.6%噻霉酮水剂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EC50分别为17.35152μg/mL 和1.99169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